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8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计量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包括机器人及输送线,机器人包括座体、以及依次连接于座体上的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第三旋转臂和抓取手,第三旋转臂包括第三臂体以及收纳槽体,抓取手包括翻转臂、旋转臂、以及滑移手指,滑移手指同时向中间靠拢或者远离,翻转臂转动连接于第三臂体,滑移手指通过旋转臂与翻转臂连接,滑移手指可转动收纳于收纳槽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通过滑移手指与电能表的配合,使电能表稳妥的被夹取和放开,防止夹取中滑落而损坏电能表,结构紧凑、抓取牢靠;通过设置在第三臂体上的收纳槽体,使滑移手指可转动收纳于收纳槽体内,方便收纳和搬运。

A feeding device for the verifica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of electric energy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量产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检测系统主要由出入库缓存、拆垛、码垛、信息验证、上料、信息绑定、输送、外观检查、耐压试验、信道检测、准确度检定和多功能试验、自动刻码、自动贴标、分拣、下料等功能单元组成,实现了电能检测的全自动化,因此使电能表的验收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有技术中,检定检测系统的上料过程是通过机器人将电能表通过放置至周转箱输送预设位置,再通过机器人将电能表放入托盘中。目前,机器人的抓取动作通过模拟人的手指张合,由于电能表外表结构为方型且表面光滑,过程会出现抓取不牢靠而易发生滑落的现象,导致损坏电能表;另外,机器人由于体积大,手臂外伸占用范围宽,在操作完成后,机器人的收纳和搬运都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灵活、抓取牢靠且收纳和搬运方便的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br>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1)以及设于所述机器人一侧用于输送电能表的输送线(3),所述机器人(1)包括座体(11)、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座体上的第一旋转臂(13)、第二旋转臂(15)、第三旋转臂(17)和抓取手(19),通过所述旋转臂旋转配合,经由抓取手将上一工位的电能表移至所述输送线上,输送至下一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检定检测系统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1)以及设于所述机器人一侧用于输送电能表的输送线(3),所述机器人(1)包括座体(11)、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座体上的第一旋转臂(13)、第二旋转臂(15)、第三旋转臂(17)和抓取手(19),通过所述旋转臂旋转配合,经由抓取手将上一工位的电能表移至所述输送线上,输送至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13)包括设于所述座体(11)上的旋转底座(131)以及带动所述旋转底座绕Z轴360°旋转旋转的第一驱动伺服电机(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臂(15)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臂连接的第二臂体(151)以及带动所述第二臂体绕Y轴360°旋转的第二驱动伺服电机(1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臂包括与所述第二旋转臂连接的第三臂体(171)、驱动所述第三臂体绕X轴360°旋转的第三驱动伺服电机(173)、以及设于所述第三臂体一侧的收纳槽体(1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驱动伺服电机的启停通过主控制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手(19)包括翻转臂(191)、旋转臂(192)、以及滑移手指(193),所述翻转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臂体远离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一端,所述抓取手绕所述翻转臂和所述第三臂体的连接处旋转;所述滑移手指通过所述旋转臂与所述翻转臂的另一端连接,并可转动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体内,能够同时向中间靠拢或者远离来夹取和放开电能表以上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手指(193)包括与所述旋转臂连接的导向块(194)、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块的第一滑块(195)和第二滑块(196)、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夹紧手指(197)、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夹紧手指(198)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手指和所述第二夹紧手指同时靠拢或者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94)包括本体部(1941)、凸起于所述本体部侧面的导向条(1943)以及开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滑移槽(1945),两个所述滑移槽沿所述导向条的长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导向条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滑移槽错位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毓函孙艳玲翟晓卉于丹文邢宇秦娇于鲁赵雪明邢冠文周兴文郭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