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分段查询的RFID防碰撞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识别
,涉及一种双向分段查询的防碰撞方法。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利用电磁波进行非接触式双向数据传输,具有交换快、非接触、自动识别、可穿透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医疗、仓储、航空、零售等领域。RFID系统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和数据库组成。阅读器以电磁信号广播报文给其磁场区域内的标签,标签感应后响应阅读器。阅读器的磁场区域内一般存在多个标签,当一个以上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送数据时就会产生信道冲突问题导致传送失败,即RFID碰撞问题,这严重影响了RFID系统的识别效率。因此,设计防碰撞算法以准确高效地识别标签对于RFID系统及物联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的防碰撞算法主要基于时分多路算法,通常分为两类:基于ALOHA的随机性算法和基于树型搜索的确定性算法。目前常用的随机性算法通常是设定帧长,将其分成若干个时隙,利用概率算法让标签选择某一时隙传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向分段查询的RFID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阅读器中设置前缀查询栈和后缀查询栈,并初始化为空;阅读器发送初始化命令INIT(t);/n步骤2、标签收到命令后,按照标签ID的最高位分组,最高位为1分为前缀查询组,为0分为后缀查询组,并且将ID从高位到低位分成两段,前缀查询组两段段长分别为t和l-t,其中:l是ID长度,后缀查询组两段段长分别为l-t和t;称长为t的ID段为标签的第一段ID,另一段为第二段ID;/n步骤3、阅读器发送查询命令REQUEST(prefix,stateP,suffix,stateS),其中:查询前缀pre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分段查询的RFID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阅读器中设置前缀查询栈和后缀查询栈,并初始化为空;阅读器发送初始化命令INIT(t);
步骤2、标签收到命令后,按照标签ID的最高位分组,最高位为1分为前缀查询组,为0分为后缀查询组,并且将ID从高位到低位分成两段,前缀查询组两段段长分别为t和l-t,其中:l是ID长度,后缀查询组两段段长分别为l-t和t;称长为t的ID段为标签的第一段ID,另一段为第二段ID;
步骤3、阅读器发送查询命令REQUEST(prefix,stateP,suffix,stateS),其中:查询前缀prefix、查询后缀suffix为ε,查询状态stateP和stateS均为1;
步骤4、标签接收到查询命令,若stateP为3,则前缀查询组静默,后缀查询组直接响应;若stateS为3,则后缀查询组静默,前缀查询组响应后进入下一时隙;
对于前缀查询组中匹配查询前缀的标签,若stateP为1,响应第一段ID中除查询前缀外的ID;若查询状态为2,响应全部ID中除查询前缀外的ID;
对于后缀查询组中匹配查询后缀的标签,若stateS为1,响应第一段ID中除查询后缀外的ID;若查询状态为2,响应全部ID中除查询后缀外的ID;
在标签响应时后缀查询组延迟k比特响应,k为前缀查询组响应的比特数;
步骤5、对于前缀查询组的响应,阅读器得到标签响应的曼彻斯特编码叠加:responseP,若发生碰撞且碰撞位个数多于一个,将prefix和responseP中最高碰撞位之前位拼接,再拼接0、1生成两条新的查询前缀,新的查询状态设为stateP,并压入前缀查询栈;若发生碰撞且碰撞位个数为一,将prefix与responseP拼接,将碰撞位分别置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张子健,赵浩宇,李蛟,胡黄水,李清亮,李星,张媛,范丽丽,刘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