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及装配式建造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连接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及装配式建造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造构件的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
技术介绍
采用装配式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装配式结构离不开装配式接头,合适的接头结构形式会提高整体施工的速度和工程结构的质量。中国专利CN107893665A公开了一种基于型钢的预制装配式复合支护结构安装工艺,其通过U型钢支架配合螺栓及卡缆进行多段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的连接。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装配式连接,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卡缆螺栓连接工艺比较耗时,安装效率提升有限;(2)U型钢支架的接头处由卡缆连接固定,从而允许安装时错动卸压,而相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之间设置让压木块,在环状构造整体受力时也具有较强的让压缓冲能力;但是,让压木块并非连接件,不具有连接刚度,在进入运营期后,当仅有局部预制装配式结构体受力时,极容易在相邻U型钢支架、相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的接缝处发生较大错位乃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H型插销(3)和定位部件(4);/n所述第一卯件(1)具有一第一插销空间(1.8),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具有两个相邻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的一个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的截面为T型;/n所述第二卯件(2)具有一第二插销空间(2.8),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具有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敞口盒体(2.1)的一个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的截面为T型;/n所述H型插销(3)的截面为H型,包括两个较宽的端头段(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H型插销(3)和定位部件(4);
所述第一卯件(1)具有一第一插销空间(1.8),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具有两个相邻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的一个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的截面为T型;
所述第二卯件(2)具有一第二插销空间(2.8),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具有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敞口盒体(2.1)的一个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的截面为T型;
所述H型插销(3)的截面为H型,包括两个较宽的端头段(3.1)和一个较窄的中间段(3.2);所述中间段(3.2)连接所述两个端头段(3.1),每个所述端头段(3.1)均具有一条沿自身轴向开设的圆形孔洞(3.3),且所述两个端头段(3.1)中心对称、相应的两个所述圆形孔洞(3.3)也中心对称;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与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中心对称,两个所述定位部件(4)分别插入两条所述圆形孔洞(3.3);其中一个所述端头段(3.1)与所述中间段(3.2)的一半位于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内,另一个所述端头段(3.1)与所述中间段(3.2)的另一半位于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内;两个所述定位部件(4)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端头段(3.1)与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和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的内壁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卯件(1)包括第一敞口盒体(1.1)、第一锚筋板(1.2)和第一角撑板(1.3);所述第一锚筋板(1.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的一个端面上,与该端面垂直且通过所述第一角撑板(1.3)支撑;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设置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上与所述第一锚筋板(1.2)所在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
所述第二卯件(2)包括第二敞口盒体(2.1)、第二锚筋板(2.2)和第二角撑板(2.3);所述第二锚筋板(2.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敞口盒体(2.1)的一个端面上,与该端面垂直且通过所述第二角撑板(2.3)支撑;所述第二敞口盒体(2.1)设置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敞口盒体(2.1)上与所述第二锚筋板(2.2)所在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及相邻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二插销空间(2.8)与所述第一插销空间(1.8)中心对称;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锚筋板(2.2)与所述第一锚筋板(1.2)关于所述中间段(3.2)的中垂面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插入水平销式榫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筋板(1.2)上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锚筋孔(1.9);两个所述第一锚筋孔(1.9)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筋板(1.2)所在端面,且关于所述第一敞口盒体(1.1)的中心面对称;所述第一角撑板(1.3)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汉宾,肖铭钊,陈健,郭云鹏,魏威,王晨雯,董勇,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华科智能建造与安全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