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柱调直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79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柱调直装置及其系统,所述塔柱调直装置包括多套调节总成,调节总成包括:抱箍,抱箍为弧型板;连接板,连接板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抱箍的两端,且两个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连接板设有安装孔;第一平台板,第一平台板连接在抱箍的外圆周面上,并与抱箍的弧形板垂直;第二平台板,第二平台板连接在抱箍的外圆周边缘;连接组件,连接器包括连接件和紧固件,连接件插装在安装孔中,紧固件与连接件适配。通过上述结构,解决单管通信塔因局部弯曲变形造成的缺陷,且施工方式简洁高效,施工成本较低,实施过程中不会对塔体其他杆件产生缺陷,不会影响其他构件的安全使用,符合在城区环境施工的各项要求。

A tower straightening device and it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柱调直装置及其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塔的塔柱调直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单管通信塔作为通信塔中最普通存在的塔型,因通信塔高度要求,一般采用两段或多段单管柱插装而成,但是在风等因素的作用下,插接而成单管柱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例如图1A中所示,第一塔体11和第二塔体12因长时间的水平荷载作用,在第一塔体11和第二塔体12的插接位置出现弯曲变形。对于上述单管通信塔,一般是先通过起重机械拆解塔体,然后重新安装调直,再在调直完成后的塔段插接位置用楔形钢构件13进行焊接填补,其填补后的结构如图1B所示。但是由于单管通信塔多位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区,而机械施工又需要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因现场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每个单管通信塔调直维修的成本需求就会大大提高。其次,由于吊装适于粗放式施工,起重机机械无法良好掌握控制节点分寸,塔型挂载天馈线及塔架构件较多,塔体结构较为复杂,吊装过程中可能对其他构件造成局部变形、挤压等缺陷。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简易、安全的塔柱调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套调节总成,所述调节总成包括:/n抱箍,所述抱箍为弧形板状;/n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两端,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设有安装孔;/n第一平台板,所述第一平台板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上,并与所述抱箍的弧形板垂直;/n第二平台板,所述第二平台板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的边缘;/n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连接件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套调节总成,所述调节总成包括:
抱箍,所述抱箍为弧形板状;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两端,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设有安装孔;
第一平台板,所述第一平台板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上,并与所述抱箍的弧形板垂直;
第二平台板,所述第二平台板固定在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的边缘;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连接件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为两个;所述第一肋板至少一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至少一侧与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二肋板至少一侧与所述第一平台板连接,且至少一侧与所述抱箍的弧形外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肋板位于所述第一平台板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柱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台板的数量为两块,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大桥赵海龙卢建成陈才余彬王佳宋爱光徐涛张鹏冯坚杨彪李永强王文智纪克飞汤杰王彦博朱慢曼常德时卫强刘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建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