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481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52
一种运动汲水系统,包括汲水装置和人力驱动装置。汲水装置设置在地平面上,人力驱动装置与汲水装置连接。当人力驱动装置驱动时,其带动汲水装置中的齿轮单元转动,并利用齿轮单元驱动泵浦抽吸在地平面下的水经由汲水管线将水抽取至地平面上或注入于水圳,据此可以利用此运动汲水系统来活化水资源。

Sports water coll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汲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汲水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人力驱动装置驱动汲水装置且兼具运动功能的运动汲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现今之埤、塘及水池多为贮水的功能,更进一步的再利用功能则是在埤、塘及水池内增设管路将水传送至周边的学区、住家或是农田以供使用,然而受限于公园的占地面积,若于公园用地增设水塘以供贮水,导致公园内各种公共设施的配置相对受到限制,大幅减少了可供民众使用的区域。再者,不论是由于公园本身,或者是公园内的公共设施,除了提供单纯的休闲娱乐功能之外,并无更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导致休闲场地单调缺乏变化性,并容易让民众觉得无趣。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具有埤、塘、水池或湖的公共空间内例如公园设置同时可以汲水及运动的运动汲水系统,利用运动汲水系统将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汲取出来,使得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产生流动,以活化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降低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可能因长期没有流动而造成的优氧化现象,进一步地可以维持埤、塘、水池或湖内的生态系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运动汲水系统利用人力方式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取代抽水马达以驱动运动汲水系统中的汲水装置,使得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透过汲水装置可以被汲取做为景观或是浇灌公园绿地之外,并可以抽吸地表下与水扑满储蓄的水源以注入水圳以补满水圳的水位。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运动汲水系统中设有传感器,用户可以利用行动应用程序透过与网络链接,将用户使用运动汲水系统时的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并累积存储于服务器,做为用户在利用运动汲水系统运动时的记录。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运动汲水系统,包括汲水装置及人力驱动装置。汲水装置,利用固定板设置在地平面上,具有外壳用以保护汲水装置。汲水装置包括齿轮单元及泵浦,齿轮单元,具有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其中第一齿轮组由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所组成,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以第一传动带枢接,第二齿轮组由第二大齿轮及第二小齿轮所组成,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以第二传动带枢接,且第一小齿轮的轴心与第二大齿轮的轴心以第二轴棒枢接;泵浦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一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第一汲水管线朝向地平面向下延伸,出水口与第二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第二小齿轮利用第三轴棒与泵浦机械连接。人力驱动装置与汲水装置连接,第一轴棒穿设过第一大齿轮的轴心并与第一大齿轮枢接,且第一轴棒向外延伸至汲水装置的外壳的两侧,人力驱动装置分别与延伸于外壳两侧的第一轴棒连接,据此,当人力驱动装置开始作动时,人力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轴棒以驱动第一大齿轮转动,使得第一大齿轮利用第一传动带驱动第一小齿轮转动,而第一小齿轮转动时,穿设过第一小齿轮及第二大齿轮的第二轴棒驱动第二大齿轮转动,且第二大齿轮利用第二传动带驱动该第二小齿轮转动,并使得第二小齿轮驱动泵浦转动,进而抽吸在该地平面下的水经由第二汲水管线及第一汲水管线抽取至地平面上喷出或注入于水圳。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表示汲水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表示汲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表示运动汲水系统的水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表示运动汲水系统利用传感器与行动装置通讯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为相关
人员所了解,并得以实施本技术,在此配合所附的图式、具体阐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并列举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为表达与本技术特征有关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而关于本案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亦不再加以陈述。在本技术中所揭露的运动汲水系统1是设置在具有埤、塘、水池或湖的公园内,除了可以让民众利用运动汲水系统1来健身运动之外,亦透过此运动汲水系统1可以将公园内的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在运动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活化,让埤、塘、水池或湖的水可以流动而增加埤、塘、水池或湖的含氧量以维持生态环境。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图1是表示运动汲水系统的截面示意图及图2是表示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说明图1时,同时亦配合图2一并说明。