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启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63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存放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开启药盒,包括:外盒体、内盒体。内盒体与外盒体相适配,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外盒体与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并将内盒体与外盒体相互锁扣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开启药盒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

Anti opening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开启药盒
本技术涉及药物存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开启药盒。
技术介绍
药盒是用于存放药品的盒子。目前的市面上的药盒都是较为普通的盒子,盒子里可以分成不同的区域放置不同的药品,可以很简单地被任何人打开。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药盒结构简单便于开启,如果不妥善保管,很容易被好奇心较强的幼童误食,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开启药盒,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开启药盒,包括:外盒体、内盒体;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适配;所述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所述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所述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所述镂空部并将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互锁扣住。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外盒体与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并将内盒体与外盒体相互锁扣住。这样,在外盒体与内盒体闭合状态下,无法简单直接地将外盒体与内盒体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当然,在知道诀窍的情况下,药盒也可以很容易地被开启,只需要在外盒体的镂空部对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进行按压操作,并同时分离外盒体与内盒体。另外,所述镂空部具有按压区、卡扣区;所述按压区与所述卡扣区相互连接;所述卡扣区用于容置所述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所述按压区用于按压所述内盒体底部的操作。这样,外盒体底部的镂空部结构简单,功能性明确,非常实用。另外,所述按压区偏离所述卡扣区的一侧呈弧状,便于按压的操作。另外,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卡扣部的第一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在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所述镂空部并共同将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互锁扣住。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可以有效地将外盒体与内盒体相互锁扣住,无法进行简单直接地分离。另外,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形状大小相同,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制作,且可以保证卡扣的效果。另外,所述内盒体上还具有便于抽拉的把手部,使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被按压时,分离内盒体与外盒体更为方便。另外,所述把手部具有云朵状镂空区域,便于手指嵌入镂空区域,受力更为容易。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盒体材料均为塑性材质折叠而成,使制作过程更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防开启药盒外盒体与内盒体拆开后底部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防开启药盒外盒体与内盒体拆开后底部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防开启药盒外盒体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防开启药盒内盒体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开启药盒,如图1所示,包括:外盒体1、内盒体2。内盒体2与外盒体1形状大小相适配。其中,外盒体1底部有镂空部3,内盒体2底部具有卡扣部4,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用于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3并将内盒体2与外盒体1相互锁扣住。具体地说,镂空部3具有按压区5、卡扣区6。按压区5与卡扣区6相互连接,卡扣区6用于容置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按压区5用于按压内盒体2底部的操作。这样,外盒体1底部的镂空部3结构简单,功能性明确,非常实用。值得一提的是,按压区5偏离卡扣区6的一侧呈弧状,由于该防开启药盒分离外盒体1和内盒体2操作时,操作者的手部与按压区5经常接触,一侧呈弧状可以便于按压的操作,同时防止操作者的手部擦伤。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部4包括第一卡扣结构7、第二卡扣结构8。第一卡扣结构7与第二卡扣结构8相对设置,卡扣部4的第一卡扣结构7、第二卡扣结构8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3并共同将内盒体2与外盒体1相互锁扣住。第一卡扣结构7和第二卡扣结构8可以有效地将外盒体1与内盒体2相互锁扣住,无法进行简单直接地分离。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扣结构7和第二卡扣结构8形状大小相同,均为矩形,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制作,且可以保证卡扣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外盒体1底部有镂空部3,内盒体2底部具有卡扣部4,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用于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3并将内盒体2与外盒体1相互锁扣住。这样,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状态下,无法简单直接地将外盒体1与内盒体2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当然,在知道诀窍的情况下,药盒也可以很容易地被开启,只需要在外盒体1的镂空部3对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进行按压操作,并同时分离外盒体1与内盒体2。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开启药盒,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开启药盒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外盒体1上可以设置一个手提部,内盒体2上还具有便于抽拉的把手部9,使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被按压时,分离内盒体2与外盒体1更为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把手部9具有云朵状镂空区域,便于手指嵌入镂空区域,可以使受力更为容易。同样地,外盒体1底部有镂空部3,内盒体2底部具有卡扣部4,内盒体2底部的卡扣部4用于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3并将内盒体2与外盒体1相互锁扣住。这样,在外盒体1与内盒体2闭合状态下,无法简单直接地将外盒体1与内盒体2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开启药盒,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开启药盒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外盒体与内盒体材料均为塑性材质折叠而成,使制作过程更为简单。本实施方式中,外盒体与内盒体材料均为纸质的。此实施方式中,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外盒体与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镂空部并将内盒体与外盒体相互锁扣住。这样,在外盒体与内盒体闭合状态下,无法简单直接地将外盒体与内盒体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幼童打开盒子,起到防止幼童误食药品的作用。以上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开启药盒,包括:外盒体、内盒体;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所述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所述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所述镂空部并将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互锁扣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启药盒,包括:外盒体、内盒体;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底部有镂空部,所述内盒体底部具有卡扣部,所述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用于在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盒体闭合时,外露于所述镂空部并将所述内盒体与所述外盒体相互锁扣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启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具有按压区、卡扣区;所述按压区与所述卡扣区相互连接;所述卡扣区用于容置所述内盒体底部的卡扣部;所述按压区用于按压所述内盒体底部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开启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区偏离所述卡扣区的一侧呈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启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秉仕魏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翔港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