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37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包括壶体、吸管、喷头和壶盖,其中,吸管位于壶体内,壶盖连接在壶体上,喷头一端穿过壶盖顶部与吸管连通、另一端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孔,还包括喷管,喷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喷头上的出水孔对接相通、并转动连接在喷头上,第一管体的长度为1.2~2cm;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垂直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第二管体的出水端端部设有雾化喷嘴;第二管体为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第二管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体积刻度,体积刻度起始于第二管体的出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管可360°转动,适用于不同体位的患者使用,提高喷射方向的准确性;可精准控制用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而带来的副作用;适应性好,使用方便灵活。

A kind of postoperative water control sp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控水喷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属于术后控水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发生呃逆等影响患者治疗,一般在手术后六小时内需要控水,而临床中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口渴常会导致患者烦躁、焦虑,甚至过度应激,还可能导致患者痰液黏稠,易造成痰液蓄积,不利于病人的耐受和康复;口渴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口唇干裂,疼痛,增加口腔感染机会,甚至会导致术后症状加重。为解决术后患者口渴问题,传统护理措施是用棉签蘸水湿润患者的口唇,然而,该方法缓解口渴的效果并不明显,且需要频繁的重复涂抹,给医护人增加了较多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术后患者口渴问题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术后控水喷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包括壶体、吸管、喷头和壶盖,其中,吸管位于壶体内,壶盖连接在壶体上,喷头一端穿过壶盖顶部与吸管连通、另一端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孔,喷头可相对壶盖上下滑动,还包括喷管,喷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喷头上的出水孔对接相通、并转动连接在喷头上,第一管体的长度为1.2~2cm;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垂直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第二管体的出水端端部设有雾化喷嘴;第二管体为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第二管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体积刻度,体积刻度起始于第二管体的出水端。上述第一管体可做360°同轴转动,第一管体转动时,第一管体与出水孔的相对位置不变,也即第一管体与出水孔为同轴设置,且第一管体可绕此轴做360°转动。上述喷头的结构可直接采用现有常规的喷壶结构。使用时,将壶体内装上柠檬水,申请人经实践验证柠檬水缓解口渴的效果非常好;然后转动第一管体进而带动第二管体转动,使第二管体的雾化喷嘴对准患者口腔,挤压喷头喷射即可,第一管体起到过渡连接作用,第二管体为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且设有自出水端其的刻度,这样可准确控制用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而带来的副作用。为了防止不使用时,因挤压而导致的泄露问题,壶盖的顶部与喷头侧壁之间形成一阶台阶状,第一管体上设有条状限位块,条状限位块连接在第一管体底部,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条状限位块与一阶台阶的上表面相接但不连接。挤压出水时,喷头相对壶盖是有一定的行程的。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由于限位块的限位,喷头不能相对壶盖作相对移动,即便受到挤压,也不会有液体流出,而一旦条状限位块转离此位置,喷头又能相对壶盖作相对移动。本申请顶、底、上下等方位词,均指术后控水喷壶竖直摆放时的相对位置。为了防止不使用时,因挤压而导致的泄露问题,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术后控水喷壶,还包括矩形盒体,壶盖的顶部与喷头侧壁之间形成一阶台阶状,第一管体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垂直连接处均包裹在矩形盒体内,且矩形盒体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分别与矩形盒体的三个内侧壁贴合,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矩形盒体的底面与一阶台阶的上表面相接但不连接。这样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由于矩形盒体的限位,喷头不能相对壶盖作相对移动,即便受到挤压,也不会有液体流出,而一旦条状矩形盒体转离此位置,喷头又能相对壶盖作相对移动。优选,喷头上的出水孔到一阶台阶上表面的距离为1~1.5c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管体与喷嘴相接的一端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位于出水孔内,连接段的外侧壁与出水孔的内侧壁相贴合、且可相对转动。这样即可实现第一管体同轴的360°转动。为了提高用水控制的准确性,优选,术后控水喷壶,喷头包括:按压帽、按压杆、活塞、滑动桶和进气管;滑动桶固定在壶盖内侧壁上,滑动桶顶部为敞口结构、底部设有垂直内翻的折边,滑动桶内设有垂直于滑动桶轴向的挡板;按压帽为底部敞口的圆柱状结构,按压杆一端连接在按压帽内顶部中央,按压杆另一端穿出按压帽从滑动桶顶部伸入滑动桶、并穿过挡板连接活塞,按压帽和活塞之间的按压杆上设有按压板,活塞位于滑动桶内的折边和挡板之间,活塞侧壁与滑动桶内侧壁无缝贴合、且可相对滑动桶内侧壁滑动,按压板和挡板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弹簧一端与按压板相接、另一端与挡板相接;进气管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进气管的进气端端部设有内翻折边,滑动桶底部一半与进气管的进气端对接相通,滑动桶与进气管对接相通部分的折边上设有出气单向活瓣,当出气单向活瓣处于闭合状态时,滑动桶与进气管的进气端对接但不相通,当出气单向活瓣处于打开状态时,滑动桶与进气管的进气端对接相通;滑动桶不与进气管相通部分的折边上设有进气单向活瓣,当进气单向活瓣处于闭合状态时,滑动桶与壶体内空间不通,当进气单向活瓣处于打开状态时,滑动桶与壶体内空间相通;按压帽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孔,吸管一端与出水孔对接相桶、另一端伸入壶体内底部。