在图1中,运动汲水系统1主要是由汲水装置20及人力驱动装置24所组成,其中人力驱动装置24设置在汲水装置20的两侧边以及座垫30设置在汲水装置20上,因此运动汲水系统1是采用自行车的设计概念,利用人力来踩踏人力驱动装置24,而让汲水装置20可以有动力以抽取在地面下水扑满70(如图3所示)或是在埤、塘、水池或湖内的水702。而外部管线502可以做为座垫30的支撑架30亦或是只有与座垫30枢接的位置为实心支撑件其余部份为中空的管件,并且外部管线502与外部管线500连通,使得水702由水扑满70或是由埤、塘、水池或湖抽取起来之后可以经由外部管线502流至外管500,然后再经由与外部管线500连接的外部管线504顺着外面的管路设计,而由外部管线512流出或是喷洒出去。以下针对汲水装置20及人力驱动装置24做详细的说明。汲水装置20由固定板40设置在地平面上,且具有外壳202来保护汲水装置20,外壳202可以是金属或是合金,或是具有一定的材质硬度并同时具有耐腐蚀、防水的材质所构成。固定板40设置在地平面上的方式可以利用螺栓或是铆钉,只要能将汲水装置20固定在地平面上,且受到外力(例如运动时)或是地震时,不会摇晃而倾倒即可。另外,于固定板40上还架设有多条外部管线504、506、508、510、512,其中外管504与汲水装置20连通,当汲水装置20将水702由水扑满702(如图3所示)抽取出来之后,可以经过外部管线500流经上述外部管线504、508、510,然后再由外部管线512喷出或是流出,另外,有部份的水会经由外管506回流至地面或是地层下或是经由其他管线(未在图中表示)流至水圳,而外部管线508可视为在使用运动汲水系统1时的把手。另外,于外部管线512的出口亦可以设置喷洒器(未在图中表示)用以喷洒出水花。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于外部管线512的出口亦可以设置发声装置(未在图中表示),当有水由外部管线512流出时,由于水流的冲击力可以使发声装置发出声音。此外要说明的是,外部管线504、506、508、510、512的形状并不限制,这些外部管线504、506、508、510、512的目的只是为了能让汲水装置20将水702由水扑满70或由埤、塘、水池或湖抽取出来之后,在这些外部管线502、504、506、508、510、512内流动,部份的水回流至地下之外,部份的水则是透过喷洒器喷洒一方面是作为景观供使用者观赏之外,另一方面亦可以对公园的花、草或是树木等植物进行浇灌,以达到水资源的多功能运用。接着,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如图2所示,汲水装置20包括由第一齿轮组26及第二齿轮组28所组成的齿轮单元、泵浦23及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汲水装置,利用固定板设置在地平面上,具有外壳用以保护所述汲水装置,所述汲水装置包括:/n齿轮单元,具有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由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所组成,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以第一传动带枢接,所述第二齿轮组由第二大齿轮及第二小齿轮所组成,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二小齿轮以第二传动带枢接,且所述第一小齿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大齿轮的轴心以第二轴棒枢接;以及/n泵浦,所述泵浦至少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汲水管线朝向所述地平面向下延伸,所述出水口与第二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小齿轮利用第三轴棒与所述泵浦机械连接;以及/n人力驱动装置,所述人力驱动装置与所述汲水装置连接,第一轴棒穿设过所述第一大齿轮的轴心并与所述第一大齿轮枢接,且所述第一轴棒向外延伸至所述汲水装置的所述外壳的两侧与所述人力驱动装置枢接,/n据此,当所述人力驱动装置开始作动时,所述人力驱动装置透过所述第一轴棒带动所述第一大齿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大齿轮利用所述第一传动带驱动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而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时,穿设过所述第一小齿轮及所述第二大齿轮的所述第二轴棒驱动所述第二大齿轮转动,且所述第二大齿轮利用所述第二传动带驱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并使得所述第二小齿轮驱动所述泵浦转动,进而抽吸在所述地平面下的所述水经由所述第二汲水管线及所述第一汲水管线抽取至所述地平面上喷出或注入于水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汲水装置,利用固定板设置在地平面上,具有外壳用以保护所述汲水装置,所述汲水装置包括:
齿轮单元,具有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由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所组成,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以第一传动带枢接,所述第二齿轮组由第二大齿轮及第二小齿轮所组成,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二小齿轮以第二传动带枢接,且所述第一小齿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大齿轮的轴心以第二轴棒枢接;以及
泵浦,所述泵浦至少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汲水管线朝向所述地平面向下延伸,所述出水口与第二汲水管线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小齿轮利用第三轴棒与所述泵浦机械连接;以及
人力驱动装置,所述人力驱动装置与所述汲水装置连接,第一轴棒穿设过所述第一大齿轮的轴心并与所述第一大齿轮枢接,且所述第一轴棒向外延伸至所述汲水装置的所述外壳的两侧与所述人力驱动装置枢接,
据此,当所述人力驱动装置开始作动时,所述人力驱动装置透过所述第一轴棒带动所述第一大齿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大齿轮利用所述第一传动带驱动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而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时,穿设过所述第一小齿轮及所述第二大齿轮的所述第二轴棒驱动所述第二大齿轮转动,且所述第二大齿轮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堃林维源邱昭财
申请(专利权)人:噪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