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勤丰专利>正文

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975 阅读:5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一体化灯管固定夹的结构改良。包括固定板,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固线夹设于固定板的中轴线上,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在拱形体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的配接孔,所述配接孔将固定板分为两个半区。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一体化设计,便于装配,易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2.电线兼具轴向和径向定位,与灯管不易产生相对运动;3.灯管与电线配合稳固,使用寿命长;4.工作性能稳定,结构强度高,适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一体化灯管固定夹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灯具在搬运,安装,运输过程中,如果灯管固定夹设计不够合理就会使得电线与灯管产生相对运动,时间一长就会使得灯管的线路接触不良,影响灯具的寿命和正常使用。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灯管固定夹均由多个配件组合而成,虽然能够改善灯管的性能,但是装配起来不甚方便。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灯管支架(申请号01225329.4)包括一个基座和多个一端与基座相连的翼,所述翼的另一端用于固定灯管,其中,所述基座上开有多个槽,所述翼的与基座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相应的凸起,通过将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槽内而将所述翼连接在所述基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案翼展角度可以上下调节,从而能够固定径向尺寸不同的灯管。但是,该方案结构较为复杂,电线与灯管的配合不够稳固。也有人采用上下盖板相互配接,作为灯管固定夹。由于需要两个相互分离的配件组装起来,装配的过程就较为繁琐,而且固定夹的的加工制作也较为繁琐,需要多个模具,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灯管固定夹结构复杂,需要由多个组件配合而成,装配的难度大,制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一体化设计,便于装配,易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本技术同时又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灯具在搬运,安装,运输过程中电线与灯管容易产生相对运动造成灯管的线路接触不良,电线的轴向和径向定位不牢靠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线兼具轴向和径向定位,与灯管不易产生相对运动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包括固定板,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固线夹设于固定板的中轴线上,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在拱形体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的配接孔,所述配接孔将固定板分为两个半区。本技术创造性地将固定板设计成两个半区,在使用时将其中一个半区翻转180度,从而使得两个半区扣合,以实现对灯管的固定。突破了现有技术需要由多个组件配合固定的界限,有效地简化了加工制作工序,便于装配,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低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根据灯管的尺寸制作不同大小规格的灯管固定夹,适用范围广泛。拱形体相互扣合,以便于容纳电线和灯管。为了便于翻转,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配接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位于配接孔的中轴线上。这里的开口形状可以有多种多样,例如矩形,圆形等。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固定板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区配接而成,在两个半区的配接部形成配接孔。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区配合成一整体,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其中的一个半区翻转,使得两个半区扣合,从而实现对灯管的固定。为了提高配合的强度,使得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一个半区的一端设有扣脚,在其另一个半区设有与扣脚相适应的扣孔。作为优选,所述的配接孔内设有若干组对称设置的配接耳体,所述的配接耳体与灯管相配接。这里的配接耳体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来说设置2~4组。配接耳体用于与灯管固接。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一体化设计,便于装配,易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2、电线兼具轴向和径向定位,与灯管不易产生相对运动;3、灯管与电线配合稳固,使用寿命长;4、工作性能稳定,结构强度高,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B-B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包括固定板1,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2,固线夹2设于固定板1的中轴线上。在所述固定板1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3,在拱形体3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4的配接孔5,所述配接孔5将固定板1分为两个半区。固定板1的配接孔5两侧对称设置有圆形开口6,所述的开口6位于配接孔5的中轴线上。固定板1一个半区的一端设有扣脚7,在其另一个半区设有与扣脚7相适应的扣孔8。所述的配接孔5内设有三组的配接耳体4。使用时,将其中一个半区翻转180度,从而使得两个半区扣合,将扣脚7插入与之对应的扣孔8中。而两个半区的拱形体也扣合,形成能够容纳电线和灯管的腔。配接孔5内的配接耳体4与灯管固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区配接而成,在两个半区的配接部形成配接孔5。即左右半区形成类似合页的结构,其余均与实施例1类同,本文不再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固定板、配接耳体、拱形体、扣脚、扣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包括固定板(1),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2),固线夹(2)设于固定板(1)的中轴线上,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1)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3),在拱形体(3)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4)的配接孔(5),所述配接孔(5)将固定板(1)分为两个半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1)的配接孔(5)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6),所述的开口(6)位于配接孔(5)的中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1)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区配接而成,在两个半区的配接部形成配接孔(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1)一个半区的一端设有扣脚(7),在其另一个半区设有与扣脚(7)相适应的扣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配接孔(5)内设有若干组对称设置的配接耳体(4),所述的配接耳体(4)与灯管相配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配接孔(5)内设有若干组对称设置的配接耳体(4),所述的配接耳体(4)与灯管相配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一体化灯管固定夹的结构改良。包括固定板,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固线夹设于固定板的中轴线上,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在拱形体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的配接孔,所述配接孔将固定板分为两个半区。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一体化设计,便于装配,易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2.电线兼具轴向和径向定位,与灯管不易产生相对运动;3.灯管与电线配合稳固,使用寿命长;4.工作性能稳定,结构强度高,适用范围广泛。文档编号F21V19/00GK2819053SQ20052001290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勤丰 申请人:吴勤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灯管固定夹,包括固定板(1),设于其一端的固线夹(2),固线夹(2)设于固定板(1)的中轴线上,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板(1)的中轴线部位设有拱形体(3),在拱形体(3)的中部设有带配接耳体(4)的配接孔(5),所述配接孔(5)将固定板(1)分为两个半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勤丰
申请(专利权)人:吴勤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