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建模
,尤其涉及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
技术介绍
2D图像转3D图像的自动转换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在木雕行业,随着木雕手段从手工雕刻逐渐向机器雕刻演进的过程中,使得木雕成品的展示不拘泥于图片、视频,更有了三维模型这一高阶形式,三维模型不仅能用于展示,也能通过软件转变为设备的机器代码,用于模型的实物复刻,能加速木雕的设计制作。在2D图像转3D图像的过程中,涉及图像的处理、点云重建、以及点云的网格化。在点云的网格化中,常用的贪婪投影算法需对整个面进行最小k邻搜索,涉及的点集尺度为pi*r^2(pi为圆周率,r为半径),因此模型网格化的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型网格化效率较高的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图像处理获得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以及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图像处理获得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以及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n(2)利用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重建三维模型点云数据;/n(3)利用轮廓环检测方法,获得侧面的三角网格表面;/n(4)利用贪婪投影算法,获得顶部和底部的三角网格表面;/n(5)将顶部、底部和侧面的三角网格表面合并后,输出3D图像文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图像处理获得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以及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
(2)利用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重建三维模型点云数据;
(3)利用轮廓环检测方法,获得侧面的三角网格表面;
(4)利用贪婪投影算法,获得顶部和底部的三角网格表面;
(5)将顶部、底部和侧面的三角网格表面合并后,输出3D图像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图像处理获得图像及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的过程为:
步骤(1.1):图片加载
利用imread()函数,将2D图像读入计算机内存,并存储于图像矩阵Mat中;
步骤(1.2):图像矩阵灰度化
对步骤(1.1)所获取的图像矩阵Mat的RGB三通道利用公式Gray=R*0.299+G*0.587+B*0.114进行处理,获得图像灰度矩阵,其中Gray为灰度值,R为红通道值,G为绿通道值,B为蓝通道值;
步骤(1.3):图像灰度矩阵平滑处理
利用高斯平滑算法,对图像灰度矩阵进行处理,以使图像灰度矩阵中的灰度变化均匀;
步骤(1.4):图像灰度矩阵二值化为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
对所获取的图像灰度矩阵设定一第一阈值,并依次判断图像灰度矩阵的各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是,则保留相应像素点的下标值,并将该下标值作为图像二维点云数据的X,Y值,以此获得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同时将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若否,则不保留下标值,且将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255,下标值为各像素点在灰度矩阵中的横向、纵向标号;
步骤(1.5):提取图像灰度矩阵的图像轮廓矩阵
利用Laplacian算子检测二值化的灰度图像的轮廓,将所得到的轮廓存储于图像轮廓矩阵中;
步骤(1.6):图像轮廓矩阵二值化为图像轮廓点云
对所获取的图像轮廓矩阵设定一第二阈值,并依次判断图像轮廓矩阵的各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保留相应像素点的下标值,并将该下标值作为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的X,Y值,以此获得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若否,则不保留下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图像的二维点云数据,得到三维模型点云数据的过程为:
对图像二维点云数据,为图像二维点云数据附加一个z值,用于将平面的图像二维点云数据拉升成两个面的三维模型点云数据,z为三维模型的高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图像转3D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轮廓环检测方法获得侧面的三角网格表面的过程为:
步骤(3.1)、利用步骤(1)中获取的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为该图像轮廓的二维点云数据添加一个索引映射访问数组,提取索引映射访问数组所指向的第一个点;
步骤(3.2)、建立一个点指针,将其指向索引映射访问数组的第一个点,并将该点作为环首元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飞,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管理中心宁波软件教育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