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广志专利>正文

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36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电筒包括一个具有前端和用于存放原电池的腔室的延长体,以及一个与前端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包括一个灯泡,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进行聚光的反射器,和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改变光色的色彩滤光器。手电筒包括一个整体式手动操作机构,以便开始将滤光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紧接着将反射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已知的手电筒包括一个聚光反射器和一个改变光色的滤光器。为了进行操作,要求反射器和滤光器能够活动。当总是需要用独立设备移动反射器和滤光器时,使用很不方便。本专利技术旨在用一种改进了的手电筒来消除或至少缓和这个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一个具有纵轴和前端的延长体,该延长体提供一个存放原电池的腔室;一个与所述延长体的前端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包括一个灯泡,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进行聚光的反射器,和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改变光色的色彩滤光器;以及一个整体式手动操作机构,以便开始将滤光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紧接着将反射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操作机构最好有一个设置在头部的手动操作件,该操作件绕延长体的轴线成角度地移动,从而进行操作。操作件最好呈绕所述头部设置的环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操作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操作件和滤光器及反射器之间的凸轮,从而使操作件能够移动反射器和滤光器。该凸轮最好包括一个与滤光器共同作用的第一凸轮轨道,以及一个与反射器共同作用的第二凸轮轨道。另外,第一和第二凸轮轨道最好均有一个横向区段,和一个对着另一凸轮轨道的横向区段的倾斜区段。两个横向区段最好彼此重叠某一长度,而与它们邻接的倾斜区段朝相反的方向分开延伸。在一个优选结构中,头部有一个与延长体轴线平行延伸的内槽,滤光器及反射器均有各自的部件通过所述槽与各自的凸轮轨道滑动啮合。操作机构最好包括一对所述凸轮,这两个凸轮位于延长体轴线的径向相对两侧,而它们各自的凸轮轨道基本一起绕延长体的轴线延伸。每一个凸轮最好大体成半圆筒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头部包括一个突起的盖部透镜,灯泡、反射器和滤光器均装在该透镜中。现在将结合附图仅通过一个实例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电筒的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手电筒有一个头部;图2是图1的头部的侧视断面图;图3是图2的头部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和图4A-4C是图1所示手电筒在按顺序操作情况下的透视图。首先参见图1-3,所示的手电筒10体现了本专利技术,它包括一个具有前后开口端22和24的塑料简体20,而且还包括一个塑料头部30以及一个加有底板的塑料尾盖90,所述头部和尾盖同轴地分别拧到筒体的前后端22和24上。筒体20沿着其轴线方向限定出一个存放一组原电池的腔室。头部30有一对同轴的外圆筒体32和内圆筒体34,一个盖住并突伸于外圆筒体32的前开口端的固定圆筒形盖部透镜36,以及一个设置在外圆筒体32上绕其转动的圆筒形环38,该环可以绕筒体20的轴线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约160°。一对半圆筒形凸轮40滑动地夹在外圆筒体32和内圆筒体34之间,并且处于这两个筒体的径向相对两侧,从而通过环38使这两个凸轮转动。为使这两个凸轮40转动,环38上形成两对对置的内销39,通过外筒体32上的横向延伸的对应槽口,所述内销与凸轮40上的对应孔42啮合。每个凸轮40包括一对槽44和46形状的上下凸轮轨道。上/下各凸轮槽44/46均有一个横段44A/46A,以及一个成一角度地对着另一上/下凸轮槽46/44的横段46A/44A的斜段44B/46B。这两个横段44A和46A在凸轮40的中部彼此重合某一长度,而与它们邻接的斜段44B和46B沿相反的方向分开。