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测量、计算及分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及温度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测量、计算与分类方法,通过对水体上层温度剖面的精细测量,分析上层水体温度分布结构,计算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特征参数,进而对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进行类型划分。
技术介绍
海水温度是海洋水体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也是第一个被测量的海洋参数。测量海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最初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装入木桶里的海水温度,随着测温技术的发展,各种测温方法被应用于海水温度测量,如热红外辐射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等。1960年代开始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测量海表温度。海表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简称SST)是个并不严格的定义,如图4所示,目前认为,根据不同深度,可以有五种不同的海表温度,即1.界面海表温度(水面处的温度,SSTint);2.海表皮层温度,SSTskin;3.海表次皮层温度,SSTsubskin;4.海表温度,SSTdepth,通常指水深在几十厘米至数米不同深度处的海水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测量、计算及分类方法,通过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投入使用前,对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室标定;/n步骤2、设置测量频率,将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漂浮于测量水体的表面,同步测量大气底层、水体皮层和水体次表层的温度、以及各温度传感器相对于水体表面的位置;/n步骤3、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标定参数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转换为摄氏温度值,得到水体的温度剖面分布;/n步骤4、根据水面以下水体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采用导数分析方法,确定水体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测量、计算及分类方法,通过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投入使用前,对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室标定;
步骤2、设置测量频率,将水体皮温-表温同步测量装置漂浮于测量水体的表面,同步测量大气底层、水体皮层和水体次表层的温度、以及各温度传感器相对于水体表面的位置;
步骤3、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标定参数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转换为摄氏温度值,得到水体的温度剖面分布;
步骤4、根据水面以下水体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采用导数分析方法,确定水体温度曲线拐点,该拐点处的水深就是海气相互作用温跃层的底界,底界到水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群,叶海彬,唐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