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69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包括:主体箱、分层板以及过滤网,所述主体箱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其右侧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层板左右两端分别安置于主体箱内左右两侧壁面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过滤网嵌装于进气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技术领域,通过压缩机使空气经过过第一筛进行筛选分子,使筛选后的氧分子通过自身气压压力,制成的氧气流入氧气罐内暂存;并可通过风机的吸力,经过导风管使筛筒内的氮分子抽离排出,防止影响制氧以及纯度;其设计结构简单,管路清晰便于安装,且使制氧的效率以及纯度提高,保证在没有氧气罐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制氧供给医疗使用。

A molecular sieve oxygen ma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
本技术涉及制氧
,具体为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
技术介绍
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泡沸石)或天然沸石,它在结构上有许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孔径的分子筛把不同大小和形状分子分开,它的吸附能力高、选择性强、耐高温,广泛用于有机化工和石油化工,也是煤气脱水的优良吸附剂,在废气净化上也日益受到重用;目前,使用于医院和其他公共场合的制氧装置包括氧气瓶、由供氧管连接的吸头,并在供氧管的出口设置有开关和阀门形成的控制机构构成,这种装置只能满足单人的供氧要求,而且这种氧气德储存量是一定的,不能长期共应使用;特别是在医疗救护时,受伤人员较多的情况下,若是氧气罐内氧气不够用,则会给人员带来伤亡以及给医疗人员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在民用制氧领域,家用或者医疗用的制氧机基本都是分子筛制氧,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将空气中的氧氮分离而得出高浓度氧气,然后储存在氧气罐内;市面上所售大部分制氧机内部结构复杂,软管凌乱,装配效率不高,并且占用空间较大,使救护车携带不便;并且在制氧过程中筛选的氮分子不能排除,进而导致筛筒内气压增大,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进行分离制氧,并且使少数氮分子随这氧分子进入到氧气罐内,使储存的氧气不纯,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包括:主体箱、分层板以及过滤网,所述主体箱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其右侧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层板左右两端分别安置于主体箱内左右两侧壁面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过滤网嵌装于进气口内,所述主体箱内安装有制氧结构、转接储存结构以及排气结构;所述制氧结构,包括:压缩机、空气进入管、三通接头、消音箱、第一导管、第一支架、第一筛筒、若干第一分子筛、第二导管以及第一转接头;所述压缩机安置于分层板上壁面,所述空气进入管其一端连接于主体箱内右侧壁面进气口上,其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进风口上,所述三通接头其右端接口连接于压缩机出风口上,所述消音箱安置于主体箱内下壁面且位于左端,所述第一导管其一端连接于三通接头左端接口上,其另一端贯穿于分层板且连接于消音箱上壁,所述第一支架安置于主体箱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一筛筒安置于第一支架上,若干所述第一分子筛安置于第一筛筒内,所述第二导管其一端嵌装于第一筛筒左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消音箱右侧壁上,所述第一转接头安置于第一筛筒右端上;所述转接储存结构,包括:滑轨、滑块、旋转气缸、旋转板、固定板、第二筛筒、第二分子筛、第一电磁阀、第二转接头、电动推杆、第二支架、储氧罐、第二电磁阀、第三转接头,出氧管以及阀门;所述滑轨安置于主体箱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并位于第一支架右侧,所述滑块装配于滑轨内,所述旋转气缸安置于滑块上壁面,所述旋转板安置于旋转气缸驱动端上,所述固定板安置于旋转板上壁面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二筛筒插装于固定板内,所述第二分子筛安置于第二筛筒内,所述第一电磁阀其一端安置于第二筛筒进口处,所述第二转接头安置于第一电磁阀另一端上,所述电动推杆安置于主体箱内下壁,且位于中心线上并驱动端连接于滑块右侧壁,所述第二支架安置于主体箱内下壁面且后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储氧罐安置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电磁阀其一端安置于储氧罐进气口上,所述第三转接头安置于第二电磁阀另一端上,所述出氧管其一端连接于储氧罐右侧壁上,其另一端贯穿于主体箱右侧壁,所述阀门安置于出氧管另一端上。优选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风机以及导风管;所述风机嵌装于主体箱上壁靠近要左端,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导风管其一端连接于风机底端并位于主体箱内,其另一端连接于三通阀后端接口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为门型框架结构,且其电动推杆在支架下方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接头与第三转接头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旋转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分子筛制氧机构,通过压缩机压缩空气,后通过第一筛筒内的分子筛进行筛选分子,使氮分子停留在第一筛筒内,氧分子通过分子筛选出后,通过自身气压压力,经过密封对接的第一转接头与第二转接头进入第二筛筒内进行二次筛选,保证氧气纯度;通过电磁阀的自动封闭保证氧气不能外泄,并通过旋转气缸的旋转以及电动推杆的推力带动第二筛筒对上第二抓接头与第三转接头密封对接,使制成的氧气流入氧气罐内暂存;并可通过风机的吸力,经过导风管使筛筒内的氮分子抽离排出,防止影响制氧以及纯度;其设计结构简单,管路清晰便于安装,且使制氧的效率以及纯度提高,保证在没有氧气罐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制氧供给医疗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的对接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箱,2、分层板,3、过滤网,4、压缩机,5、空气进入管,6、三通接头,7、消音箱,8、第一导管,9、第一支架,10、第一筛筒,11、第一分子筛,12、第二导管,13、第一转接头,14、滑轨