使用时,用手向下挤压按压帽,在压力的作用下,按压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使出气单向活瓣处于打开状态,进气单向活瓣处于关闭状态,实现进气,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气体进入壶体后,压迫壶体内水进入吸管,再依次经过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后从雾化喷嘴喷出;当松开按压帽后,空气自出水孔进入壶体内,此时进气单向活瓣打开、出气单向活瓣关闭,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簧复位。申请人经实践验证,上述结构能更加准确的控制出水量。为了方便观察壶体内用水情况,壶体上设有自底部起的调整透明窗口,透明窗口上设有体积刻度。为了满足不同患者不同口渴程度的需求,雾化喷嘴外围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海绵套。这样可以利用湿润的海绵套来润唇。为了对雾化喷嘴起到保护作用,雾化喷嘴外围设有活动连接的端帽。为了方便使用,防止因手潮湿等引起的按压困难,壶体外侧壁上设有防滑垫,防滑垫所用材质为透明硅胶,防滑垫上均布有防滑凸起。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术后控水喷壶,喷管可360°转动,适用于不同体位的患者使用,提高喷射方向的准确性;通过第二管体材质及结构的设计,可精准控制用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而带来的副作用;壶体内可装入柠檬水,提高了缓解口渴的效果;进一步,通过结构的设计,防止了不使用时,因挤压而导致的泄露;适应性好,使用方便灵活,准确性高,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术后控水喷壶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术后控水喷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中术后控水喷壶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5中原理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喷管);图5为实施例7中术后控水喷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壶体,2为喷头,21为按压帽,22为按压杆,23为活塞,231为按压板,24为滑动桶,241为挡板,242为出气单向活瓣,243为进气单向活瓣,25为进气管,26为弹簧,3为壶盖,4为喷管,41为第一管体,411为条状限位块,412为第一管体底部,413为矩形盒体,42为第二管体,43为雾化喷嘴,5为一阶台阶,6为吸管,7为端帽,8为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包括壶体、吸管、喷头和壶盖,其中,吸管位于壶体内,壶盖连接在壶体上,喷头一端穿过壶盖顶部与吸管连通、另一端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孔,喷头可相对壶盖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管,喷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喷头上的出水孔对接相通、并转动连接在喷头上,第一管体的长度为1.2~2cm;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垂直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第二管体的出水端端部设有雾化喷嘴;第二管体为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第二管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体积刻度,体积刻度起始于第二管体的出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控水喷壶,包括壶体、吸管、喷头和壶盖,其中,吸管位于壶体内,壶盖连接在壶体上,喷头一端穿过壶盖顶部与吸管连通、另一端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孔,喷头可相对壶盖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管,喷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喷头上的出水孔对接相通、并转动连接在喷头上,第一管体的长度为1.2~2cm;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垂直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第二管体的出水端端部设有雾化喷嘴;第二管体为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第二管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体积刻度,体积刻度起始于第二管体的出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控水喷壶,其特征在于:壶盖的顶部与喷头侧壁之间形成一阶台阶状,第一管体上设有条状限位块,条状限位块连接在第一管体底部,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条状限位块与一阶台阶的上表面相接但不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控水喷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矩形盒体,壶盖的顶部与喷头侧壁之间形成一阶台阶状,第一管体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垂直连接处均包裹在矩形盒体内,且矩形盒体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分别与矩形盒体的三个内侧壁贴合,当第二管体垂直向下时,矩形盒体的底面与一阶台阶的上表面相接但不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后控水喷壶,其特征在于:喷头上的出水孔到一阶台阶上表面的距离为1~1.5cm。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术后控水喷壶,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与喷嘴相接的一端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位于出水孔内,连接段的外侧壁与出水孔的内侧壁相贴合、且可相对转动。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术后控水喷壶,其特征在于:喷头包括:按压帽、按压杆、活塞、滑动桶和进气管;
滑动桶固定在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谢倩倩邵长伟胡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