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75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主体;储水件,储水件设置于制冷主体上、并通过第一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制冷主体能够对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制冰组件,制冰组件与储水件连通;及出水件,出水件设置于制冷主体上并与储水件连通。上述的制冷设备中,储水件用于储蓄饮用水,制冷主体为制冷部件,用于对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以获得冷饮水,制冰组件用于将冷饮水制成冰,用户通过出水件获得储水件内的冷饮水。上述的制冷设备通过使得储水件直接与外界水源通过第一水管连通,外界水源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水管向储水件内注水,无需开门,简单方便,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感。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可同时提供冷饮水和冰块的冰箱,这种冰箱需要用户经常打开冰箱门,向设置在冰箱内的蓄水箱中补充饮用水,否则可能会出现忘记补水而导致没有制冰用水和冷饮水的情况,对用户的体验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开门就可补水的制冷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主体;储水件,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通过第一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制冷主体能够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及出水件,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上述的制冷设备中,储水件用于储蓄饮用水,制冷主体为制冷部件,用于对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以获得冷饮水,制冰组件用于将冷饮水制成冰,用户通过出水件获得储水件内的冷饮水。上述的制冷设备通过使得储水件直接与外界水源通过第一水管连通,外界水源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水管向储水件内注水,无需开门,简单方便,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感。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设备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储水件上,用于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加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的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储水件内,用于探测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温度,所述加热件用于根据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温度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加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主体包括冷冻门,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门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上并位于所述冷冻门的内侧,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上并位于所述冷冻门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门的外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安装壁、及与所述安装壁间隔相对的置物壁,且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置物壁沿重力方向布置,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壁上并与所述置物壁间隔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设备还包括液位探测器、以及与所述液位探测器电性连接的控制阀,所述液位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储水件内,用于探测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液位,所述控制阀用于根据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一水管的通断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设备还包括供水分配阀,所述制冰组件与所述储水件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出水件与储水件通过第三水管连通,所述供水分配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三水管的通断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组件与所述出水件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水件连通的制冰件、设置于制冰件下游的储冰件、设置于储冰件下游的碎冰件、以及连接储冰件与碎冰件的运冰件,所述碎冰件位于所述出水件的上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设备还包括冰分配件,所述冰分配件设置于所述碎冰件与所述出水件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冷冻门,101、容纳槽,110、冷冻门的内侧,120、冷冻门的外侧,200、储水件,210、加热件,220、供水分配阀,230、第二水管,240、第三水管,250、第四水管,300、制冰组件,310、制冰件,320、储冰件,330、运冰件,340、碎冰件,400、手柄,410、冰分配件,500、出水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主体、储水件200、制冰组件300及出水件500。储水件200用于储蓄饮用水,制冷主体为制冷部件,用于对储水件200内的水进行制冷以获得冷饮水,制冰组件300用于将冷饮水制成冰,用户可以通过出水件500获得制冰组件内的冰块和/或储水件200内的冷饮水。其中,所述的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冷冻箱等。具体地,储水件200设置于制冷主体上、并通过第一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制冰组件300与储水件200连通;出水件500设置于制冷主体上,制冰组件300以及储水件200均与出水件500连通。更具体地,储水件200为储水箱,储水件200具有储水腔、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水管与储水件200连接,且第一水管的水流通道与进水口连通;制冰组件与储水件200通过第二水管230连通,制冰组件300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水管230的一端与储水件200的第一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制冰组件300的第二进水口连通;出水件500与制冰组件300连通,制冰组件300还具有第二出水口,出水件500具有第三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第三出水口连通;出水件500与储水件200通过第三水管240连通,第三水管240的一端与储水件200的第一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出水件500的第三出水口连通。进一步地,出水件500上还设置有手柄400,用于控制出水件500的通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制冰组件300也可以不与出水件500连通,用户可以直接在制冰组件300内取冰。更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供水分配阀220,供水分配阀220用于控制第二水管230与第三水管240的通断状态。如此,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第二水管230以及第三水管240的通断状态。当需要获得更多的冰块时,可以通过供水分配阀220打开第二水管230,使得储水件200中的水流入制冰组件300内;当需要取冷饮水时,可以通过供水分配阀220打开第三水管240。其中,所述的供水分配阀220可以是电磁阀。具体地,供水分配阀220为一进二出阀,制冷设备还包括第四水管250,第四水管250的一端与储水件200连通,另一端与供水分配阀220的进水口连通,供水分配阀220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水管230以及第三水管240的一端连通。上述的制冷设备中,通过使得储水件200直接与外界水源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冷主体;/n储水件,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通过第一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制冷主体能够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n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及/n出水件,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主体;
储水件,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通过第一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制冷主体能够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制冷;
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及
出水件,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制冷主体上并与所述储水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储水件上,用于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的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储水件内,用于探测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温度,所述加热件用于根据所述储水件内的水的温度对所述储水件内的水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主体包括冷冻门,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门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上并位于所述冷冻门的内侧,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门上并位于所述冷冻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