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93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43
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包括交流母线、高/中压直流母线、低压直流母线、整流器、能量路由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网换相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双向变流器、交直流电源和负载;整流器的交流侧通过交流断路器与交流母线连接,直流侧通过直流断路器与高/中压直流母线连接;能量路由器交流侧通过交流断路器和与交流母线连接,两个直流侧分别与高/中压直流母线和低压直流母线连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与高/中压直流母线连接,交流侧通过启动回路、交流变压器、交流断路器与交流母线连接;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直流侧与高/中压直流母线连接,交流侧通过交流变压器、交流断路器与交流母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较好的经济性。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platform of DC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
本技术涉及输配电
,具体是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直流输电技术的工程应用,并将该技术延伸到配电领域,形成直流配电技术。在直流输电技术方面,其研究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LCC的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和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直流配电技术方面,其研究分析工作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较交流配电均显现巨大优势,拥有可预见的巨大发展前景。由于直流输配电技术是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制高点,具有系统结构、控保策略灵活多变,应用形式、技术革新层出不穷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经济、实用、灵活的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以便更好、更高效的开展研究分析工作。然而,目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往往以数字仿真为主,无法有效精确反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存在问题,而物理动态模拟系统则普遍存在适应性、灵活性差等缺点,造成了工作量和重复建设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物理验证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实际需求,研究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母线(1)、高/中压直流母线(2)、低压直流母线(3)、整流器(4)、能量路由器(5)、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12)、电网换相换流器(18)、直流变压器(21)、双向变流器(22)、交直流电源和负载(23);整流器(4)的交流侧通过第一交流断路器(6)与交流母线(1)连接,直流侧通过第一直流断路器(7)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两个交流侧分别通过第二交流断路器(8)和第三交流断路器(9)与交流母线(1)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第一直流侧通过第二直流断路器(10)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第二直流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输配电技术研究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母线(1)、高/中压直流母线(2)、低压直流母线(3)、整流器(4)、能量路由器(5)、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12)、电网换相换流器(18)、直流变压器(21)、双向变流器(22)、交直流电源和负载(23);整流器(4)的交流侧通过第一交流断路器(6)与交流母线(1)连接,直流侧通过第一直流断路器(7)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两个交流侧分别通过第二交流断路器(8)和第三交流断路器(9)与交流母线(1)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第一直流侧通过第二直流断路器(10)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能量路由器(5)的第二直流侧通过第三直流断路器(11)与低压直流母线连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12)的直流侧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交流侧依次通过启动回路(13)、第一交流变压器(14)、第四交流断路器(15)与交流母线(1)连接;电网换相换流器(18)的直流侧与高/中压直流母线(2)连接,交流侧依次通过第二交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堃叶庞琪俎立峰吉攀攀王易张隆恩钱一民蔡德福代维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