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96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包括外筒与内筒,所述内筒焊接在外筒内壁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外筒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筒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筒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贯穿有水管连接件,且水管连接件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喷头,所述内筒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所述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分别由两个破碎轮以及位于破碎轮外表面焊接的破碎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生物除臭剂生产过程中的分级破碎,有效减少设备磨损,提升设备实用寿命,提升原料破碎均匀度。

A production device of biological deodor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动物排泄物中通常都含有臭味物质,这些臭味物质不但会对动物机体产生伤害,排出体外后,还会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暴露在空气中经腐败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更会加剧空气污染,甚至危害人类健康,为了降低此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对除臭剂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生物除臭剂粉剂的生产设备却很少,中国专利CN201820860636.7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包括破碎装置、研磨装置和提取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外筒和转筒,所述外筒顶部设有进料口,外筒底部设有筛孔,所述转筒设置在外筒内,且其两端转动连接在外筒上,转筒的周面上设有破碎齿,所述研磨装置设置在外筒的底部,所述提取装置包括一顶部开口的槽体、过滤板、超声波洗涤器和支撑杆,所述槽体顶部固定连接在粉碎盘上,所述过滤板固定于槽体内,所述过滤板下方与槽体形成反应箱。本技术能够较佳地制备生物除臭剂。该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虽然可以实现生物除臭剂的生产,但是其破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不够优异,本身原料可以为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固体物料,其体积大小硬度各不相同,使用单一破碎装置易造成设备磨损,并且原料破碎均匀度同样得不到保证,影响生物除臭剂的生产。为此,提出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可以实现生物除臭剂生产过程中的分级破碎,有效减少设备磨损,提升设备实用寿命,提升原料破碎均匀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包括外筒与内筒,所述内筒焊接在外筒内壁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外筒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筒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筒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贯穿有水管连接件,且水管连接件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喷头,所述内筒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所述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分别由两个破碎轮以及位于破碎轮外表面焊接的破碎齿组成,所述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三者竖直方向中每两个相间破碎轮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的下端外表面并对第二挡板支撑;通过设置的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实现生物除臭剂生产过程中的分级破碎,通过初级破碎对体积大的原料进行破碎,再连同体积小的原料进而次级破碎,有效减少设备磨损,提升设备实用寿命,提升原料破碎均匀度,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为优异,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板配合第二挡板可以方便先行破碎的原料更好落入下一级破碎轮组中,避免先行破碎的原料残留在上一个破碎区域中并降低原料破碎转化率,通过设置的水管连接件外接水管并通过喷头进行水液喷射,一方便可以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残渣进行清洗冲刷,便于破碎装置的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先行破碎的原料更好的落入下一个破碎区域,同时还可以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进行降沉。进一步地,所述水管连接件为中空状态,且其内壁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喷头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水管连接件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外接水管至水管连接件并使得水管内部水液流通,此时水液即可由喷头喷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中每组破碎轮的间距呈等差数列依次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同规格型号的破碎轮并根据相邻破碎轮间距的大小不同形成分级破碎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的呈倾斜状态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挡板为倾斜状态,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破碎的原料可以更好的下落。进一步地,位于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之间所述第二挡板长度大于位于第一破碎轮组与第二破碎轮组之间第二挡板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处第二挡板长度的不同使得竖直方向相邻第二挡板之间在水液的喷洒下形成水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靠近内筒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挡板靠近内筒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位置相交错,便于喷头喷出的部分水液直接落入下一个第二挡板上,进而对下一个第二挡板进行冲刷。进一步地,该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还包括旋转电机与电源接口,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每个破碎轮的内部,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通旋转电机的电源,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破碎轮的转动,进而使得破碎轮组运转,其上的破碎齿可以对原料进行剪切和挤搓后破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破碎轮组、第二破碎轮组与第三破碎轮组,实现生物除臭剂生产过程中的分级破碎,通过初级破碎对体积大的原料进行破碎,再连同体积小的原料进而次级破碎,有效减少设备磨损,提升设备实用寿命,提升原料破碎均匀度,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为优异,使用时,原料由进料口进入内筒中,体积大的原料先经过第一破碎轮组或第二破碎轮组先行破碎,之后进入第三破碎轮组进行破碎,体积小的原料直接下落至第三破碎轮组进行破碎;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板配合第二挡板可以方便先行破碎的原料更好落入下一级破碎轮组中,避免先行破碎的原料残留在上一个破碎区域中并降低原料破碎转化率,使用时,由于第二挡板为倾斜状态,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破碎的原料下落;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水管连接件外接水管并通过喷头进行水液喷射,一方便可以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残渣进行清洗冲刷,便于破碎装置的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先行破碎的原料更好的落入下一个破碎区域,同时还可以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进行降沉,使用时,通过螺纹外接水管至水管连接件并使得水管内部水液流通,此时水液由喷头喷出,一部分水液通过滑落至第二挡板对先行破碎的原料冲刷同时落入下一个第二挡板并形成水帘对各个破碎轮组进行清洗,另一部分水液通过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落入下方的第二挡板对其进行冲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筒、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相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内筒;3、第一破碎轮组;31、第二破碎轮组;32、第三破碎轮组;33、破碎齿;4、水管连接件;41、喷头;5、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一导流孔;53、第二导流孔;6、进料口;7、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包括外筒(1)与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焊接在外筒(1)内壁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外筒(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外筒(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外筒(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贯穿有水管连接件(4),且水管连接件(4)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喷头(41),所述内筒(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所述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分别由两个破碎轮以及位于破碎轮外表面焊接的破碎齿(33)组成,所述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三者竖直方向中每两个相间破碎轮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51),且第一挡板(5)位于第二挡板(51)的下端外表面并对第二挡板(51)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包括外筒(1)与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焊接在外筒(1)内壁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外筒(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外筒(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外筒(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贯穿有水管连接件(4),且水管连接件(4)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喷头(41),所述内筒(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所述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分别由两个破碎轮以及位于破碎轮外表面焊接的破碎齿(33)组成,所述第一破碎轮组(3)、第二破碎轮组(31)与第三破碎轮组(32)三者竖直方向中每两个相间破碎轮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51),且第一挡板(5)位于第二挡板(51)的下端外表面并对第二挡板(51)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连接件(4)为中空状态,且其内壁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喷头(41)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水管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葵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伙伴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