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的工业化发展,用户对电力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部门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等进行信息化集成,实现配电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现代化配电管理。实现配电自动化则离不开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是集监测、计量、电能质量、远程通信、本地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配电监测终端,适用于公用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的运行监测。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由于配电监控设备持续工作,导致设备温度高,需要高效散热降温,才能保证配电监控设备的工作性能,同时还需要避免灰尘、杂物的进入,以保护配电监控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配电监控设备(2)、第一散热组件(3)和第二散热组件(4);配电监控设备(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散热组件(3)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1);第二散热组件(4)设置在隔板(5)的下端,且朝上送风;/n壳体(1)的顶端分散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2),壳体(1)的底端分散设置有进风口(10),壳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散热舱(6);散热舱(6)的上端与第二散热口(12)连通,散热舱(6)内分散设置有导热件(7);/n第一散热组件(3)包括防尘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配电监控设备(2)、第一散热组件(3)和第二散热组件(4);配电监控设备(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散热组件(3)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1);第二散热组件(4)设置在隔板(5)的下端,且朝上送风;
壳体(1)的顶端分散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2),壳体(1)的底端分散设置有进风口(10),壳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散热舱(6);散热舱(6)的上端与第二散热口(12)连通,散热舱(6)内分散设置有导热件(7);
第一散热组件(3)包括防尘盖(14)和电动伸缩杆(15);防尘盖(14)罩接在壳体(1)的顶端,防尘盖(14)的盖体边沿滑动连接壳体(1),防尘盖(14)的盖体边沿上设置有第三散热口(16);第三散热口(16)与第二散热口(12)、第一散热口(11)、进风口(10)连通;电动伸缩杆(15)竖直设置,其固定端设置在防尘盖(14)上,其伸缩端连接壳体(1)的顶端;
第二散热组件(4)包括第一扇叶(8)和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设置在壳体(1)外部,驱动电机(9)的主轴伸入壳体(1),且与第一扇叶(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热组件(4)还包括皮带(17)和散热件(18);散热件(18)包括转轴(19)和第二扇叶(20);转轴(19)转动设置在散热舱(6)的底部,且通过皮带(17)与驱动电机(9)的主轴传动连接;第二扇叶(20)设置在转轴(19)上,且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百战,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