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廷生专利>正文

一种灯罩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27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罩改良结构,其包括:一上支撑圈,设置在灯罩上端缘面,其下缘间隔设有复数个卡合凸垣,该每一卡合凸垣上开设有一卡合滑槽;一下支撑圈,设置在灯罩下端缘面,该下支撑圈上缘间隔相对位置上设有对等数量的挂勾,以及;复数只支撑杆,以结合在上、下支撑圈之间,其每支撑杆一端设有与挂勾相对的勾孔,而另端则形成一插部可置入卡合滑槽中固定;藉此,以下端所设的挂勾方式,使支撑杆组装时易于操作可左右前后摆动调整,能缩短组合时间降低工时成本,并有效达到增进产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罩,尤指一种结构精简组装更为坚固、简易,可大幅缩减组合时间,有效增进产能收折后更可减少包装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的灯罩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自从人类发现火之后黑暗中即有光明,生活也随的进步日愈文明,从早期的营火到造形典雅的灯笼,直到近代爱迪生专利技术了电灯,几经替代改良灯巳不再局限在单纯的照明,造形的多样化及各种切换功能的提升,让灯光的变化更具有生命力,巳成为采光搭配空间造形变化一项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由于市场的需求大,基于功能性及实用上的考虑,历来巳有许多相关改良结构,譬如,申请人的前设计的大陆第ZL200420011509号技术及美国第US6869207B2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收缩折迭式灯罩,适用于具照明功能的灯具,而可将外观加以美化,以及使支撑杆容易拆卸、安装的灯罩,如第1图所示,其结构设计上、下支撑圈上都设成相同的卡合凸垣A,故组装上先行置入的支撑杆B置入时较为容易,其为利用上、下支撑圈相错产生的避让空间,但随着所置入的支撑杆愈多,罩体更趋于紧绷,又因支撑杆无法做前后移动置入调整,故后面的支撑杆B要置入对位时就较为费力,而造成工时成本的增加,且产能也会受到限制,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罩改良结构,包括一上支撑圈,设置在灯罩上端缘面,该上支撑圈下缘间隔设有复数个卡合凸垣,该每一卡合凸垣上开设有一卡合滑槽;一下支撑圈,设置在灯罩下端缘面,该下支撑圈上缘间隔相对位置上设有等数量的挂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只支撑杆,以结合在上、下支撑圈之间,其每支撑杆一端设有与挂勾相对的勾孔,而另端则形成一插部可置入卡合滑槽中固定;下端所设的挂勾可使支撑杆组装时易于操作可左右前后摆动调整置入卡合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廷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