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剑湘专利>正文

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92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41
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包括布线板、夹持块、把手、弹簧和安装杆;布线板延其长度方向在其端面等间距设置用于供电线穿过布线板的穿线槽和穿线孔;穿线孔分别在布线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穿线槽和穿线孔依次交错分布,穿线槽分别在布线板上设有用于与穿线槽相邻的穿线孔相连通的通孔;电线分别依次由穿线槽和通孔进入穿线孔内;安装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安装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并分别连接用于压紧位于穿线孔内电线的夹持块,安装杆的外侧分别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分别连接夹持块和穿线孔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工用布线辅助装置使用方便,避免布置线路较多导致电线缠绕在一起,进而提高电工布线的效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electrical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使用
,尤其涉及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室内装修时往往需要对各种用途的电线进行安装,同时为了室内的美观性,往往将电线有序的排布在墙体上;当需要对多组电线进行布线时,电工工作人员往往为了避免电线缠绕使得无法清楚的分清线路所对应的连接的设备,电工师傅都是一条一条线路有序的在墙体上进行布线;上述布线的方式效率低,大大增加了电工的劳动强度;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以提高电工师傅的布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电工用布线辅助装置使用方便,避免布置线路较多导致电线缠绕在一起,进而提高电工布线的效率。(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可拆卸设置在墙体上的布线板、夹持块、把手、弹簧和安装杆;布线板延其长度方向在其端面等间距设置用于供电线穿过布线板的穿线槽,且布线板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分别在布线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穿线槽和第一安装孔分别分布在布线板的同一端面上,穿线槽和穿线孔依次交错分布,穿线槽分别在布线板上设有用于与穿线槽相邻的穿线孔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分别在布线板上设有第一开口;电线分别依次由穿线槽和通孔进入穿线孔内;安装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安装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并分别连接用于压紧位于穿线孔内电线的夹持块,安装杆的外侧分别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夹持块,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穿线孔的内壁。优选的,夹持块选用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夹持块的投影为扇环。优选的,夹持块分别与穿线孔内壁压紧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槽。优选的,布线板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优选的,布线板上设有与穿线孔一一对应的标签盒;标签盒内设有标签纸。优选的,通孔分别设置在穿线槽的底部。优选的,通孔的内壁和穿线槽的内壁连接处分别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使用时,根据在墙体上布置电线的线路分布,将布线板分别均匀安装在墙体上的线路分布路径上,将电线沿着墙体上的布线板依次将电线固定在布线板上;电线固定时,将同一根电线分别依次从布线板的同一位置处的穿线槽和通孔伸入布线板上同一位置处的穿线孔内;拉动把手,将安装杆和夹持块上移,电线从夹持块与穿线孔之间的间隙进入穿线孔远离把手的一侧,松开把手,夹持块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恢复原位将电线压紧在穿线孔内,从而避免电线从穿线孔内脱离;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电工在布线时线路缠绕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布线效率;另外,布线板上标签盒内设有的标签纸方便电工人员将与对应设备相连接的电线进行记录,避免因电线过多无法分清哪个电线与什么设备相连接,以提高布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中布线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布线板;2、夹持块;3、夹持槽;4、穿线孔;5、第二安装孔;6、安装板;7、标签盒;8、把手;9、弹簧;10、穿线槽;11、第一安装孔;12、安装杆;1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可拆卸设置在墙体上的布线板1、夹持块2、把手8、弹簧9和安装杆12;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在其端面等间距设置用于供电线穿过布线板1的穿线槽10,且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穿线孔4;穿线孔4远离第一安装孔11的底面为曲面,穿线孔4分别在布线板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穿线槽10的两端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第二开口,穿线槽10和第一安装孔11分别分布在布线板1的同一端面上,穿线槽10和穿线孔4依次交错分布,即穿线槽10分别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安装孔11之间或者第一安装孔11在两个相邻的穿线槽10之间;穿线槽10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用于与穿线槽10相邻的穿线孔4相连通的通孔13;通孔13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电线分别依次由穿线槽10和通孔进入穿线孔4内;安装杆12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8,安装杆1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1并分别连接用于压紧位于穿线孔4内电线的夹持块2,安装杆12的外侧分别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9;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11内分别设有滑套;滑套分别套接在安装杆12上;滑套分别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弹簧9的一端分别连接夹持块2,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穿线孔4的内壁。