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67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爆手电筒,由带密封圈的透明板、反光罩、用隔爆螺纹和筒体连接的盖、开关装置、后盖、筒体装置、隔爆室体及电珠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室体是由一个透明罩其下部嵌装金属环和一个外部嵌装金属环,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的底座,用隔爆螺纹连接而成,电珠安装在隔爆室件中。用于爆炸环境中照明。(*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手电筒。现有的防爆手电筒(中国专利86205500),由带密封圈的透明板、反光罩、筒体、连锁装置、开关装置、电珠室、金属隔爆座环、及筒体装置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手电筒盖嵌装金属内层,与金属隔爆座环,隔爆电珠室和带密封圈的透明板组成隔爆腔体。现有的防爆手电筒、由于电珠正极触点(产生火花的关键部位)在隔爆腔体,而隔爆腔体又由多个部件连接形成,因此这种手电筒的防爆性能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防爆手电筒加以改进,提供一种防爆性能可靠,能适用于多种爆炸环境的防爆手电筒。本技术采取的措施为,由带密封圈(1)的透明板(2)、反光罩(3)、用隔爆螺纹和筒体(4)连接的盖(5),开关装置、筒体装置,后盖(6),隔爆室体及电珠(7)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室体是由一个透明罩(8)其下部嵌装金属环(9)和一个外部嵌装金属环(10)、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11)的底座(12)、用隔爆螺纹连接而成,电珠(7)安装在隔爆室体中。透明罩(8)是由透苯压铸而成,底座(12)是由三聚腈胺压铸而成的。经过以上改进的防爆手电筒的总体结构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手电筒内的电珠的正极触点为产生火花的关键部位,电珠破碎也容易产生火花,以上两个部位完全包含在隔爆室体内,隔爆室体具有良好的隔爆性能,透明罩采用透苯压铸制成,底座用三聚腈胺压铸制成,都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即使在隔爆室体内产生轻微爆炸,也不会影响手电筒的防爆性能,又由于透明板采用密封结构,盖和筒体的连接采用隔爆螺纹,所以又可起到二次隔爆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防爆手电筒,总体结构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关键部位是隔爆型结构,具有可靠的防爆性能,防爆标志为diaIcT6在环境温度为-20℃~+50℃,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条件下,可在规定内的任何爆炸性环境中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爆手电筒的结构图。图2为隔爆室体剖视图。实施例以三节R20,1.5伏干电池作电源,筒体装置,盖(5),后盖(6)及开关装置的非金属部件采用工程塑料(ABS)压铸制成,筒体(4)和盖(5)用隔爆螺纹连接,开关装置采用安全火花型结构,筒体装置主要由筒体(4)弹片(13)(14)组成,弹片(13)(14)采用铍青铜片。后盖(6)内装有弹簧(15),弹簧(15)采用65Mn,透明板(2)采用厚度为5毫米的钢化玻璃或透苯制作,反光罩(3)材质同普通手电筒。透明罩(8)采用透苯压铸成型后、在其下部嵌装铜金属环(9)、该金属环(9)厚度是5毫米,并带有13毫米M16×1.5的内螺纹,底座(12)采用三聚腈胺压铸制成、上部外层嵌装铜金属环(10)的厚度为4毫米并带有12毫米M16×1.5的外螺纹,底座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11),上部将与电珠正极相接,下部与电池正极相接。将电珠(7)放入底座(12),把透(8)和底座(12)拧紧,压入筒体(4)上部的孔中,将带橡胶密封圈(1)的透明板(2)和反光罩(3)装入盖(5),把弹簧(16)套入透明罩(8)底部,将盖(5)拧在筒体(4)上,手电筒的筒体装置和开关装置按图1组装。装入电池,拧紧后盖(6)。权利要求1.一种防爆手电筒,由带密封圈(1)的透明板(2)、反光罩(3)、用隔爆螺纹和筒体(4)连接的盖(5)、开关装置、筒体装置、后盖(6)、隔爆室体及电珠(7)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室体是由一个透明罩(8)其下部嵌装金属环(9)和一个外部嵌装金属环(10)、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11)的底座(12)、用隔爆螺纹连接而成,电珠(7)安装在隔爆室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爆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罩(8)是由透苯压铸而成,底座(12)是由三聚晴胺压铸而成的。专利摘要一种防爆手电筒,由带密封圈的透明板、反光罩、用隔爆螺纹和筒体连接的盖、开关装置、后盖、筒体装置、隔爆室体及电珠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室体是由一个透明罩其下部嵌装金属环和一个外部嵌装金属环,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的底座,用隔爆螺纹连接而成,电珠安装在隔爆室件中。用于爆炸环境中照明。文档编号F21V25/12GK2064456SQ89217028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景彬 申请人:大连北方防爆器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手电筒,由带密封圈(1)的透明板(2)、反光罩(3)、用隔爆螺纹和筒体(4)连接的盖(5)、开关装置、筒体装置、后盖(6)、隔爆室体及电珠(7)组成,壳体用绝缘材料,筒体装置与开关装置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室体是由一个透明罩(8)其下部嵌装金属环(9)和一个外部嵌装金属环(10)、底部嵌装金属连接件(11)的底座(12)、用隔爆螺纹连接而成,电珠(7)安装在隔爆室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彬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北方防爆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