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049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15ppm的氯吡脲、0.02~0.04%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辅助材料。所述的应用为用于防止荔枝的僵果。在鸡嘴荔枝果实并粒期喷施低浓度(10ppm)的氯吡脲,果实发育早期采取措施,即可预防鸡嘴荔果实后期僵果现象的发生,减少药物残留,显著降低僵果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嘴荔果实焦核率,提高鸡嘴荔的外观品质,但不影响果实成熟期,增加了商品价值。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ntaining clopidourea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荔枝属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亚热带果树,也是起源于我国的世界级名果。鸡嘴荔枝果实歪心形或扁圆形,果顶圆,果肩平或一肩微耸;果实成熟时,种子退化成鸡嘴状,故称之为鸡嘴荔。鸡嘴荔肉质爽脆,风味清甜、微香,核小肉厚,可食率平均79.3%,果个较大,是鲜食、制干、制罐良种。在鸡嘴荔的栽培过程中,存在果实发育不良情况,果实在发育后期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僵果(果型不正)现象,表现为果实发育期一侧果肉提前停止发育,果肉纤维化、木质化,果实小,果实形状不规则,严重降低外观品质与质量,僵果发生严重的年份,会导致大部分果实失收。经过调研有的鸡嘴荔枝园僵果比例占到30%,甚至50%以上,损失严重。氯吡脲(CPPU)是苯基脲类细胞分裂素中活性较强的一种化合物,目前已有大量报道揭示其具有提高着果率,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我国己在葡萄、枇杷、西瓜、甜瓜、黄瓜和猕猴桃等作物上登记使用氯吡脲(程欢,2017)。在荔枝上较少用,且在不同的花果发育阶段,不同荔枝品种,施用氯吡脲,效果各不相同。在‘妃子笑’开花早期使用刺激翻花,但是果实难坐果、易畸形;花后期、幼果期、膨大期施用则对促进‘妃子笑’果实膨大作用明显(罗剑斌等,2015),但在果实膨大期氯吡脲处理A4无核荔枝,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不明显(杨明府等,2015)。植物生长调节剂若使用不当,会造成果实中残留量过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合理的使用时期及浓度可以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同时防止荔枝果实中的药物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减少鸡嘴荔枝僵果发生的方法。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15ppm的氯吡脲、0.02~0.04%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终浓度为1%的辅助材料。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农用有机硅,所述辅助材料为蔗糖。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10克~15克氯吡脲溶于100ml、浓度为100%的乙醇中,获得浓度为10~15%的原液;(2)按照每毫升氯吡脲原液,加水10千克的比例,配置终浓度为10~15ppm的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种如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优选的,所述应用为用于防止荔枝的僵果。进一步的,所述用于防止荔枝的僵果,包括如下步骤:喷施如上所述的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叶片正面与背面,直至叶片滴水为止,由于荔枝叶片的气孔在下表皮,因此重点喷施叶片背面。优选的,所述荔枝品种是鸡嘴荔枝。优选的,对母本植株全株进行喷施处理。进一步的,喷施时期为鸡嘴荔枝果实并粒期,即雌花盛开后10~15天内,喷施于幼果,有利于果皮和种子发育。优选的,喷施频率为:每隔5-7天喷施一次,共喷三次。优选的,喷施时间为晴天的上午10点左右,遇到雨天,待转晴后补喷施一次。优选的,氯吡脲的浓度为10~15ppm。优选的,一种含有氯吡脲(CPPU)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15ppm的CPPU、0.02~0.04%的表面活性剂、终浓度为1%的蔗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同于已报道研究的含有氯吡脲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方法,优选出一种含有氯吡脲(CPPU)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传统氯吡脲在荔枝品种上的有效使用时期和有效浓度不同,在鸡嘴荔枝果实并粒期喷施低浓度(10ppm)的氯吡脲,果实发育早期采取措施,即可预防鸡嘴荔果实后期僵果现象的发生,减少药物残留,显著降低僵果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嘴荔果实焦核率,提高鸡嘴荔的外观品质,但不影响果实成熟期,增加了商品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鸡嘴荔枝僵果;图2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内鸡嘴荔的盛花期;图3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果实并粒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龙眼资源圃内鸡嘴荔枝;图4为用浓度为10ppm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后的鸡嘴荔枝;图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内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鸡嘴荔果实种子观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实施例12016-2018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选择24棵长势一致,树势强壮,十年生鸡嘴荔枝树,其中6棵喷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并粒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每个浓度每个时期喷施2株;其余18棵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施,浓度分别为5ppm,10ppm,15ppm,每个浓度有6株重复,分别在并粒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每个浓度每个时期喷施2株。表1.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鸡嘴荔的不同时间以2018年鸡嘴荔枝并粒期处理为例:3月29日,鸡嘴荔枝雌花盛开(图2),待10天后,4月9日,鸡嘴荔枝并粒期(图3),晴天的上午10点左右,分别用水、浓度为5ppm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0ppm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5ppm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鸡嘴荔枝,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对整株进行喷雾,均匀喷施于叶片正面与背面,重点喷施叶片背面,直至叶片滴水为止。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后,遇到雨天,待转晴后补喷施一次;4月14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二次,同样在上午10点左右,用与4月9日相同浓度的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均匀喷施整株,直至滴水为止;4月19日,重复前两次最后一次整株均匀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月20日处于鸡嘴荔枝果实膨大期,调查整株果实外观品质,用水处理后的对照株果实出现30%的僵果,果实一侧提前停止发育,果肉纤维化、木质化(图1)。10ppm或15ppm处理后的植株果实发育正常,大小均匀,无僵果(图4)。具体见表2:表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鸡嘴荔枝后的果实僵果率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分别在鸡嘴荔枝不同的果实发育期(并粒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2016年,对照组(即浓度为0的组)鸡嘴荔僵果率达35%,果实并粒期经氯吡脲处理浓度从5ppm上升至15ppm时,果实僵果率显著降低至无;幼果期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僵果率从35%降低至30%;果实膨大期处理,对果实僵果率无影响。同样,2017年与2018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并粒期鸡嘴荔能够使僵果率降低至零。因此,鸡嘴荔果实并粒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果实僵果率效果明显。总结如下:1、本专利技术利用10~15ppm处理后,僵果比例显著下降;2、与含有氯吡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其它荔枝品种上的应用不同,大多数在果实幼果期或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促进果实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15ppm的氯吡脲、0.02~0.04%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辅助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15ppm的氯吡脲、0.02~0.04%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辅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农用有机硅,所述辅助材料为蔗糖。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荔枝的僵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防止荔枝的僵果,包括如下步骤:喷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卢亚金李建光韩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廉江市良垌日升荔枝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