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及耳机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98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及应用该耳机的耳机收纳装置,其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及导音管,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音源,所述导音管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耳机本体,且所述导音管设有声音通道,所述声音通道一端与所述音源音路导通,另一端与外界导通;所述耳机本体包括佩戴时与人体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导音管转动至佩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导音管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效缩小耳机听筒的体积且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及耳机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和用于收纳所述耳机的耳机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超薄型耳机通常将喇叭等音源件安装于听筒内,再通过线缆与耳机本体内部的元器件建立电性连接,导致耳机的听筒尺寸相对较大,不便于收纳,且听筒容置于耳朵内部时,较大尺寸的听筒对耳朵所产生的挤压力较大,长期佩戴容易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缩小耳机听筒的体积且便于收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及导音管,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音源,所述导音管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耳机本体,且所述导音管设有声音通道,所述声音通道一端与所述音源音路导通,另一端与外界导通;所述耳机本体包括佩戴时与人体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导音管转动至佩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导音管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可选地,导音管包括听筒段和部分容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导音段,所述导音段和所述听筒段之间呈夹角过渡设置。可选地,耳机还包括阻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及导音管,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音源,所述导音管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耳机本体,且所述导音管设有声音通道,所述声音通道一端与所述音源音路导通,另一端与外界导通;/n所述耳机本体包括佩戴时与人体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导音管转动至佩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夹角;/n所述导音管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及导音管,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音源,所述导音管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耳机本体,且所述导音管设有声音通道,所述声音通道一端与所述音源音路导通,另一端与外界导通;
所述耳机本体包括佩戴时与人体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导音管转动至佩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导音管转动至收纳状态时,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包括听筒段和部分容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导音段,所述导音段和所述听筒段之间呈夹角过渡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阻尼件,所述导音段安装于所述耳机本体内时,所述阻尼件容置于所述耳机本体内,且所述阻尼件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导音段弹性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呈中空的管状或环状,且所述阻尼件安装于耳机本体内时,所述阻尼件的内表面弹性套接于所述导音段,所述阻尼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耳机本体的内壁结构弹性抵接;或,所述阻尼件呈柱状,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安装槽,所述阻尼件一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槽外,以与所述导音段的外周表面弹性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接触头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耳机本体内,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头连接,所述接触头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导音段的外周表面弹性抵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恩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