,15、滑块,16、旋转气缸,17、旋转板,18、固定板,19、第二筛筒,20、第二分子筛,21、第一电磁阀,22、第二转接头,23、电动推杆,24、第二支架,25、储氧罐,26、第二电磁阀,27、第三转接头,28、出氧管,29、阀门,30、风机,31、导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包括:主体箱1、分层板2以及过滤网3,所述主体箱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其右侧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层板2左右两端分别安置于主体箱1内左右两侧壁面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过滤网3嵌装于进气口内,所述主体箱1内安装有制氧结构、转接储存结构以及排气结构;所述制氧结构,包括:压缩机4、空气进入管5、三通接头6、消音箱7、第一导管8、第一支架9、第一筛筒10、若干第一分子筛11、第二导管12以及第一转接头13;所述压缩机4安置于分层板2上壁面,所述空气进入管5其一端连接于主体箱1内右侧壁面进气口上,其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4进风口上,所述三通接头6其右端接口连接于压缩机4出风口上,所述消音箱7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左端,所述第一导管8其一端连接于三通接头6左端接口上,其另一端贯穿于分层板2且连接于消音箱7上壁,所述第一支架9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一筛筒10安置于第一支架9上,若干所述第一分子筛11安置于第一筛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包括:主体箱(1)、分层板(2)以及过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其右侧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层板(2)左右两端分别安置于主体箱(1)内左右两侧壁面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过滤网(3)嵌装于进气口内,所述主体箱(1)内安装有制氧结构、转接储存结构以及排气结构;/n所述制氧结构,包括:压缩机(4)、空气进入管(5)、三通接头(6)、消音箱(7)、第一导管(8)、第一支架(9)、第一筛筒(10)、若干第一分子筛(11)、第二导管(12)以及第一转接头(13);/n所述压缩机(4)安置于分层板(2)上壁面,所述空气进入管(5)其一端连接于主体箱(1)内右侧壁面进气口上,其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4)进风口上,所述三通接头(6)其右端接口连接于压缩机(4)出风口上,所述消音箱(7)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左端,所述第一导管(8)其一端连接于三通接头(6)左端接口上,其另一端贯穿于分层板(2)且连接于消音箱(7)上壁,所述第一支架(9)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一筛筒(10)安置于第一支架(9)上,若干所述第一分子筛(11)安置于第一筛筒(10)内,所述第二导管(12)其一端嵌装于第一筛筒(10)左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消音箱(7)右侧壁上,所述第一转接头(13)安置于第一筛筒(10)右端上;/n所述转接储存结构,包括:滑轨(14)、滑块(15)、旋转气缸(16)、旋转板(17)、固定板(18)、第二筛筒(19)、第二分子筛(20)、第一电磁阀(21)、第二转接头(22)、电动推杆(23)、第二支架(24)、储氧罐(25)、第二电磁阀(26)、第三转接头(27),出氧管(28)以及阀门(29);/n所述滑轨(14)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并位于第一支架(9)右侧,所述滑块(15)装配于滑轨(14)内,所述旋转气缸(16)安置于滑块(15)上壁面,所述旋转板(17)安置于旋转气缸(16)驱动端上,所述固定板(18)安置于旋转板(17)上壁面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二筛筒(19)插装于固定板(18)内,所述第二分子筛(20)安置于第二筛筒(19)内,所述第一电磁阀(21)其一端安置于第二筛筒(19)进口处,所述第二转接头(22)安置于第一电磁阀(21)另一端上,所述电动推杆(23)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且位于中心线上并驱动端连接于滑块(15)右侧壁,所述第二支架(24)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后位于中心线上,所述储氧罐(25)安置于第二支架(24)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6)其一端安置于储氧罐(25)进气口上,所述第三转接头(27)安置于第二电磁阀(26)另一端上,所述出氧管(28)其一端连接于储氧罐(25)右侧壁上,其另一端贯穿于主体箱(1)右侧壁,所述阀门(29)安置于出氧管(28)另一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筛制氧机构,包括:主体箱(1)、分层板(2)以及过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其右侧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层板(2)左右两端分别安置于主体箱(1)内左右两侧壁面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过滤网(3)嵌装于进气口内,所述主体箱(1)内安装有制氧结构、转接储存结构以及排气结构;
所述制氧结构,包括:压缩机(4)、空气进入管(5)、三通接头(6)、消音箱(7)、第一导管(8)、第一支架(9)、第一筛筒(10)、若干第一分子筛(11)、第二导管(12)以及第一转接头(13);
所述压缩机(4)安置于分层板(2)上壁面,所述空气进入管(5)其一端连接于主体箱(1)内右侧壁面进气口上,其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4)进风口上,所述三通接头(6)其右端接口连接于压缩机(4)出风口上,所述消音箱(7)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左端,所述第一导管(8)其一端连接于三通接头(6)左端接口上,其另一端贯穿于分层板(2)且连接于消音箱(7)上壁,所述第一支架(9)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一筛筒(10)安置于第一支架(9)上,若干所述第一分子筛(11)安置于第一筛筒(10)内,所述第二导管(12)其一端嵌装于第一筛筒(10)左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消音箱(7)右侧壁上,所述第一转接头(13)安置于第一筛筒(10)右端上;
所述转接储存结构,包括:滑轨(14)、滑块(15)、旋转气缸(16)、旋转板(17)、固定板(18)、第二筛筒(19)、第二分子筛(20)、第一电磁阀(21)、第二转接头(22)、电动推杆(23)、第二支架(24)、储氧罐(25)、第二电磁阀(26)、第三转接头(27),出氧管(28)以及阀门(29);
所述滑轨(14)安置于主体箱(1)内下壁面且位于中心线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