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91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39
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安装的箱体内的变压器,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高压真空开关和低压保护箱,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密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截面为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的凹槽的两侧壁上均排列设置有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根集成管,两根所述集成管分别和外部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本新型将箱体顶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外部循环系统将热量输出,在不影响变压器隔爆性能的前提下,加快箱体的散热效率。

A kind of mine flameproof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
技术介绍
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属于特定型应用于矿井中的电力设备,在矿井中的空气中混有甲烷、煤尘等,易燃易爆,变电站为了具有隔爆特性,其外壳具有加厚且密封的特性,又因为工作环境为地下,通风不良,因此隔爆型变电站运行中的散热问题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变电站的两侧侧壁上一体成型设置若干散热片,壳体内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到散热片上,再通过自然空冷传输到变压器外侧,空冷散热的效率本身较低,尤其在空气流通不畅的矿井中,其散热效率更为低下;此外,电器元件产热后,由于热空气密度小,变压器箱体中的热量通常会集中在中上部位,这就使得箱体顶部的热量散热效率更低,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将箱体顶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外部循环系统将热量输出,在不影响变压器隔爆性能的前提下,加快箱体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包括箱体以及安装的箱体内的变压器,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高压真空开关和低压保护箱,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密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截面为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的凹槽的两侧壁上均排列设置有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根集成管,两根所述集成管分别和外部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以及底面上均铺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管排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半导体制冷片具有较高的导热效率,能将热量从端盖导出,并通过冷却管水冷将热量输出。优选的,所述外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以及和水箱连通的制冷机,其中一根所述集成管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另一个所述集成管与所述制冷机的出水口连通。冷却管、集成管、水箱和制冷机之间在端盖的外部形成冷却水循环,能快速冷却箱盖,将箱体顶部的热量传输出去。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凹凸结构的凸槽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平行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凸槽一体成型制成。散热片能进一步将箱体内的热量倒出。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却管平行设置。本技术的使用原理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技术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将箱体上部的端盖设置成凹凸结构,增大了端盖的导热面积,同时将半导体导热片安装在凹槽的内壁上,进一步提高了端盖的散热导热的效率,同时在半导体导热片上铺设冷却管,利用外部水循环系统向冷却管内冲入冷却水,将端盖处的热量输出,相对于传统的散热片导热散热,其导热散热效率更高;此外,外部水循环系统仅是设置在箱体的外侧,与箱体内部不接触,因此本新型是在保证箱体隔爆性能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导热散热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矿用隔爆型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矿用隔爆型变电站的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的箱体1内的变压器2,在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高压真空开关3和低压保护箱4,所述箱体1的上端通过螺栓密固定连接有端盖5,所述端盖5的截面为凹凸结构,凹凸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凹凸结构的凹槽51的两侧壁上均排列设置有多根冷却管6,冷却管6沿着凹槽51的侧壁上下方向依次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侧边排列三根,所有的所述冷却管6的两端均集成连通在集成管7上,两根所述集成管7分别和外部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凹槽51的两侧壁以及底面上均铺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半导体制冷片8可以由多个小的制冷片拼接而成,也可以每个面上的半导体制冷片8一体成型,冷却管6贴附排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的外侧。半导体制冷片8具有较高的导热效率,能将热量从端盖5导出,并通过冷却管6水冷将热量输出。所述外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9以及和水箱9连通的制冷机10,其中一根所述集成管7与所述水箱9的进水口通过软管连通,另一个所述集成管7与所述制冷机10的出水口同样通过另一根软管连通,另外,软管与集成管7的连接位置为集成管7的中段位置。冷却管6、集成管7、水箱9和制冷机10之间在端盖5的外部形成冷却水循环,能快速冷却箱盖,将箱体1顶部的热量传输出去。所述端盖5的凹凸结构的凸槽5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平行的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凸槽52一体成型制成。散热片11能进一步将箱体1内的热量倒出,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冷却管6平行设置。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原理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将箱体1上部的端盖5设置成凹凸结构,增大了端盖5的导热面积,同时将半导体导热片安装在凹槽51的内壁上,进一步提高了端盖5的散热导热的效率,同时在半导体导热片上铺设冷却管6,利用外部水循环系统向冷却管6内冲入冷却水,将端盖5处的热量输出,相对于传统的散热片11导热散热,其导热散热效率更高;此外,外部水循环系统仅是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与箱体1内部不接触,因此本新型是在保证箱体1隔爆性能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导热散热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实用性。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安装的箱体内的变压器,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高压真空开关和低压保护箱,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密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截面为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的凹槽的两侧壁上均排列设置有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根集成管,两根所述集成管分别和外部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安装的箱体内的变压器,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高压真空开关和低压保护箱,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密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截面为凹凸结构,在凹凸结构的凹槽的两侧壁上均排列设置有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根集成管,两根所述集成管分别和外部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以及底面上均铺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管排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加山杨霞周进徐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