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车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由汽油驱动的传统汽车通常在车身地板下方的车架位置设置地板下纵梁,由此来对整个车身起到重要的支承作用,并可以实现正碰能量向车身门槛梁传递。但此种承载方式对于部分电动车而言并不适用。因为部分纯电动汽车将电池布置在车身地板下方,该元件将会占据车身底板下方的绝大部分空间,而导致无法在此处额外设计地板下纵梁,此外,还需要额外考虑对布置在此处的电池部件的碰撞保护。因此,需要重新构建车身各零件及其连接方式来解决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问题,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复杂工况,包括正面碰撞,40%重叠偏置碰撞,25%小重叠偏置碰撞及行人保护设计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车架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从而有效解决了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所述前机舱总成的纵向为X方向,横向为Y方向,且竖向为Z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n沿所述前机舱总成的XY平面相互连接形成第一传力路径的防撞梁、前纵梁、前围下挡板与门槛纵梁;/n沿所述前机舱总成的YZ平面相互连接形成第三传力路径的A柱下内板、风挡下横梁及前围下挡板;以及/n其中,在所述前纵梁上布置有减震塔;所述A柱下内板具有沿X方向朝前延伸凸出的纵向延伸件,所述纵向延伸件经由外侧连接板连接至所述减震塔;所述A柱下内板、减震塔及前纵梁形成第二传力路径;且所述第一传力路径、第二传力路径与第三传力路径相互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所述前机舱总成的纵向为X方向,横向为Y方向,且竖向为Z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
沿所述前机舱总成的XY平面相互连接形成第一传力路径的防撞梁、前纵梁、前围下挡板与门槛纵梁;
沿所述前机舱总成的YZ平面相互连接形成第三传力路径的A柱下内板、风挡下横梁及前围下挡板;以及
其中,在所述前纵梁上布置有减震塔;所述A柱下内板具有沿X方向朝前延伸凸出的纵向延伸件,所述纵向延伸件经由外侧连接板连接至所述减震塔;所述A柱下内板、减震塔及前纵梁形成第二传力路径;且所述第一传力路径、第二传力路径与第三传力路径相互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机舱总成两侧的所述减震塔之间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经由中央连接板连接至所述前围下挡板的上部,并形成第四传力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连接板为铸造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连接板采用强度及刚度不低于6000系铝材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延伸件设置在所述A柱下内板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