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338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属于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的若干类别垃圾袋,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和称重的垃圾收集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控制连接的移动终端,以及与垃圾收集装置和移动终端连接的远程管理中心;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和垃圾通道,所述垃圾通道上设置有扫码装置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扫码装置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法从源头上有效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时也就没有分类回收,无法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目的的问题。

An intelligent underground garbage sorting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与处理
,涉及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居民小区里的各种生活垃圾,基本上采取的是任由居民自由(定点、按时)投放,再由垃圾转运车混合收集并统一转运到指定的场所填埋或焚烧的粗放式处理模式。虽然部分一线城市已经较为超前的做出了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规定,但其垃圾初始转运却仍然采用了混合清运的模式来处理。这样,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化、减量化处理,与过去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较,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进。产生垃圾的源头(居民个人)对于垃圾的分类化排放、垃圾的减量化排放与处理、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分类收纳与排放问题,还远没有得到人们更为普遍的认识和解决,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和源头垃圾智能化分类的收集装置。现有的垃圾分类桶,虽然初步解决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但是对垃圾分类缺乏科学、有效的分类方式。很多居民即使知道垃圾应该分类,但很多时候不知道具体属于哪一类,若不小心放错了,但因为垃圾桶内脏乱,也不会重新拿出来丢到合适的垃圾桶内,导致无法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分类,使得应该分离出来的垃圾也没有完全分离出来,从而不能真正达到垃圾的科学分类、减量化排放的预期目标。因此也存在垃圾在转运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以前的“一锅端”的处理模式,将所收集到的垃圾不分类别的统一转运到垃圾处理场所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没有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的目的,且采用的普通垃圾桶收集不同垃圾,厨余垃圾在收集过程中经常因腐败而产生异味,严重影响到垃圾清运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容易孽生蚊蝇等害虫。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法从源头上有效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时也就没有分类回收,无法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目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顶部机构和垃圾通道,所述垃圾通道上设置有扫码装置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升降机构和顶部机构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上设置有二维码;所述扫码装置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扫描二维码后,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的底部为可翻转的底板,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扫码装置设置在垃圾通道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和清运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扫描二维码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扫码装置识别结果和称重传感器称重结果;所述清运终端用于清运人员扫描二维码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的指令和控制升降机构升降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远程管理中心发出的垃圾满桶预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内,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基坑内,所述顶部机构设置在基坑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架和底托板,所述底托板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上,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支架和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定位放置在底托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设置在支架顶部,位于垃圾收集桶正上方;所述支架底端固定在底托板上,顶端支撑垃圾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机构包括上盖、上盖支架和上盖控制器,所述上盖支架固定在基坑顶部,所述上盖通过合页与上盖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上盖开合,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上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门架包括横梁、横担和立柱,所述立柱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立柱与基坑的地脚固定连接,位于两侧,所述横梁固定在两个立柱顶部,所述横担固定在两个立柱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电葫芦吊,所述电葫芦吊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葫芦吊的动力经由固定在横担中部的介轮、固定在横梁中部的绳轮和固定在底托板上的起吊环来实现底托板的上升与下降,所述电葫芦吊通过钢丝绳连接介轮后与绳轮连接,所述绳轮通过钢丝绳与起吊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托板通过三角形支架的导向滑轮在立柱的导向槽内滑动,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托板两侧,一边与底托板的侧面固定,另一边通过安装在三角形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轮在立柱的导向槽内移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对垃圾袋进行分类编码,用户可将垃圾分类放入对应垃圾袋中,从用户源头上进行了垃圾分类,再通过移动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控制连接,通过垃圾通道的扫码装置对垃圾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即可知晓是否丢错垃圾分类桶,即使发生了丢错的情况,也可及时从垃圾通道中取出,不用深入垃圾桶,避免弄脏手;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称重结果发送给远程管理中心进行汇总,当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后,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及时提醒清运人员进行垃圾清运,防止垃圾过多影响居民生活,也避免浪费过多人力到偏僻地区的垃圾较少的垃圾桶清运工作上,合理支配清运人员的人力;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完成垃圾清运,可减少清运人员的工作量。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内,可减少垃圾桶占用的空间体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基坑内,所述顶部机构设置在基坑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架和底托板,所述底托板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上,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支架和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定位放置在底托板上,通过升降机构将垃圾收集桶在地面与基坑之间运转,方便居民垃圾投放与清运人员清洁回收和转运,并通过顶部机构将垃圾收集桶封闭在基坑内,可有效防止垃圾的异味散发出来,避免影响清运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垃圾通道设置在支架顶部,位于垃圾收集桶正上方;所述支架底端固定在底托板上,顶端支撑垃圾通道,起到了垃圾收集桶在底托板上的定位功能,稳定垃圾收集桶,防止垃圾倾倒。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顶部机构包括上盖、上盖支架和上盖控制器,所述上盖支架固定在基坑顶部,所述上盖通过合页与上盖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上盖开合,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上盖表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打开上盖,不需要手动开启,可防止细菌或污渍弄脏手。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托板通过设置在三角形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轮在立柱的槽内滑动,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托板两侧,通过两个三角形支架使底托板与门架保持垂直,在升降机构移动过程中,可防止垃圾收集桶内的垃圾洒出。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n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n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2)、顶部机构(3)和垃圾通道(6),所述垃圾通道(6)上设置有扫码装置(62)和称重传感器(63),所述升降机构(2)和顶部机构(3)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3)上设置有二维码(311);所述扫码装置(62)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63)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n所述移动终端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扫描二维码(311)后,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n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
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2)、顶部机构(3)和垃圾通道(6),所述垃圾通道(6)上设置有扫码装置(62)和称重传感器(63),所述升降机构(2)和顶部机构(3)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3)上设置有二维码(311);所述扫码装置(62)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63)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扫描二维码(311)后,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
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通道(6)的底部为可翻转的底板(61),所述称重传感器(63)设置在底板(61)上,所述扫码装置(62)设置在垃圾通道(6)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和清运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扫码装置(62)识别结果和称重传感器(63)称重结果;
所述清运终端用于清运人员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和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或下降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远程管理中心发出的垃圾满桶预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1)内,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基坑(1)内,所述顶部机构(3)设置在基坑(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门架(21)和底托板(22),所述底托板(22)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21)上,所述底托板(22)上设置有支架(4)和垃圾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新雅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