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源顺专利>正文

一种灯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42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元器件,特别是一种壳体中埋设有发光元件的灯饰。它包括壳体及埋设于壳体内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二组装单元相拼合,组装单元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连接部和容置发光元件的凹陷部。藉上述结构要解决现有灯饰形状单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机动性较好的灯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发光元器件,特别是一种壳体中埋设有发光元件的灯饰。传统的灯饰通常都具有固定的形状,再于灯座上配置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通电之后,点亮后的发光元件通过透明体将光投射出去,以营造各种环境氛围。这种灯饰的结构单调,其固定的外形令人生厌。当需要外形变化时,只能重新购买另一灯饰,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饰,包括壳体及埋设于壳体内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二组装单元相拼合,组装单元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连接部和容置发光元件的凹陷部。该发光元件连接一电源线。该组装单元具有经雾面处理的外表面。该组装单元间夹设有荧光物质。该组装单元的外表面涂布有荧光物质。藉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由二组装单元拼合而成且可在多个角度拼合成一壳体,拼合后,由于凹陷部及连接部的作用使发光元件恰可定位于壳体内,灯饰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增加了灯饰的使用机动性。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组合意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割视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一)。图6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二)。请参阅图3、4、5、6,二组装单元31、34可组成一多边形壳体30,将其中二组装单元31、34相对旋转180°后,发光元件20仍然可以埋设于壳体30的凹陷部33、36中并且定位,但壳体30的外形已变为另一种华丽的形状。当然,适当设置连接部和凹陷部的形状或数量,二组装单元31、34还可以在其它相对角度上完成拼合,壳体30的外形也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化。本技术的发光元件20直接与电源线10相连接。当发光元件20被容置于组装单元31、34的凹陷部33、36中,而电源线10亦一同被夹设其中,电源线10本身可作各种利用,如用以悬吊灯饰。该组装单元31、34的外表面可以作雾面处理,也可以在二组装单元31、34间夹设荧光物质,增强光影效果,或者直接在组装单元31、34的外表面涂布荧光物质,或者直接或局部以荧光物质制作,或在组装单元31、34外表面刻饰图案花纹,以增加美感。权利要求1.一种灯饰,包括壳体(30)及埋设于壳体(30)内的发光元件(20),其特征在于该壳体(30)由二组装单元(31)、(34)相拼合,组装单元(31)、(34)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连接部(32)、(35)和容置发光元件(20)的凹陷部(33)、(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20)连接一电源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单元(31)、(34)具有经雾面处理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单元(31)、(34)间夹设有荧光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单元(31)、(34)的外表面涂设有荧光物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发光元器件,特别是一种壳体中埋设有发光元件的灯饰。它包括壳体及埋设于壳体内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二组装单元相拼合,组装单元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连接部和容置发光元件的凹陷部。藉上述结构要解决现有灯饰形状单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机动性较好的灯具。文档编号F21V3/00GK2597820SQ0322818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许源顺 申请人:许源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饰,包括壳体(30)及埋设于壳体(30)内的发光元件(20),其特征在于:该壳体(30)由二组装单元(31)、(34)相拼合,组装单元(31)、(34)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连接部(32)、(35)和容置发光元件(20)的凹陷部(33)、(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源顺
申请(专利权)人:许源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