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72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在底座固定有至少两个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在底环座上设置两个对应的独立下凹腔及外环燃气混合腔,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中部设有管道孔,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对准在管道孔上;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内侧壁均固定有一个内镶嵌件;在内凸环壁的外壁面套有内环件,内环件的顶部延伸有环形凸檐,环形凸檐遮盖了部分外环燃气混合腔及遮盖了独立下凹腔的中部,未遮盖独立下凹腔的两端形成有上气孔,燃气进入独立下凹腔后分布至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的燃气通过限流通道进入环绕混合腔,最后在顶部的外环火孔组喷出燃烧;本产品通过至少设置两个独立下凹腔将燃气在外环燃气混合腔内分布更加饱满、均匀,燃烧火力分布均匀。

A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家电燃气炉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燃气炉燃烧炉头的外环只连接一根进气管,连接在炉头的一侧底部,燃气进入外环混合腔后要通过燃气本身气压环绕流动分布,燃气进入后即上升,外环混合腔的头尾气压不一致,导致燃烧环面的火苗高低不一致,火力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至少外环为双进气,外环能均匀分布燃气燃烧的燃烧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点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有至少两个外环燃气引射喷头;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底环座,底环座的中间固定有中心燃烧器;所述底环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凸环壁及内凸环壁,中心燃烧器的外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式的中心上气孔,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上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下凹腔,每个独立下凹腔均包括内侧壁、外侧壁、腔底壁;所述独立下凹腔的腔底壁与外凸环壁之间设有燃气导流壁;所述内侧壁包括中部的弧形内侧壁、两端的平面内侧壁;所述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至外凸环壁之间形成有半缺圆凸台,外侧壁在半缺圆凸台的内侧;相邻两个独立下凹腔两端的平面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外环燃气混合腔的底环壁,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是外环燃气混合腔底壁未下凹的剩余部分,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相对于独立下凹腔是凸起的;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中部设有垂直于外侧壁的管道孔,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对准在管道孔的外孔口,管道孔的外孔口与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之间形成有空气进气间隙;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内侧壁均固定有一个内镶嵌件,内镶嵌件与管道孔的内孔口沿周边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及环形燃气扩张部;所述内凸环壁的外壁面套有内环件,内环件整体布置在外环燃气混合腔内,内环件的顶部外壁往外横向延伸有环形凸檐,环形凸檐遮盖了部分外环燃气混合腔,同时也遮盖了独立下凹腔的中部,未遮盖独立下凹腔的两端形成有上气孔;所述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外环火盖,外环火盖为一体成型,外环火盖包括顶环壁,顶环壁的外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外环壁、内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内环壁,火盖外环壁与火盖内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混合腔,顶环壁设有外环火孔组,外环火孔组与环绕混合腔相通;所述火盖外环壁与外凸环壁固定连接,火盖内环壁与内凸环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凸檐的边沿与火盖顶环壁之间形成有限流通道;燃气通过外环燃气引射喷头、管道孔引射进入经过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再到环形燃气扩张部,然后布满整个独立下凹腔,之后由独立下凹腔分布至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的燃气通过限流通道进入环绕混合腔,最后在顶部的外环火孔组喷出燃烧;所述半缺圆凸台顶部与环形凸檐之间形成有燃气限流间隙;所述独立下凹腔相对的反面为隆起部,相邻的两个隆起部与底环壁形成有横向的空气进入缺口部;所述底座与底环座连接后空气进入缺口部变成空气进入孔,外部空气从空气进入孔进入后再从中心上气孔往上升,给中心燃烧及外环燃烧补充氧气。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内镶嵌件固定连接在内环件底部,内环件的底部与相邻两个内镶嵌件之间形成安装缺口部,内镶嵌件嵌入独立下凹腔时,安装缺口部的内环件底部与底环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镶嵌件的外壁面为锥形外壁面,锥形外壁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平整的圆形平面,圆形平面同心对准管道孔、并与外侧壁的壁面平行;所述圆形平面与外侧壁的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的燃气分流喉部,锥形外壁面与外侧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锥形的燃气扩张部;所述独立下凹腔的燃气导流壁为弧形;所述半缺圆凸台的顶部内边沿中部凸起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外凸环壁之间形成有燃气汇聚槽,凸起部的顶部与环形凸檐之间形成有燃气限流间隙。