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4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涉及公路建筑的技术领域。该路面结构包括排水层以及依次设置的封层和基层,排水层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其中,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中的透水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有透水砼增强剂,透水砼增强剂可有效增强路面结构的透水性和散热性,且以透水混凝土路面为代表的透水地坪具有高透水性、易维护性、高散热性以及多彩性,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A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vious concrete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建筑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维修养护方便等优点,是目前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9442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双层式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缘石、路面系统和排水系统;路面系统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多孔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上层、过滤层、多孔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下层、封层、不透水沥青面层,不透水沥青面层置于基层上;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和位于排水沟上的透水盖板;排水系统置于路缘石和路面系统之间,紧靠路缘石,且置于多孔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下层之下。多孔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下层可在水流及行车荷载作用下,借助动水压力将水及时排至透水盖板,经透水盖板流至排水沟排出,以达到快速排除路面积水的效果。然而,由于上述路面结构层中的排水透盖上方为实体路面,下方设置为用于排水的排水沟,因其用于排水,大多数排水沟设置为空腔结构,使排水透盖下方无支撑物。如果车辆或行人长期对实体路面施加压力,容易损坏排水透盖,进而导致排水透盖上方的路面层无支撑而陷入排水沟中,不仅失去了原本设计的排水效果,凹陷的路面层还可能会导致路面表面凹凸不平,进而可能导致行人路过摔倒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空腔结构设置的排水沟不能支撑排水沟上方实体路面,而导致路面凹陷这一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在排水槽内设置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因为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为实体结构,相对空腔结构的排水槽,实体结构的排水槽受压能力更强更均匀,进而有效降低空腔结构的排水槽受力不均而导致的路面塌陷致的现象。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排水层以及依次设置的封层和基层,所述排水层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和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所述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远离所述封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将所述排水层相对的两侧连通;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排水槽的侧壁和底面是由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的,且排水槽将排水层的相对两侧连通,路面积水可顺势流入排水槽内,再从排水层的两侧流出。在排水槽内设置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路面积水可流入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后再从排水层两侧流出。同时,因为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为实体结构,相对呈空腔结构的排水槽,实体结构的排水槽受压能力更强更均匀,进而有效降低了空腔结构的排水槽受力不均而导致的路面塌陷致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开设有多个分支槽;所述分支槽将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槽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排水槽内积水可分流,加快排出积水的速度,同时避免因某一排水槽内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的空隙堵塞导致积水回流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分支槽内设置有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分支槽内受力均匀,避免呈空腔结构的分支槽受力不均而导致路面塌陷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侧壁开口处设置为便于雨水流入所述排水槽内的导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于积水流过排水层上方时,通过导角的弧度结构,更有利于积水顺势流入排水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远离所述封层的一侧设置有空隙率小于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过滤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起到筛孔过滤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大粒径杂物下漏。进一步的,所述路面结构设置有加强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路面结构抗拉强度,防止路面结构开裂。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远离所述排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路面磨耗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抗车轮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有效提高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封层设置为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具有良好防渗水性能,可有效降低积水下渗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所述基层设置为水泥稳定碎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稳定碎石主要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表面坚实可有效增强路面结构的承重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将排水槽内部设置为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可使排水槽受力均匀,避免了空腔结构的排水槽受力不均而导致的路面塌陷致的现象;(2)通过设置分支槽,使排水槽内积水可分流,加快排出积水的速度,同时避免因某一排水槽内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堵塞导致积水回流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路面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未设置有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排水层的两个相邻端面夹角的部分示意图。附图标记:1、路面磨耗层;2、过滤层;3、排水层;4、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6、封层;7、基层;8、导角;9、加强筋;10、排水槽;11、分支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1、过滤层2、排水层3、封层6和基层7。结合图2所示,排水层3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和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且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远离封层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排水槽10将排水层3相对的两侧连通,可知,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形成排水槽10的侧壁和地面。同时,在排水槽10的空腔内灌注透水沥青混合料,使排水槽10的空腔结构转变为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具体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为PAC-13或PAC-16,采用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粒径以10-20mm的粗集料级配为主,层厚为35-50mm,具有过滤大颗粒尘土的效果,落入其空隙内的灰尘、杂物则因下层空隙较大,而自然被水流冲出,具有自清空隙的效果。同时,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可避免积水渗透。为了加快排水层3排出积水的速度,使排水槽10内积水分流,通过在排水层3设置多个将相邻两个排水槽10相连通的分支槽11,可实现分流的效果。同时,有效降低了因某一排水槽10内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的空隙堵塞而导致积水回流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排水层3两侧端部的排水槽10连通城市建设的下水道,使从排水槽10中的积水可从两侧流出的同时流入下水道中。利用呈实体结构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相对呈空腔结构的排水槽10,实体结构的排水槽10受压能力更强更均匀,可有效降低空腔结构的排水槽10受力不均而导致的路面塌陷致的问题。其中,为使雨水更高效快速的流入排水槽10内被排水槽10排出,通过在排水槽10的侧壁开口处设置导角8,利用导角8的弧度结构,使积水更高效顺势流入排水槽10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层2采用空隙率大于15%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粒径以5-10mm的细集料级配为主,层厚为20-30mm,过滤层2可采用OGFC-10或OGFC-13,其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排水层(3)以及依次设置的封层(6)和基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3)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和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n所述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远离所述封层(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n所述排水槽(10)将所述排水层(3)相对的两侧连通;/n所述排水槽(10)内设置有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排水层(3)以及依次设置的封层(6)和基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3)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和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
所述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远离所述封层(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水槽(10);
所述排水槽(10)将所述排水层(3)相对的两侧连通;
所述排水槽(10)内设置有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5)开设有多个分支槽(11);
所述分支槽(11)将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槽(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槽(11)内设置有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严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刘冬建筑装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