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光透镜及蜡烛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86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光透镜及蜡烛灯,涉及配光透镜技术领域,该配光透镜能够避免分模线对配光透镜混光混色效果造成的影响。一种配光透镜,包括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所述导光结构具有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导向所述出光端的导光面,所述导光面包括混光混色区和分模线避让区,所述配光透镜的分模线位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

A kind of light distribution lens and candle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光透镜及蜡烛灯
本技术涉及配光透镜
,尤其涉及一种配光透镜及蜡烛灯。
技术介绍
随着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灯由于其环保节能、光线柔和、无频闪、高效、寿命长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市面上最主要的照明产品。为了满足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需要使用配光透镜对其光线进行调整和重新分配。目前的配光透镜在进行配光时通常存在亮度分配不均匀、光斑颜色不一致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光透镜,包括导光部,导光部的内表面具有鳞面结构层。由于该配光透镜的导光部的内表面具有鳞面结构层,原本有序的光线,在导光部中传输的过程中,被鳞面结构层打散,进而实现光线的混光混色,使得发射出的光线亮度均匀,光斑颜色一致。但是现有配光透镜一般采用模具灌注成型的工艺制成,其上具有分模线,该分模线将会破坏上述鳞面结构层,使得光线在导光部中的混光混色效果受到影响,即分模线会对配光透镜混光混色效果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光透镜及蜡烛灯,该配光透镜能够避免分模线对配光透镜混光混色效果造成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光透镜,包括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所述导光结构具有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导向所述出光端的导光面,所述导光面包括混光混色区和分模线避让区,所述配光透镜的分模线位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可选地,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为光滑曲面。可选地,在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设置有晒纹。可选地,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背离分模线突出的方向凹陷。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为中空管状体,所述混光混色区和所述分模线避让区均位于所述中空管状体的内表面。可选地,所述分模线避让区沿所述中空管状体的周向分布。可选地,所述分模线避让区沿所述中空管状体的深度方向分布。可选地,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入光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用于将所述配光透镜安装在灯座上。本技术实施例的配光透镜,本技术实施例的配光透镜,包括导光结构,导光结构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导光结构具有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光线由入光端导向出光端的导光面,这样,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光线可以通过导光面的反射在导光结构内传输,以使光线和光线由入光端导向出光端。导光面上设置有混光混色区,在混光混色区,光线被打散,以实现光线的混光混色。为了避免配光透镜的分模线影响混光混色区的混光混色效果,导光面上还设置有分模线避让区,使分模线位于分模线避让区内,也就是说,在导光面上为分模线留有空间,以使混光混色区避开分模线,避免分模线对混光混色区的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透镜能够避免分模线对配光透镜混光混色效果造成的影响。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蜡烛灯,包括光源和上述配光透镜,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配光透镜的所述入光端。本技术实施例的蜡烛灯,由于其包括上述配光透镜,该配光透镜能够避免分模线对混光混色区的结构造成破坏,使得光线在混光混色区的混光混色效果更好,进而使得该蜡烛灯发射出的光线亮度更加均匀,光斑颜色更加一致。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蜡烛灯避免分模线对配光透镜混光混色效果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光透镜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光透镜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蜡烛灯的光源排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先对下面两个问题做具体解释:第一,为什么配光透镜具有分模线。现有配光透镜一般采用模具灌注成型的工艺制成,灌注使用的模具大多由几部分拼接而成,而接缝处的位置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滑,会有细小的缝隙,在配光透镜产出时,该位置会有细小的边缘突起,该边缘突起即为分模线。第二,为什么需要为配光透镜设置混光混色区。如图2和图3所示,光线21和光线22经过不同的路径由入光端11传输至出光端12,再如图4所示,多个光源2均匀分布于出光端11,不同的光源2发出的光线经过的传输路径不同,这样导致不同的光线到达出光端12时所具有的能量不同,使得其亮度和光色有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进行混光混色处理,就会使得发射出的光线亮度不均匀,光斑颜色不一致。因此,为了使得发射出的光线亮度更加均匀,光斑颜色更加一致,导光面13上设置有混光混色区131,在混光混色区131,光线被打散,以实现光线的混光混色,进而使得发射出的光线亮度更加均匀,光斑颜色更加一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光透镜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导光结构1,导光结构1包括入光端11和出光端12,导光结构1具有用于将光源2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11导向出光端12的导光面13,导光面13包括混光混色区131和分模线避让区132,配光透镜100的分模线3位于分模线避让区132。本技术实施例的配光透镜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导光结构1,导光结构1包括入光端11和出光端12,导光结构1具有导光面13,导光面13用于将光源2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11导向出光端12,例如图2和图3所示,光源2发出的光线21和光线22(光源2可以发出无数条光线,图2和图3中仅以两条为例进行示意)被导光面13由入光端11导向出光端12。即光源2发出的光线21和光线22可以通过导光面13的反射在导光结构1内传输。导光面13上设置有混光混色区131,在混光混色区131,光线被打散,以实现光线的混光混色。为了避免配光透镜100的分模线3影响混光混色区131的混光混色效果,导光面13上还设置有分模线避让区132,使分模线3位于分模线避让区132内,也就是说,在导光面13上为分模线3留有空间,以使混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所述导光结构具有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导向所述出光端的导光面,所述导光面包括混光混色区和分模线避让区,所述配光透镜的分模线位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所述导光结构具有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入光端导向所述出光端的导光面,所述导光面包括混光混色区和分模线避让区,所述配光透镜的分模线位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为光滑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设置有晒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模线避让区的表面背离分模线突出的方向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为中空管状体,所述混光混色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博牛占彪宋成科王洪品裴清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