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26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岸坡及涉水区域植物修复用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包括骨架层,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绵纸层,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和绵纸层,所述骨架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网格状织物,所述经纱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第七经纱和第八经纱组成,所述纬纱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热熔和生态粘合剂粘接,组合成能抵御大水流冲刷的一体化既可承载植物种子又不破坏植物生长环境的植物着床、萌发、生长的载体;结构简单、材料生物相容高、工程实施方便、可依工程所在地域需求量身定制,因而适应性强。

A kind of planting blanket resistant to water ero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
本技术涉及岸坡及涉水区域植物修复用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
技术介绍
植生毯是一种己经在生态保护及修复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土工材料,是将一定规格的植物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与种子植生带复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土保持产品,但现有的植生毯在材料的结构、加工方式和植物物种选择上都存在着缺陷,尤其是针对水下植生毯的应用上存在着因水流过急,植生毯在使用过程中易被高流速水流冲毁,植生毯中植物种子也因现有加工工艺缺陷而造成的发芽率低、贮存过程中种子易霉变等严重影响生态修复效果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热熔加工工艺和无水常温生态粘合剂粘结,组合成可以依靠自身抵御大水流冲刷的一体化既可承载植物种子又能附合植物生长规律,有助于植物着床、萌发、生长的载体。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包括骨架层,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绵纸层,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和绵纸层,所述骨架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网格状织物,所述经纱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第七经纱和第八经纱组成,所述纬纱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组成。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处的骨架层包括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第七经纱和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所述第五经纱依次穿过第一纬纱的上方、第六经纱的下方、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的上方、第六经纱的下方、第四纬纱的上方;所述第六经纱依次穿过第一纬纱的下方、第五经纱的上方、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的下方、第五经纱的上方、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依次穿过第一纬纱的下方、第八经纱的上方、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的下方,第八经纱的上方、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依次穿过第一纬纱的上方、第七经纱的下方、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的上方、第七经纱的下方、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外的骨架层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和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所述第一经纱依次穿过第二经纱的上方、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下方、第二经纱的上方、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依次穿过第一经纱的下方、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上方、第一经纱的下方、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的上方;所述第三经纱依次穿过第四经纱的下方、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上方、第四经纱的下方、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的上方;所述第四经纱依次穿过第三经纱上方、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下方、第三经纱的上方、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的下方。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热熔和生态粘合剂粘接,组合成能抵御大水流冲刷的一体化既可承载植物种子又不破坏植物生长环境的植物着床、萌发、生长的载体;结构简单、材料生物相容高、工程实施方便、可依工程所在地域需求量身定制,因而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2,其中,1是骨架层,2是保护层,3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层,4是绵纸层,6是第一经纱,7是第二经纱,8是第三经纱,9是第四经纱,10是第五经纱,11是第六经纱,12是第七经纱,13是第八经纱,14是第一纬纱,15是第二纬纱,16是第三纬纱,17是第四纬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包括骨架层,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绵纸层,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1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2、植物生长调节剂层3和绵纸层4,所述骨架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网格状织物,所述经纱由第一经纱6、第二经纱7、第三经纱8、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八经纱13组成,所述纬纱由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组成。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处的骨架层1包括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第四纬纱17,所述第五经纱10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四纬纱17的上方;所述第六经纱11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2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八经纱13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下方,第八经纱13的上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13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上方、第七经纱12的下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上方、第七经纱12的下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外的骨架层1包括第一经纱6、第二经纱7、第三经纱8、第四经纱9和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第四纬纱17,所述第一经纱6依次穿过第二经纱7的上方、第一纬纱14和第二纬纱15的下方、第二经纱7的上方、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7依次穿过第一经纱6的下方、第一纬纱14和第二纬纱15的上方、第一经纱6的下方、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的上方;所述第三经纱8依次穿过第四经纱9的下方、第一纬纱14和第二纬纱15的上方、第四经纱9的下方、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的上方;所述第四经纱9依次穿过第三经纱8上方、第一纬纱14和第二纬纱15的下方、第三经纱8的上方、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的下方。如图2所示,根据需要本申请中植生毯的面积可以无限扩大,骨架层1的每个网点均采用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第八经纱13和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第四纬纱17交织而成,该织物组织为织点结构的基本组织单元,可根据工程要求以及所涉水域水流大小、抗冲刷要求和成体植物个体大小在水流中产生的阻力不同,可按需要增减经纱的数量,增加基本单元数量。本技术使用时,骨架层1与植物生成后的根茎互为交缠,形成立体体系,有效帮助在大水流条件下(流速大于4米/秒)的水生植物尤其是大型水生植物在河床中的着床。保护层2采用克重15~40克/平方米超薄型无纺布,方便植物种子萌发后的穿透。同时能抵御在大水流下不被冲散,可有效保护植物种子着床,所述保护层2的无纺布可以采用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同时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乳酸制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层3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分,除选用适合实施工程地域生长的陆生或水生植物外,还添加了提高植物种子出芽、萌发、生长的活性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和生物粘合剂,如聚谷氨酸钠或聚天门冬氨酸钠。种子则可以采用多年生黑麦草、无芒雀麦、狗芽根、苇状羊茅、碱茅、香根草、高羊茅、百慕大、三叶草紫花苜蓿、白花草木犀、山野豌豆、小冠花、野牛草、结缕草、二月蓝、鸢尾类、常夏石竹、马蔺、萱草、披碱草、冰草、沙打旺等草本种子,以及野葛、中国地锦、美国地锦、金银花、凌霄、常春藤、山荞麦、杠柳等藤本种子,还可采用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包括骨架层,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绵纸层,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1)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2)、植物生长调节剂层(3)和绵纸层(4),所述骨架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网格状织物,所述经纱由第一经纱(6)、第二经纱(7)、第三经纱(8)、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八经纱(13)组成,所述纬纱由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组成;/n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处的骨架层(1)包括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第四纬纱(17),所述第五经纱(10)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四纬纱(17)的上方;所述第六经纱(11)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2)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八经纱(13)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下方,第八经纱(13)的上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13)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上方、第七经纱(12)的下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上方、第七经纱(12)的下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水流冲刷的植生毯,包括骨架层,保护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绵纸层,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1)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2)、植物生长调节剂层(3)和绵纸层(4),所述骨架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网格状织物,所述经纱由第一经纱(6)、第二经纱(7)、第三经纱(8)、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八经纱(13)组成,所述纬纱由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和第四纬纱(17)组成;
所述网格状织物的织物网点处的骨架层(1)包括第四经纱(9)、第五经纱(10)、第六经纱(11)、第七经纱(12)和第一纬纱(14)、第二纬纱(15)、第三纬纱(16)、第四纬纱(17),所述第五经纱(10)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上方、第六经纱(11)的下方、第四纬纱(17)的上方;所述第六经纱(11)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下方、第五经纱(10)的上方、第四纬纱(17)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2)依次穿过第一纬纱(14)的下方、第八经纱(13)的上方、第二纬纱(15)和第三纬纱(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桢叶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纺织产业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