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茜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40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传输装置、外接电源线、开关、支撑杆、防护环、控制盒、固定感应装置和电路板,通过在防护环内设置了固定感应装置,且在底座内设置了传输装置,通过固定感应装置对人体腰部进行固定,对人体进行防护,固定感应装置通过固定绳与防护环之间进行固定,且固定感应装置内设置了触摸板,固定绳连接滑块,滑块内部通过触摸头与触摸板进行接触,由于固定感应装置内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人体腰部进行固定,使触摸板跟随人体进行转动,通过检测触摸头与触摸板的触摸位置,对人体的转向进行感应,且控制传输装置跟随人体进行转动方向进行转动,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增加了VR体验的安全性。

A safe VR experience Hal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
本技术涉及VR体验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基于虚拟现实的产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尖端科技,其特点在于由计算机控制产生一种人为的虚拟环境,能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一种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体验,给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及产品主要是娱乐为主,很少有涉及到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VR体验产品或装置,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果能够在施工之前让施工人员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虚拟现实的体验,可以将大部分的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因此需要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在保证体验者安全的情况下进行VR体验,但目前的VR体验馆装置通过设置了防护环对体验者进行防护,但体验者在防护环内进行行走时,容易对防护环造成磕碰,形象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防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解决了为解决体验者在防护环内进行行走时,容易对防护环造成磕碰,形象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防护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增加了VR体验的安全性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包括底座、传输装置、外接电源线、开关、支撑杆、防护环、控制盒、固定感应装置、电路板和单片机,所述底座内部底端与传输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左侧与开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开关左侧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底座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顶端内侧与防护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环内侧与固定感应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内部底端左侧与控制盒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盒内部底端与电路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路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传输装置由传输带、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支撑板、防护板、转动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组成,所述传输带内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轴右端贯穿防护板右端与第一电机左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机左端与防护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辊轴左端和第二辊轴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防护板内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嵌入在传输带内侧中部,且支撑板左右两侧分别与防护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板底端与转动盘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盘底端圆心处与第二电机顶端的第二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底端与底座内部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感应装置由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橡胶层、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螺杆组成,所述第一夹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夹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连接螺杆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侧均粘接有胶层,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为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均由滑槽、滑块、固定绳、转动轴、触摸头和触摸板组成,所述第一夹板内部右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具有触摸感应的触摸板,且触摸板与第一夹板进行粘接,所述滑块右端与固定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块左端与触摸头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块上下两侧均与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且转动轴嵌入在滑槽内,与第一夹板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绳右端与防护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触摸板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环内侧设置有一层橡胶垫,且该橡胶的厚度大于两厘米。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填充板。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的厚度大于三厘米,且内部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杆右端设置有转动旋钮,且转动旋钮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采用Y2-160L-4极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板712采用型号为KT10-BOX系列触摸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体验者在防护环内进行行走时,容易对防护环造成磕碰,形象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防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在防护环内设置了固定感应装置,且在底座内设置了传输装置,通过固定感应装置对人体腰部进行固定,对人体进行防护,固定感应装置通过固定绳与防护环之间进行固定,且固定感应装置内设置了触摸板,固定绳连接滑块,滑块内部通过触摸头与触摸板进行接触,由于固定感应装置内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人体腰部进行固定,使触摸板跟随人体进行转动,通过检测触摸头与触摸板的触摸位置,对人体的转向进行感应,且控制传输装置跟随人体进行转动方向进行转动,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效果,且增加了VR体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输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感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传输装置-2、外接电源线-3、开关-4、支撑杆-5、防护环-6、固定感应装置-7、控制盒-8、电路板-9、单片机-10、传输带-21、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23、支撑板-24、防护板-25、转动盘-26、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8、第一夹板-701、第二夹板-702、橡胶层-703、第一固定板-704、第二固定板-705、连接螺杆-706、滑槽-707、滑块-708、固定绳-709、转动轴-710、触摸头-711、触摸板-7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包括底座1、传输