一种多联集群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95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联集群电表。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盖合于底座上的表盖,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设有间隔排列的插孔、相邻的插孔之间设有过线槽,所述插孔内设有用于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进行连接的连接柱,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导向槽、外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通过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顶部封闭的第一插槽与所述连接槽插接配合,将相邻二个底座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通过左右二侧的导向边与所述导向槽导向配合。点如下:通过底座两侧的插孔与连接柱的配合,将多个单独的集群电表进行串联,每一个集群电表的检测电路之间通过导线(铜排)连接,进而实现电表的扩展,以满足高楼住宅的检测需求。

A multi connected cluster am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集群电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联集群电表。
技术介绍
多用户全电子式电能表也叫集群电表,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居民住宅或公寓多以楼房为主。一座楼一般含几个单元,而每个单元少者一般近十户、十几户,多者几十户。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便于抄表和用电管理,一些物业管理部门将多个单块表集中安装在楼梯间。这样简单的组合造成体积庞大、不美观又不经济。设计一种体积小、功能全又经济的集群多用户全电子式电能表十分必要。传统的集群电表通常能够同时检测48户(单相)、12户(三相)及48户以下单三相任意组合。但随着高楼住宅的兴起,一幢高楼多者含有几百户,单个集群电表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联集群电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盖合于底座上的表盖,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设有间隔排列的插孔、相邻的插孔之间设有过线槽,所述插孔内设有用于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进行连接的连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导向槽、外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通过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顶部封闭的第一插槽与所述连接槽插接配合,将相邻二个底座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通过左右二侧的导向边与所述导向槽导向配合。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背面至少设有一条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横向贯穿于所述底座背面,通过在所述固定槽内设置固定板,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进行固定。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盖两侧延伸有用于封挡所述过线槽的第一挡板。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应右侧的过线槽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座。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背面两端均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两侧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挡板两侧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外壁对应其连接槽上方设有凹槽。本技术的多联集群电表优点如下:通过底座两侧的插孔与连接柱的配合,将多个单独的集群电表进行串联,每一个集群电表的检测电路之间通过导线(铜排)连接,进而实现电表的扩展,以满足高楼住宅的检测需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联集群电表的爆炸图,显示正面结构;图2是本技术多联集群电表的爆炸图,显示反面结构;图3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显示插孔和过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连接柱与插孔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7所示,本技术的多联集群电表,包括底座1和盖合于底座1上的表盖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间隔排列的插孔3,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应相邻的插孔3之间设有过线槽4。以三相电表为例,底座的左右两侧设有4个插孔和3个过线槽。所述插孔3内设有用于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进行连接的连接柱5。所述插孔3的内壁设有导向槽6,所述插孔3的外壁设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柱5通过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顶部封闭的第一插槽7与所述连接槽15插接配合,将相邻二个底座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5通过左右二侧的导向边8与所述导向槽6导向配合,使得连接柱5能顺畅插入。所述过线槽4供导线18经过,所述导线(即铜排)用于将每个单个集群电表内的检测电路19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背面设有一条或二条固定槽9,且所述固定槽9横向贯穿于所述底座1背面,通过在所述固定槽9内设置固定板10,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底座1通过铆接柱铆接或螺丝固定。以进一步提高底座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表盖2两侧延伸有用于封挡所述过线槽4的第一挡板11。由于导线安装好后,过线槽上方还存在空隙,通过第一挡板进行封挡,以保证安全和美观。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对应右侧的过线槽4一侧设有导线连接座12。所述导线18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导线连接座12,即实现导线18的安装,又提高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挡板13,用于所述底座1外侧的插孔3。由于二个或多个底座拼接后,最后面侧的插孔是空的,通过第二挡板13进行封挡,以保证安全和美观。进一步的,所述过线槽4两侧设有第二插槽16,所述第一挡板11两侧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16内,使得第一挡板11连接后,更加牢固和美观。进一步的,所述插孔3的外壁对应其连接槽15上方设有凹槽17,使得连接柱5插入后能与底座1边缘齐平,保证美观性。进一步的,所述插孔3贯穿于所述底座1底部。通常连接柱5与插孔3之间为紧密配合,插接后很难从上方将连接柱5取出,所述插孔3贯穿于所述底座1底部后,可借用工具将其从底部顶出,从而便于电表的拆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13上设有导向边8,使得第二挡板13能顺畅插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集群电表,包括底座(1)、盖合于底座(1)上的表盖(2),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间隔排列的插孔(3)、相邻的插孔(3)之间设有过线槽(4),所述插孔(3)内设有用于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进行连接的连接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的内壁设有导向槽(6)、外壁设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柱(5)通过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顶部封闭的第一插槽(7)与所述连接槽(15)插接配合,将相邻二个底座(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5)通过左右二侧的导向边(8)与所述导向槽(6)导向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集群电表,包括底座(1)、盖合于底座(1)上的表盖(2),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间隔排列的插孔(3)、相邻的插孔(3)之间设有过线槽(4),所述插孔(3)内设有用于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进行连接的连接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的内壁设有导向槽(6)、外壁设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柱(5)通过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顶部封闭的第一插槽(7)与所述连接槽(15)插接配合,将相邻二个底座(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5)通过左右二侧的导向边(8)与所述导向槽(6)导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背面至少设有一条固定槽(9),且所述固定槽(9)横向贯穿于所述底座(1)背面,通过在所述固定槽(9)内设置固定板(10),将相邻二个所述底座(1)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集群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盖(2)两侧延伸有用于封挡所述过线槽(4)的第一挡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才叶定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