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48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07
一种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主支撑架的前端焊接生根吊板,生根吊板设有用于提升吊篮的绳索的通孔,主支撑架的后端固定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沿主支撑架的对称结构,其分布在主支撑架的两侧,每侧的固定装置都包括前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为U型钢,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上,下端能卡住工字梁的上翼缘板。前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架、活动抱紧件,水平架与主支撑架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固定装置设计为三角形,能抵y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的影响,也能抵x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的影响,保持整体稳定,增加吊篮生根固定架的使用寿命。

Simple fixing frame for basket roo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作业时,需要吊篮向上运送物料,该过程中,连接吊篮的绳索需要固定在吊篮生根固定架上。如图1,吊篮生根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10,主支撑架10的前端12为固定绳索端,其后端通过固定装置11固定在工字梁等高空建筑构件上。在提升吊篮的过程中,吊篮会摆动,该摆动在y轴有摆动分量,在x轴也有摆动分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在,如图1,固定装置11一般为U型钢等,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下端固定在工字梁等高空建筑构件上。这种固定结构能抵y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10的影响、保持整体稳定,但是,x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10的前端12产生一个扭矩(参见图1中箭头方向),该扭矩导致主支撑架10左右摆动,而固定装置11基本上无法克服,造成吊篮生根固定架经常损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主支撑架的前端焊接生根吊板,生根吊板设有用于提升吊篮的绳索的通孔,主支撑架的后端固定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沿主支撑架的对称结构,其分布在主支撑架的两侧,每侧的固定装置都包括前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为U型钢,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上,下端能卡住工字梁的上翼缘板。前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架、活动抱紧件,水平架与主支撑架垂直,其内侧端部焊接在主支撑架上,其外侧端部焊接焊接螺杆,螺杆与支撑架平行且其螺纹端向生根吊板方向延伸,活动抱紧件为U型钢,其上端穿设在螺杆的螺纹端,其下端能卡住工字梁的上翼缘板。螺杆延伸到活动抱紧件外侧的部分螺纹配合拧紧螺母。主支撑架焊接向上延伸的竖梁,竖梁与支撑架的后端通过后拉筋固定,其与支撑架的前端通过前拉筋固定。两个后固定装置、两个活动抱紧件都在等边三角形上,其含义为:两个活动抱紧件之间的连线与每侧的后固定装置、活动抱紧件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6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将固定装置设计为三角形,能抵y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的影响,也能抵x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的影响,保持整体稳定,增加吊篮生根固定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固定装置固定在工字梁上层的示意图。图4为固定装置形成的力三角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一种吊篮生根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10,主支撑架10的前端焊接生根吊板26,生根吊板26设有用于提升吊篮的绳索的通孔25。主支撑架10的后端固定固定装置30,固定装置30为沿主支撑架10的对称结构,其分布在主支撑架10的两侧,每侧的固定装置都包括前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31。后固定装置31为U型钢,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下端能卡住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前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架32、活动抱紧件33,水平架32与主支撑架10垂直,其内侧端部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其外侧端部焊接焊接螺杆39,螺杆39与支撑架10平行且其螺纹端向生根吊板26方向延伸,活动抱紧件33为U型钢,其上端穿设在螺杆39的螺纹端,其下端能卡住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螺杆39延伸到活动抱紧件33外侧的部分螺纹配合拧紧螺母38。为了防止主支撑架10的前端向下弯曲,主支撑架10焊接向上延伸的竖梁21,竖梁21与支撑架10的后端通过后拉筋22固定,其与支撑架10的前端通过前拉筋23固定。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两个后固定装置31、两个活动抱紧件33都在等边三角形上,其含义为:两个活动抱紧件33之间的连线与每侧的后固定装置31、活动抱紧件33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60°。其工作原理为:安装时,将主支撑架10放在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上面,缓慢向前(图3中的右侧)推动,直到后固定装置31的下端卡住上翼缘板41。再将活动抱紧件33穿在螺杆39上,旋拧拧紧螺母38、推动活动抱紧件33卡住上翼缘板41。这样,生根吊板26可以正常工作。在工作中,吊篮会摆动,该摆动在y轴有摆动分量,在x轴也有摆动分量。但是,两个后固定装置31、两个活动抱紧件33形成力三角形50,这样在y轴、x轴方向都有支撑力,加上三角形50本身的稳定性,所以,它能抵y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10的影响,也能抵x轴的摆动分量对主支撑架10的影响。其他内容参加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10),主支撑架(10)的前端焊接生根吊板(26),生根吊板(26)设有用于提升吊篮的绳索的通孔(25),主支撑架(10)的后端固定固定装置(30),固定装置(30)为沿主支撑架(10)的对称结构,其分布在主支撑架(10)的两侧,每侧的固定装置都包括前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31),其特征在于;/n后固定装置(31)为U型钢,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下端能卡住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n前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架(32)、活动抱紧件(33),水平架(32)与主支撑架(10)垂直,其内侧端部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其外侧端部焊接焊接螺杆(39),螺杆(39)与支撑架(10)平行且其螺纹端向生根吊板(26)方向延伸,活动抱紧件(33)为U型钢,其上端穿设在螺杆(39)的螺纹端,其下端能卡住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n螺杆(39)延伸到活动抱紧件(33)外侧的部分螺纹配合拧紧螺母(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生根简易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架(10),主支撑架(10)的前端焊接生根吊板(26),生根吊板(26)设有用于提升吊篮的绳索的通孔(25),主支撑架(10)的后端固定固定装置(30),固定装置(30)为沿主支撑架(10)的对称结构,其分布在主支撑架(10)的两侧,每侧的固定装置都包括前固定装置、后固定装置(31),其特征在于;
后固定装置(31)为U型钢,其上端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下端能卡住工字梁(40)的上翼缘板(41);
前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架(32)、活动抱紧件(33),水平架(32)与主支撑架(10)垂直,其内侧端部焊接在主支撑架(10)上,其外侧端部焊接焊接螺杆(39),螺杆(39)与支撑架(10)平行且其螺纹端向生根吊板(26)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刚丁兴军陈红凯王挺王清张亮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