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12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9:5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任一用户,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当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 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该方法能够基于信道质量和控制信道负荷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确定CCE聚集级别。

A method and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aggregation level of C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信道用于承载上下行控制信息,利用该信道实现用户调度。为了更有效地配置PDCCH和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LTE定义了两个专用的控制信道资源单位:RE组(REGroup,REG)和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CCE)。其中,一个CCE由9个REG构成。在进行PDCCH资源分配时,根据资源需求的不同,可以将N个CCE为单位进行分配,其中,N表示CCE的聚集级别。在目前的通信系统中,CCE的聚集级别分为1、2、4和8。在通信系统中,PDCCH资源非常有限,小带宽中尤为明显。比如在两根发射天线两根接收天线(2T2R)的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1.4M时,只有6个CCE可用;当系统带宽为3M时,CCE最多也只有12个CCE可用。存在上下行共同使用CCE时,CCE的资源更为紧张。目前在PDCCH上进行资源分配时,将CCE公共空间(用于承载群组消息、系统消息等的PDCCH)最大限制为16个CCE,公共空间CCE的聚集级别为4或者8;同时,上下行CCE的最大比例调整为1:2,在根据CCE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现有技术实现,在满足一定的信道质量条件时,会进行CCE聚集级别的调整。对于控制信道容量有限的情况,CCE选择聚集级别过高时,虽然会提升边缘用户的解调能力,但是也会造成小带宽下的控制信道负荷增高。如果限制CCE聚集级别的向上调整,则可以降低控制信道负荷,但是也会造成控制信道的覆盖能力降低,无法满足组网要求。如何在控制信道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灵活的调整控制信道弱覆盖区域,是解决高负荷网络下的控制信道覆盖提升的需求,如果仅根据信道质量选择CCE聚集级别,会忽略到高CCE聚集级别对高负荷网络的控制信道容量造成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基于信道质量和控制信道负荷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确定CCE聚集级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任一用户,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当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计算单元、统计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针对任一用户,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所述统计单元,用于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统计单元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引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来确定该用户的CCE聚集级别。该方案能够基于信道质量和控制信道负荷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确定CCE聚集级别。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实现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实现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通过引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来确定该用户的CCE聚集级别。该方案能够基于信道质量和控制信道负荷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确定CCE聚集级别。PDCCH是承载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的主要信道,承载的物理层控制信息包括上/下行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和上行功率控制命令信息。PDCCH信道又是以CCE的形式来传输控制信息,具体实现时:1个CCE是由9个REG组成,3GPP协议中定义了4种PDCCH的聚集级别(AggregationLevel),分别占用1、2、4、8个CCE,下文即将这四种聚集级别分别称作第一聚集级别(AggLvl_1)、第二聚集级别(Agg_Lvl_2)、第三聚集级别(Agg_Lvl_4)、第四聚集级别(Agg_Lvl_8)。具体为:第一聚集级别为占用1个CCE的聚集级别,第二聚集级别为占用2个CCE的聚集级别,第三聚集级别为占用4个CCE的聚集级别,第四聚集级别为占用8个CCE的聚集级别;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现CCE聚集级别的确定过程。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实现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步骤101,针对任一用户,该基站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基站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按照现有实现的方式计算,如首先计算用户的导频接收信噪比SINR_RS,然后根据SINR_RS与控制信道SINR的偏置的差值得到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SINR_PDCCH。在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上述计算方式,但是不限于上述计算方式。步骤102,基站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本申请具体实现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的统计过程可以按照现有实现,这里不做限制。通过统计的当前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来判断当前控制信道的负荷情况。步骤103,该基站当确定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接收信噪比,确定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本申请在当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接收信噪比,确定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时,具体包括:首先根据TTI对应的DCIformat确定各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假设:第一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一解调门限,第二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二解调门限,第三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三解调门限,第四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四解调门限。其中,第一解调门限大于第二解调门限;第二解调门限大于第三解调门限;第三解调门限大于第四解调门限。然后,根据确定的门限值和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CCE聚集级别,具体如下: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大于第一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一聚集级别;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一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二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二聚集级别;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二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三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三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信道单元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针对任一用户,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n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n当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DCI 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信道单元CCE聚集级别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针对任一用户,计算该用户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
周期性统计控制信道的CCE利用率;
当统计的CCE利用率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统计的CCE利用率不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根据统计的CCE利用率、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CCE的聚集级别包括:第一聚集级别、第二聚集级别、第三聚集级别和第四聚集级别;
其中,第一聚集级别为占用1个CCE的聚集级别,第二聚集级别为占用2个CCE的聚集级别,第三聚集级别为占用4个CCE的聚集级别,第四聚集级别为占用8个CCE的聚集级别;
根据DCIformat确定第一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一解调门限,第二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二解调门限,第三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三解调门限,第四聚集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为第四解调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该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包括: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大于第一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一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一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二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二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二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三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三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三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四聚集级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的CCE利用率、当前TTI对应的DCIformat、以及计算的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确定用户对应的CCE聚集级别,包括: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大于第一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一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一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二解调门限时,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二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二解调门限,且大于第三解调门限时,若确定CCE利用率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该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二聚集级别;否则,确定该用户的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三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三解调门限,且大于第四解调门限时,若确定CCE利用率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该用户的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三聚集级别;否则,确定该用户的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四聚集级别;
当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不大于第四解调门限时,确定该用户的确定用户的CCE聚集级别为第四聚集级别。


6.一种控制信道单元CCE聚集级别的确定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茹黄伟鲜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