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内环件包括内侧凸环壁、外侧凸环壁、底部环壁,内侧凸环壁、外侧凸环壁、底部环壁三者之间形成有环绕凹槽;所述外侧凸环壁的顶部外侧延伸有环形凸檐;所述内侧凸环壁套在与内凸环壁的外壁面上。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底环座反面的管道孔外孔口两侧固定有燃气挡风片,两侧的燃气挡风片之间设有定位卡口。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中心燃烧器包括中心火盖一、中心火盖二、双层混气头部、两条中心燃气引射管;所述双层混气头部包括外环壁、内环壁、环形底壁,外环壁与内环壁之间设有环形外燃气混合腔,内环壁的中心为内燃气混合腔;所述中心火盖一的顶部设有正中心燃烧分火孔组;所述中心火盖二的侧壁设有中心侧燃烧分火孔组、中间往下延伸有空心短管;所述中心火盖一层叠在中心火盖二上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火盖二的外壁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外环壁顶部,空心短管插入在内环壁内与内燃气混合腔连通,外燃气混合腔与中心侧燃烧分火孔组连通;所述底环座的外底部固定有两条中心燃气引射管并分别布置在两个空气进入缺口部处,两条中心燃气引射管的其中一条与内燃气混合腔连接连通,另一条与外燃气混合腔连接连通。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两条中心燃气引射管包括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内燃气混合腔与燃气引射管一连接连通,外燃气混合腔与燃气引射管二连接连通;所述中心侧燃烧分火孔组、外燃气混合腔、燃气引射管二连通;所述正中心燃烧分火孔组、空心短管、内燃气混合腔、燃气引射管一连通;所述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固定在底环座的反面,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的部分管段及引射孔口布置在两个的空气进入缺口部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及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所述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对准在燃气引射管一的引射孔口,引射孔口与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之间形成有空气补充环绕间隙;所述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对准在燃气引射管二的引射孔口,引射孔口与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之间形成有空气补充环绕间隙。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的引射孔口的空气进入缺口部的中间均下延伸有左、右、后侧相连的燃气挡风片,燃气挡风片将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半包围;所述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内藏着固定有文丘里管;所述燃气挡风片的左、右壁之间设有定位卡口;所述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及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的顶部均固定有定位柱,底座与底环座连接后定位柱插入在定位卡口上定位。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燃气引射管一、燃气引射管二与对应的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均仰倾式布置,仰倾角度一致,仰倾角度为5度~20之间的任一度数;所述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第二中心燃烧引射喷头均包括中心喷嘴座及中心燃气引射喷嘴,中心喷嘴座内设有中心燃气输入通道,中心燃气引射喷嘴固定连接在中心燃气输入通道出口,中心燃气输入通道的进口用于待连接输入燃气的燃气管;所述第一中心燃烧引射喷头的中心喷嘴座连接有中心燃气进气管。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包括外环喷嘴座及外环燃气引射喷嘴,外环喷嘴座内设有外环燃气输入通道,外环燃气引射喷嘴固定连接在外环燃气输入通道出口,外环燃气输入通道进口固定连接有外环燃气进气管,两个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之间通过外环燃气进气管连接连通;所述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仰倾式布置;所述管道孔仰倾式布置且与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仰倾角度一致,仰倾角度为5度~20度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点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有至少两个外环燃气引射喷头;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底环座,底环座的中间固定有中心燃烧器;/n所述底环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凸环壁及内凸环壁,中心燃烧器的外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式的中心上气孔,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上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下凹腔,每个独立下凹腔均包括内侧壁、外侧壁、腔底壁;所述独立下凹腔的腔底壁与外凸环壁之间设有燃气导流壁;所述内侧壁包括中部的弧形内侧壁、两端的平面内侧壁;/n所述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至外凸环壁之间形成有半缺圆凸台,外侧壁在半缺圆凸台的内侧;/n相邻两个独立下凹腔两端的平面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外环燃气混合腔的底环壁,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是外环燃气混合腔底壁未下凹的剩余部分,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相对于独立下凹腔是凸起的;/n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中部设有垂直于外侧壁的管道孔,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对准在管道孔的外孔口,管道孔的外孔口与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