内筒体34上形成一对与塑料筒体20的轴线平行延伸的径向对置的槽口35,每一个槽口均与相应凸轮40的凸轮槽44和46相交,从而限定出一对上下凸轮孔X和Y。当通过环38使各个凸轮40转动时,凸轮槽44和46与内筒体34的相邻纵槽35相交的位置,及各个凸轮孔X和Y的位置可以改变。对于任何一个凸轮槽44/46来讲,当横段44A/46A与纵向槽35相交时,凸轮孔X/Y保持在相同的轴向位置。但是,当斜段44B/46B与纵向槽35相交时,凸轮孔X/Y就会上/下移动。当两个凸轮40彼此完全相同而位于径向对应两侧时,这一对凸轮孔X或Y就同时停止或同时移动,此时凸轮槽44和46一起绕塑料筒体20的轴线伸展。头部30包括一个位于盖部透镜36中的稳定中心灯泡50,该灯泡由装在塑料筒体20中的原电池供电,一个位于盖部透镜36中的可滑动的反射器罩60,该罩与灯泡50同轴,并位于该灯泡周围,以及一个位于盖部透镜36中的可滑动的呈桔红色的圆筒形滤色器70,该滤色器与反射器罩60同轴,并位于该罩周围。滤色器70的底端有一对径向对置的销72,它们与各自的凸轮孔X啮合。反射器罩60有一个外圆筒体62,该圆筒体的底端有一对径向对置的销64,它们与各自的凸轮孔Y啮合。将一个装有旋钮82的开/关转换器80装在塑料筒体20上,使其靠近筒体的前端22。转换器80串接在灯泡50和原电池之间进行电连接,以便接通或断开灯泡50,这是传统方法,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应将灯泡50设置成能够伸出头部30的外圆筒体32的前端,以便通过盖部透镜36照亮360°的范围。为了聚光可以使反射器60在灯泡50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50的外部之间移动。为使光色发生变化,就使滤光器70在灯泡50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50的外部之间移动。在操作过程中,如图4A-4C所示,使环30相对于塑料筒体20沿顺时针转动,也可以按照惯例使塑料筒体20相对于环38沿反时针方向Z转动。当环38从图4A的相关位置开始转动而到达图4B的位置时,由于凸轮孔X向上移动而使滤光器70也向上移动,此时反射器60留在头部30的外圆筒体32内。当环38进一步从图4B的相关位置开始转动而到达图4C的位置时,由于凸轮孔Y向上移动而使反射器60也相继向上移动,此时滤色器70停止从头部30的外圆筒体32的延伸。反向转动环38(从图4C到4A)就可以先退回反射器60,接着退回滤色器70。包括凸轮40的环38以及其它相关部件,构成可以移动反射器60和滤色器70的整体操作机构,这种结构方便,使用有趣。图4A所示的手电筒10的情况适用于普通的照明,例如当手电筒10竖立在尾盖90上时,可以作为烛光。在图4B所示的情况中,在传统闪亮电路的控制下,手电筒用来提供救援的闪亮信号,当滤光器70完全伸出时,闪亮电路自动接通。一旦反射器60向上伸出,闪亮电路就断开,反射器60继续移动(从图4B到4C,反之亦然)就可以聚集灯泡50的光。本专利技术仅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换和/或改动。权利要求1.一种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一个具有纵轴和前端的延长体,该延长体提供一个存放原电池的腔室;一个与所述延长体的前端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包括一个灯泡,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进行聚光的反射器,和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改变光色的色彩滤光器;其特征是该手电筒还包括一个整体式手动操作机构,以便开始将滤光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紧接着将反射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是操作机构有一个设置在头部的手动操作件,该操作件绕延长体的轴线成角度地移动,从而进行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是操作件呈绕所述头部设置的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是操作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一个具有纵轴和前端的延长体,该延长体提供一个存放原电池的腔室;一个与所述延长体的前端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包括一个灯泡,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进行聚光的反射器,和一个可以在灯泡后的内部和围绕灯泡的外部之间移动以便改变光色的色彩滤光器;其特征是该手电筒还包括一个整体式手动操作机构,以便开始将滤光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紧接着将反射器从内部移动到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陈广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