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236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1
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包括:第一透水拦截墙、第二透水拦截墙、位移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种植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两面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岸共同围成缓流腔,在缓流腔中的位移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带动种植容器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盛装沉水植物的种植容器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上或液面下。种植容器位于缓流腔中与黑臭水体的充分接触,同时,种植容器可以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上或液面下。以上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沉水植物长时间处于黑臭水体的较深处,保证沉水植物有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沉水植物能够长期生长。

A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using submerged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黑臭水体治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产生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会通过排污管道排入城市河道,在城市河道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细菌在此繁殖,使城市河道中的水体呈黑臭状态。沉水植物作为水体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等途径来净化水质,将沉水植物种植在黑臭水体中,能够以生态修复方式有效治理黑臭水体。但是,在现有的应用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当沉水植物的种植深度到达黑臭水体中的一定深度时,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因光照不足而减弱,直至小于自身呼吸作用的强度,由此导致沉水植物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不再对黑臭水体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保证沉水植物有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沉水植物能够长期生长,发挥对黑臭水体的净化作用。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包括:第一透水拦截墙、第二透水拦截墙、位移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种植容器,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侧河岸共同围成缓流腔;所述位移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缓流腔中,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种植容器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所述种植容器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下或液面上;所述种植容器用于盛装沉水植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或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透水镂空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或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固定附着有海绵体。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竖向设置的转盘,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河底,同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铰接;所述转盘上连接有若干处于不同高度的种植容器,所述转盘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种植容器在随所述转盘转到低处时能够位于黑臭水体中,转到高处时能够处于空气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转盘旋转中心处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河道内的水流方向上,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位于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的前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上的导水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周向外壁上的径向挡板,所述导水管能够将部分水流汇集并使其从高处落下,推动径向挡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水管上设置可升降运动的闸门,所述闸门在升降过程中能够改变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导水管的水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的两个端面均连接有若干所述种植容器,且连接在所述转盘的两个端面的种植容器的数量相等。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容器的容器壁呈网格结构,所述容器壁合围形成封闭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可放置沉水植物;所述容器壁上设置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的容器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中,设置的第一透水拦截墙和第二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侧河岸共同围成缓流腔,缓流腔内的水体流速小于缓流腔外的水体流速,在缓流腔中设置位移组件,位移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带动种植容器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种植容器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上或液面下;种植容器用于盛装沉水植物。此时,种植容器和位移组件位于缓流腔中,种植容器中的沉水植物与黑臭水体的接触更为充分,同时,种植容器可以在黑臭水体的液面下对黑臭水体净化一段时间后,随位移组件位移至黑臭水体的液面上方,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之后再随位移组件位移至液面下方,利用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对黑臭水体进行净化。以上结构可以保证沉水植物有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沉水植物能够长期生长,进而发挥对黑臭水体的净化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说明。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的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中,设置了第一透水拦截墙1和第二透水拦截墙2,以上两面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岸共同围成缓流腔A。此处,优选地,可以设置第一透水拦截墙1和/或第二透水拦截墙2包括墙体,墙体上开设透水镂空部使水流通过;或者,可以设置第一透水拦截墙1和/或第二透水拦截墙2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上固定附着有海绵体,可以使水流透过并继续流动。此时,第一透水拦截墙1和第二透水拦截墙2在保持水体流动更新的同时,还不必承受过大的水流压力。缓流腔A中固定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能够带动设置的种植容器3位移,种植容器3在位移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可以随位移组件位移至黑臭水体的液面下方,也可以随位移组件位置至黑臭水体的液面上方。此时,因为第一透水拦截墙1和第二透水拦截墙2对水流的拦截作用,缓流腔A内的水体流速明显小于缓流腔A外的水体流速,随位移组件位于缓流腔A的种植容器3中的沉水植物,可以与黑臭水体充分接触。同时,因沉水植物可以在种植容器3中随位移组位移,当位移至液面上方时,沉水植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当位移至液面下方时,沉水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并净化黑臭水体。以上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沉水植物长时间处于黑臭水体的较深处、因光合作用不足而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保证沉水植物有足够的光合作用,能够长期生长,进而发挥对黑臭水体的净化作用。此处,优选地,可以设置种植容器3的容器壁呈网格结构,容器壁合围形成封闭的中空腔体,黑臭水体能够穿过网格结构的容器壁与中空腔体的内部放置的沉水植物接触,使沉水植物在净化黑臭水体的同时,始终处于受约束、管控的状态,不会在随位移组件位移的过程中脱离种植容器3;种植容器3的容器壁上开设容器门301,容器门301关闭时,种植容器3相对沉水植物而言处于封闭状态,打开容器门301,可以向种植容器内放置更多沉水植物或者更换新的沉水植物。死亡后的沉水植物在腐烂时也会污染水质,造成城市河道的二次污染,因此要注意对死亡的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水拦截墙、第二透水拦截墙、位移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种植容器,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侧河岸共同围成缓流腔;所述位移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缓流腔中,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种植容器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所述种植容器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下或液面上;所述种植容器用于盛装沉水植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水拦截墙、第二透水拦截墙、位移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种植容器,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与河道的两侧河岸共同围成缓流腔;所述位移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缓流腔中,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种植容器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所述种植容器位于黑臭水体的液面下或液面上;所述种植容器用于盛装沉水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或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透水镂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拦截墙和/或所述第二透水拦截墙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固定附着有海绵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沉水植物的黑臭水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竖向设置的转盘,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河底,同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铰接;所述转盘上连接有若干处于不同高度的种植容器,所述转盘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种植容器在随所述转盘转到低处时能够位于黑臭水体中,转到高处时能够处于空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龚彩霞宋雪方星星石建娅林新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