本技术中,使用时,根据在墙体上布置电线的线路分布,将布线板1分别均匀安装在墙体上的线路分布路径上,将布线板1通过粘结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可拆卸安装在墙体上,将电线沿着墙体上的布线板1依次将电线固定在布线板1上;电线固定时,将同一根电线分别依次从布线板1的同一位置处的穿线槽10和通孔13伸入布线板1上同一位置处的穿线孔4内;拉动把手8,将安装杆12和夹持块2上移,电线从夹持块2与穿线孔4之间的间隙进入穿线孔4远离把手8的一侧,松开把手8,夹持块2在弹簧9的压力作用下恢复原位将电线压紧在穿线孔4内,从而避免电线从穿线孔4内脱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块2选用橡胶材质制成;夹持块2材质橡胶材质制成,能有效的避免夹持块2对电线外侧的绝缘层造成损坏。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块2的投影为扇环;夹持块2的形状和穿线孔4相匹配;穿线孔4采用圆形孔,则投影为扇形的夹持块2与穿线孔4能很好的配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块2分别与穿线孔4内壁压紧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槽3;夹持槽3的底面为曲面;设有的夹持槽3能牢固的将电线进行夹持压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布线板1上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使用螺栓分别穿过第二安装孔5将安装板6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实现将布线板1与墙体之间的固定;或者使用一端连接在墙体上的绳索与第二安装孔5配合,将布线板1可拆卸安装在墙体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布线板1上设有与穿线孔4一一对应的标签盒7;标签盒7内设有标签纸;设有的标签纸方便电工工作人员将与对应设备相连接的电线进行记录,避免因电线过多无法分清哪个电线与什么设备相连接,从而提高布线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孔13分别设置在穿线槽10的底部;通孔13分别设置在穿线槽10的底面上从而使得电线能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可拆卸设置在墙体上的布线板(1)、夹持块(2)、把手(8)、弹簧(9)和安装杆(12);/n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在其端面等间距设置用于供电线穿过布线板(1)的穿线槽(10),且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穿线孔(4);穿线孔(4)分别在布线板(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n穿线槽(10)和第一安装孔(11)分别分布在布线板(1)的同一端面上,穿线槽(10)和穿线孔(4)依次交错分布,穿线槽(10)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用于与穿线槽(10)相邻的穿线孔(4)相连通的通孔(13);/n通孔(13)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电线分别依次由穿线槽(10)和通孔(13)进入穿线孔(4)内;/n安装杆(12)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8),安装杆(1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1)并分别连接用于压紧位于穿线孔(4)内电线的夹持块(2),安装杆(12)的外侧分别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9);/n弹簧(9)的一端分别连接夹持块(2),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穿线孔(4)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布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可拆卸设置在墙体上的布线板(1)、夹持块(2)、把手(8)、弹簧(9)和安装杆(12);
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在其端面等间距设置用于供电线穿过布线板(1)的穿线槽(10),且布线板(1)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穿线孔(4);穿线孔(4)分别在布线板(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
穿线槽(10)和第一安装孔(11)分别分布在布线板(1)的同一端面上,穿线槽(10)和穿线孔(4)依次交错分布,穿线槽(10)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用于与穿线槽(10)相邻的穿线孔(4)相连通的通孔(13);
通孔(13)分别在布线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电线分别依次由穿线槽(10)和通孔(13)进入穿线孔(4)内;
安装杆(12)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8),安装杆(1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1)并分别连接用于压紧位于穿线孔(4)内电线的夹持块(2),安装杆(12)的外侧分别套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9);
弹簧(9)的一端分别连接夹持块(2),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穿线孔(4)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湘
申请(专利权)人:刘剑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