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口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38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领域,公开了一种患者接口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所述患者接口装置用于通气治疗设备,包括内部限定有气体腔室的主体,所述气体腔室用于与患者的口和/或鼻连通,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水分导出结构,所述水分导出结构设置为能够将所述气体腔室内的水分导出至所述主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患者接口装置通过在限定气体腔室的主体上设置水分导出结构,能够将气体腔室内的水分导出至主体外,自动去除气体腔室内的冷凝水,从而提高通气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and ventilation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患者接口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气治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患者接口装置和包括该患者接口装置的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非侵入式正压通气的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等疾病中。其不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管子插入患者的气道中,而是利用鼓风机通过管路以及患者接口装置对患者的气道输送一个持续的压力通气(CPAP)或者变化的压力通气。非侵入式通气治疗中的患者接口装置通常有鼻氧导管以及鼻面罩、口鼻面罩和全脸面罩等类型的呼吸面罩等。而不管是鼻氧导管还是呼吸面罩,均有一个用于与患者的口和/或鼻连通以向患者供气的气体腔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供患者吸入和由患者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水蒸气,水蒸气很容易在气体腔室内冷凝产生冷凝水,而过多的冷凝水会对患者构成潜在威胁。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患者接口装置不具备自动去除冷凝水的功能,需要医护人员主动干预,从而使得使用非常不便,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自动去除冷凝水的患者接口装置,以提高通气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接口装置,用于通气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包括内部限定有气体腔室的主体,所述气体腔室用于与患者的口和/或鼻连通,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水分导出结构,所述水分导出结构设置为能够将所述气体腔室内的水分导出至所述主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接口装置,用于通气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包括内部限定有气体腔室的主体,所述气体腔室用于与患者的口和/或鼻连通,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水分导出结构,所述水分导出结构设置为能够将所述气体腔室内的水分导出至所述主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导出结构包括开口(10)和交换层(11),所述开口(10)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用于连通所述气体腔室与外部环境,所述交换层(11)覆盖于所述开口(10)处,所述交换层(11)设置为能够吸收所述气体腔室内的水分并将其排至外部环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层(11)通过粘接或热熔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和/或
所述交换层(11)为由吸水性材料制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供所述交换层(11)嵌设的凹槽,所述开口(10)位于所述凹槽内;和/或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开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为鼻氧导管(20),所述主体包括鼻腔连接部分(21)和安装于所述鼻腔连接部分(21)的转接头(22),所述气体腔室由所述鼻腔连接部分(21)和所述转接头(22)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转接头(22)能够将来自气源的气体通入所述气体腔室,所述水分导出结构设置在所述转接头(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连接部分(21)包括用于插入鼻腔的鼻塞(211)和用于安装所述转接头(22)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敬庄志郑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