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秀玉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36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框架以及框架顶部焊接的支撑板和支撑板顶部粘接的防护垫,所述框架的内腔设置有握把机构,所述握把机构包括握把壳体,所述握把壳体的中心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之间通过第四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推杆贯穿握把壳体的底部内表壁并与设置在握把壳体底部的握把板焊接,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三弹簧的设置,可给予横板竖直方向上的推力,通过连接杆的设置,可使得限位板向水平端两侧运动,使得限位板与限位槽卡和,实现对握把机构固定的效果,通过多个限位限位槽的设置,可方便于患者对握把高度的调节,方便了使用。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orthoped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康复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很多骨科患者在住院期的护理期间都需要使用一些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对一些有问题的病人通常都需要最基本的行走训练,而行走训练最常用的便是拐杖,所以,研究出一种便于便于使用的拐杖是很有意义的。传统的拐杖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拐杖握把的高度不可根据患者的实现情况调节高度,其次,传统的拐杖缺少减震装置,不方便于患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拐杖握把高度不可调节和缺少减震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框架(1)以及框架(1)顶部焊接的支撑板(13)和支撑板(13)顶部粘接的防护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腔设置有握把机构(2),所述握把机构(2)包括握把壳体(201),所述握把壳体(201)的中心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204),所述限位板(204)之间通过第四弹簧(209)弹性连接,所述框架(1)的水平方向内表壁上开设有多个配合限位板(204)使用的限位槽(11),所述握把壳体(201)的内腔且靠近握把壳体(20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横板(207),所述横板(207)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推杆(205),所述推杆(205)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框架(1)以及框架(1)顶部焊接的支撑板(13)和支撑板(13)顶部粘接的防护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腔设置有握把机构(2),所述握把机构(2)包括握把壳体(201),所述握把壳体(201)的中心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204),所述限位板(204)之间通过第四弹簧(209)弹性连接,所述框架(1)的水平方向内表壁上开设有多个配合限位板(204)使用的限位槽(11),所述握把壳体(201)的内腔且靠近握把壳体(20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横板(207),所述横板(207)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推杆(205),所述推杆(205)贯穿握把壳体(201)的底部内表壁并与设置在握把壳体(201)底部的握把板(208)焊接,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4)与握把壳体(201)顶部内表壁上开设的滑槽(202)之间通过滑块(203)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董秀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