装置2、外接电源线3、开关4、支撑杆5、防护环6、控制盒8、固定感应装置7、电路板9和单片机10,底座1内部底端与传输装置2进行螺栓连接,底座1左侧与开关4进行螺栓连接,外接电源线3通过开关4左侧的通孔进行伸入,底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5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杆5顶端内侧与防护环6进行螺栓连接,防护环6内侧与固定感应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底座1内部底端左侧与控制盒8进行螺栓连接,控制盒8内部底端与电路板9进行螺栓连接,电路板9顶端中部设置有单片机10,传输装置2由传输带21、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23、支撑板24、防护板25、转动盘26、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组成,传输带21内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辊轴22和第二辊轴2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辊轴22右端贯穿防护板25右端与第一电机27左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机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包括底座(1)、外接电源线(3)、开关(4)、支撑杆(5)、防护环(6)、控制盒(8)、电路板(9)和单片机(10),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与传输装置(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1)左侧与开关(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3)通过开关(4)左侧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5)顶端内侧与防护环(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环(6)内侧与固定感应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左侧与控制盒(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盒(8)内部底端与电路板(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路板(9)顶端中部设置有单片机(10);/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2)和固定感应装置(7),所述传输装置(2)由传输带(21)、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23)、支撑板(24)、防护板(25)、转动盘(26)、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组成,所述传输带(21)内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辊轴(22)和第二辊轴(2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轴(22)右端贯穿防护板(25)右端与第一电机(27)左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机(27)左端与防护板(2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辊轴(22)左端和第二辊轴(23)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防护板(25)内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4)嵌入在传输带(21)内侧中部,且支撑板(24)左右两侧分别与防护板(2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板(25)底端与转动盘(2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盘(26)底端圆心处与第二电机(28)顶端的第二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8)底端与底座(1)内部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感应装置(7)由第一夹板(701)、第二夹板(702)、橡胶层(703)、第一固定板(704)、第二固定板(705)和连接螺杆(706)组成,所述第一夹板(701)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704)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夹板(702)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705)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04)通过连接螺杆(706)与第二固定板(70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内侧均粘接有胶层(703),所述第一夹板(701)、第二夹板(702)为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均由滑槽(707)、滑块(708)、固定绳(709)、转动轴(710)、触摸头(711)和触摸板(712)组成,所述第一夹板(701)内部右侧设置有滑槽(707),所述滑槽(707)内部设置有具有触摸感应的触摸板(712),且触摸板(712)与第一夹板(701)进行粘接,所述滑块(708)右端与固定绳(70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块(708)左端与触摸头(7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滑块(708)上下两侧均与转动轴(710)进行转动连接,且转动轴(710)嵌入在滑槽(707)内,与第一夹板(70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绳(709)右端与防护环(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3)与开关(4)电连接,所述开关(4)、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8)和触摸板(712)分别与单片机(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VR体验馆装置,包括底座(1)、外接电源线(3)、开关(4)、支撑杆(5)、防护环(6)、控制盒(8)、电路板(9)和单片机(10),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与传输装置(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1)左侧与开关(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3)通过开关(4)左侧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5)顶端内侧与防护环(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环(6)内侧与固定感应装置(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左侧与控制盒(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盒(8)内部底端与电路板(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路板(9)顶端中部设置有单片机(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2)和固定感应装置(7),所述传输装置(2)由传输带(21)、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23)、支撑板(24)、防护板(25)、转动盘(26)、第一电机(27)和第二电机(28)组成,所述传输带(21)内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辊轴(22)和第二辊轴(2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轴(22)右端贯穿防护板(25)右端与第一电机(27)左端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机(27)左端与防护板(2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辊轴(22)左端和第二辊轴(23)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防护板(25)内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4)嵌入在传输带(21)内侧中部,且支撑板(24)左右两侧分别与防护板(2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护板(25)底端与转动盘(2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盘(26)底端圆心处与第二电机(28)顶端的第二输出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8)底端与底座(1)内部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感应装置(7)由第一夹板(701)、第二夹板(702)、橡胶层(703)、第一固定板(704)、第二固定板(705)和连接螺杆(706)组成,所述第一夹板(701)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704)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夹板(702)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705)进行焊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茜
申请(专利权)人:陈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