之间形成有空气进气间隙;/n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内侧壁均固定有一个内镶嵌件,内镶嵌件与管道孔的内孔口沿周边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及环形燃气扩张部;/n所述内凸环壁的外壁面套有内环件,内环件整体布置在外环燃气混合腔内,内环件的顶部外壁往外横向延伸有环形凸檐,环形凸檐遮盖了部分外环燃气混合腔,同时也遮盖了独立下凹腔的中部,未遮盖独立下凹腔的两端形成有上气孔;/n所述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外环火盖,外环火盖为一体成型,外环火盖包括顶环壁,顶环壁的外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外环壁、内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内环壁,火盖外环壁与火盖内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混合腔,顶环壁设有外环火孔组,外环火孔组与环绕混合腔相通;所述火盖外环壁与外凸环壁固定连接,火盖内环壁与内凸环壁固定连接;/n所述环形凸檐的边沿与火盖顶环壁之间形成有限流通道;/n燃气通过外环燃气引射喷头、管道孔引射进入经过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再到环形燃气扩张部,然后布满整个独立下凹腔,之后由独立下凹腔分布至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的燃气通过限流通道进入环绕混合腔,最后在顶部的外环火孔组喷出燃烧;/n所述半缺圆凸台顶部与环形凸檐之间形成有燃气限流间隙;/n所述独立下凹腔相对的反面为隆起部,相邻的两个隆起部与底环壁形成有横向的空气进入缺口部;所述底座与底环座连接后空气进入缺口部变成空气进入孔,外部空气从空气进入孔进入后再从中心上气孔往上升,给中心燃烧及外环燃烧补充氧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点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有至少两个外环燃气引射喷头;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底环座,底环座的中间固定有中心燃烧器;
所述底环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凸环壁及内凸环壁,中心燃烧器的外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式的中心上气孔,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上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下凹腔,每个独立下凹腔均包括内侧壁、外侧壁、腔底壁;所述独立下凹腔的腔底壁与外凸环壁之间设有燃气导流壁;所述内侧壁包括中部的弧形内侧壁、两端的平面内侧壁;
所述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至外凸环壁之间形成有半缺圆凸台,外侧壁在半缺圆凸台的内侧;
相邻两个独立下凹腔两端的平面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外环燃气混合腔的底环壁,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是外环燃气混合腔底壁未下凹的剩余部分,底环壁及半缺圆凸台相对于独立下凹腔是凸起的;
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外侧壁中部设有垂直于外侧壁的管道孔,外环燃气引射喷头对准在管道孔的外孔口,管道孔的外孔口与外环燃气引射喷头之间形成有空气进气间隙;
在每个独立下凹腔的内侧壁均固定有一个内镶嵌件,内镶嵌件与管道孔的内孔口沿周边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及环形燃气扩张部;
所述内凸环壁的外壁面套有内环件,内环件整体布置在外环燃气混合腔内,内环件的顶部外壁往外横向延伸有环形凸檐,环形凸檐遮盖了部分外环燃气混合腔,同时也遮盖了独立下凹腔的中部,未遮盖独立下凹腔的两端形成有上气孔;
所述外凸环壁与内凸环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外环火盖,外环火盖为一体成型,外环火盖包括顶环壁,顶环壁的外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外环壁、内侧往下延伸有火盖内环壁,火盖外环壁与火盖内环壁之间形成有环绕混合腔,顶环壁设有外环火孔组,外环火孔组与环绕混合腔相通;所述火盖外环壁与外凸环壁固定连接,火盖内环壁与内凸环壁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凸檐的边沿与火盖顶环壁之间形成有限流通道;
燃气通过外环燃气引射喷头、管道孔引射进入经过环形燃气分流喉部再到环形燃气扩张部,然后布满整个独立下凹腔,之后由独立下凹腔分布至外环燃气混合腔,外环燃气混合腔的燃气通过限流通道进入环绕混合腔,最后在顶部的外环火孔组喷出燃烧;
所述半缺圆凸台顶部与环形凸檐之间形成有燃气限流间隙;
所述独立下凹腔相对的反面为隆起部,相邻的两个隆起部与底环壁形成有横向的空气进入缺口部;所述底座与底环座连接后空气进入缺口部变成空气进入孔,外部空气从空气进入孔进入后再从中心上气孔往上升,给中心燃烧及外环燃烧补充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镶嵌件固定连接在内环件底部,内环件的底部与相邻两个内镶嵌件之间形成安装缺口部,内镶嵌件嵌入独立下凹腔时,安装缺口部的内环件底部与底环壁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内镶嵌件的外壁面为锥形外壁面,锥形外壁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平整的圆形平面,圆形平面同心对准管道孔、并与外侧壁的壁面平行;所述圆形平面与外侧壁的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的燃气分流喉部,锥形外壁面与外侧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锥形的燃气扩张部;所述独立下凹腔的燃气导流壁为弧形;所述半缺圆凸台的顶部内边沿中部凸起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外凸环壁之间形成有燃气汇聚槽,凸起部的顶部与环形凸檐之间形成有燃气限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件包括内侧凸环壁、外侧凸环壁、底部环壁,内侧凸环壁、外侧凸环壁、底部环壁三者之间形成有环绕凹槽;所述外侧凸环壁的顶部外侧延伸有环形凸檐;所述内侧凸环壁套在与内凸环壁的外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座反面的管道孔外孔口两侧固定有燃气挡风片,两侧的燃气挡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刚王元聪徐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