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建平专利>正文

便携式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85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台灯,包括底座、头部以及连接底座和头部的支杆,所述的头部设有底板、发光体和外罩,所述的发光体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用于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体,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无水银等废弃物)、无辐射、少维护等显著特点;在底座内设有用于放置电池而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盒,便于在野外等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台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台灯种类繁多,主要由底座、头部以及连接底座和头部的支杆组成,其设置在灯头上的发光源有白炽灯体、日光灯体等。但是,此类台灯都采用交流电压,携带不方便,而且在使用时会产生频闪,频闪能对眼睛产生伤害,并且白炽灯泡、日光管具有使用寿命短、易碎、发光亮度不高、不柔和、耗电等缺点;此外,为了使灯头能够相对于支杆、底座变换角度和位置,现有的台灯采用的支杆为一种可弯曲的软管结构,但是无论灯头和支杆如何变换角度和弯折,灯头、支杆和底座始终无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折叠),在运输或随身携带的过程中占据了较大的空间,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台灯,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台灯的发光源使用寿命短、采用交流电作为电源而产生频闪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台灯,包括底座、头部以及连接底座和头部的支杆,所述的头部设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底座或头部或者支杆设有用于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盒。所述的头部还设有底板和外罩,底板设有按一定方式排列的多个孔,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有多个并电连接在一块电路板上,而且分别嵌装在各个孔中。所述的孔为锥形孔。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调节不同数目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接通和断开的装置。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孔。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充电指示灯和放电指示灯。所述的头部与所述的支杆之间采用第一转向结构连接。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支杆之间采用第二转向结构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向结构包括一个设有两个通孔的与所述的头部连接的螺纹转轴、两个与所述的支杆连接的螺栓,所述的螺纹转轴通过套穿在其上的摩擦片、碟形弹簧、防转垫片、螺帽与所述的头部连接,所述的其中一个螺栓通过套穿在其上的摩擦片、碟形弹簧、防转垫片、螺帽与所述的螺纹转轴连接,另一个螺栓通过套穿在其上的卡簧与所述的螺纹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向结构包括与所述的底座连接的过线转轴与底座转轴,所述的过线转轴通过套穿在其上的限位片所述的支杆连接,所述的底座转轴通过套穿在其上的限位片、碟形弹簧、螺帽与所述的支杆连接。所述的支杆为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由至少两根尺寸不同的套管套接而成。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收藏支杆的支杆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体,因此具有高效节能(传统电力消耗的1/10)、色光饱和、无限混色、迅速切换、环保、耐震耐潮、使用寿命长(10万小时)、绿色环保(无水银等废弃物)、无辐射、少维护等显著特点;在底座内设有用于放置电池而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盒,便于在野外等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在头部与支杆之间、底座与支杆之间采用转向结构连接,使得台灯的头部可以相对支杆变换角度,支杆可以相对于底座变换角度和距离;支杆采用套管套接而成伸缩杆,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收藏支杆的支杆槽,使得灯头、支杆和底座可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便于运输或随身携带,甚至可作手电筒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灯头及第一转向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杆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座及第一转向结构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底座内的电池盒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台灯由底座D、头部A以及连接底座D和头部A的支杆B组成,头部A和支杆B通过第一转向结构C连接,底座D和支杆B通过第二转向结构E连接。请参阅图3,头部A由外罩1、电路板42(包括连接在电路板上的二十八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二十八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七行、每行四个)和底板8组成,底板8对应于二十八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设置有二十八个锥形孔,组装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对应嵌装于锥形孔中;第一转向结构C由一个螺纹转轴35、两个螺栓(36,37)组成,螺纹转轴35的尾部为固定片39,该固定片39两侧分别开有通孔,螺栓37由外向内穿过固定片39一侧的通孔,摩擦片30a、碟形弹簧33a、螺栓34依次套在螺栓37的尾部并拧紧,同样,螺栓36由外向内穿过固定片39另一侧的通孔,卡簧41套在螺栓37的尾部并卡紧,摩擦片30b、头部端部的固定片38、定位介子40、碟形弹簧33b、限位片32a和螺帽34依次套在螺纹转轴35的头部上并拧紧,固定片38通过螺丝46固紧在头部A上,而转向结构C的上、下盖片7包住转向结构C使得外形更流畅美观。请参阅图4,支杆B由上杆塞子(左,右)6、上杆3、中杆4、下杆5、两块固定片31和下杆塞子17组成,上杆3、中杆4和下杆5依次套接形成可伸缩的支杆,上杆塞子6卡紧在上杆3内,并且转向结构C的两个螺栓36、37分别卡嵌在上杆塞子(左,右)中,由此通过转向结构C将头部A与支杆B连接,头部A能以螺纹转轴35为轴作360度的旋转,并依靠碟形弹簧33b的作用可以固定在某个角度,此外,头部A与转向结构C还能以两个螺栓36、37为轴作大角度的转动,同理依靠碟形弹簧33a的作用,头部A与转向结构C可以固定在某个角度。请参阅图5,第二转向结构E由底座转轴28和过线转轴29组成,螺帽34、碟形弹簧33c、限位片32b和固定片31依次套穿在底座转轴28上并拧紧,限位片32c和另一块固定片31依次套穿在过线转轴29上,底座转轴28和过线转轴29分别嵌入底座D的前端中,由此,转向结构E将支杆B与底座D连接,支杆B能以底座转轴28和过线转轴29为轴作大角度的转动,依靠碟形弹簧33c的作用,支杆B可以固定在某个角度;底座D的底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脚15,固定脚15的下部设有固定脚垫16,底座D的顶面设有用于收藏支杆B的支杆槽2,底座D的后端套接有端盖11,端盖11前、底座D的内部设置有开关板12,在端盖11与开关板12之间依次设有开关固定块14、半轴13、开关转轴21,在固定块14的上设有开关铜片22,在半轴13上设有开关弹片23,在开关弹片23上设有钢珠27,在端盖11外设有与开关转轴21连接的旋钮塞20和包在旋钮塞20外面的开关旋钮19。请参阅图6,底座D内部设有一个形状与底座D相配合的电池盒9,电池盒9的槽端部设有电池正负极片24、电池正极片25与电池负极片26,盒内还设有与开关板12连接的控制板43,控制板43有两个充电指示灯,电池盒9的端盖10的设有用于与拉扣18(上、下)配合的扣槽和拉扣弹簧48,并且端盖10的面板上还设有用于显露充电指示灯和放电指示灯的灯孔和供充电电池充电的充电插孔。请参阅图2,由于转向结构C、转向结构E、可伸缩的支杆B的存在,本技术的头部A和支杆B可以收藏在支杆槽2中,大大减少了台灯占用的空间,便于携带。请参阅图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外接电源(10.0V、1.0A的直流电)对电池盒内的4个3V充电电池充电,充满电后电压升到10V,此时,旋动开关旋钮19,通过开关转轴21、半轴13、开关固定块14和控制板43的配合调节档位,调节到1档时,4个LED亮(12v、20mA),调节到2档时,20个LED亮(12v、100mA),调节到3档时,28个LED亮(12v、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台灯,包括底座、头部以及连接底座和头部的支杆,所述的头部设有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底座或头部或者支杆设有用于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蔡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