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包括固定座,槽形的灯座,至少一个且位于灯座内的灯头,连接于灯座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杆上的支撑杆,其特征是上述支撑杆带有一个条形的定位槽,上述连接杆铰接于支撑杆的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灯座一端与固定座的间距来改变灯座的倾斜角度,以达到侧向投光角度可调的目的,即在上下方向上调节投光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在左右和前后二个方位上调节投光角度,特别是在左右和前后两个方位上调节角度时,所占用的空间很小,特别方便于狭小空间的投光需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结构,尤其是一种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
技术介绍
目前的投光灯大都用于大型广场、建筑等位置的投光照明,灯体 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投光灯只能安装在地面,向上或横向投光对 建筑或场地进行照明装饰,这种投光灯需要调节角度的机会比较少。 对于一般家居或是小型会议室等狭小的地方,上述的投光灯就不太适 用了。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巧,角度调节方便,在投射图案光线时, 能沿着灯具的方向侧向投光的灯具,以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投光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巧、适用于狭小空 间,调节角度方便、能沿着灯具的方向投光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侧向角度可调式投 光灯,包括固定座,槽形的灯座,至少一个且位于灯座内的灯头,连 接于灯座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杆上的支撑杆,其特征在 于上述支撑杆带有一个条形的定位槽,上述连接杆铰接于支撑杆的 定位槽内;所述灯座另一侧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铰接于固定 座上,或者所述灯座另一侧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铰接于上述 支撑杆的定位槽内;所述灯座两端都带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安装孔; 所述灯座两端的安装孔内表面带有内齿纹,连接杆与上述安装孔相配 合的一端外表面带有外齿纹,安装孔与连接杆通过内齿纹与外齿纹相配合;所述灯头两侧带有支杆,该支杆穿插于灯座侧壁上的凹孔内; 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带有外齿纹,凹孔内表面带有内齿纹,支杆与定位 孔通过它们带有的外齿纹与内齿纹相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体积小巧而 能应用于狭小的空间,例如家庭内或小会议室等地方使用;固定座、 灯座以及灯头都能转动,不仅能在正向调节投光角度,还能在侧向调 节角度,更加方便非常小之空间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2为本技术部分分解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4为本技术的灯座在图3中的A-A剖示图; 图5为本技术中内、外齿纹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灯头l、灯座2、连接杆 3、支撑杆4和固定座5,灯座2为槽形,多个灯头1并排于槽形灯 座2内,灯座2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3、支撑杆4和固定座5或连接 杆3和固定座5,固定座5分别有长短二种,与连接杆直接铰接的标 示为固定座51,与支撑杆铰接的标示为固定座52。如图l (A)所示,灯座2两端都带有一个安装孔21。先看灯座 2的右端,安装孔21内连接有连接杆3,该连接杆3的左端连接在灯 座2上的安装孔21内,连接杆3此端的外表面带有外齿纹6,而安装孔21内带有内齿纹7,如图2和图5中所示,连接杆3与安装孔 21即通过此外齿纹6和内齿纹7相配合,可以一个齿位地进行调节 和定位角度,在连接杆3上的外齿纹6两端处有一个通孔31和一个 挡板32,通孔31内设有定位销33,以防止连接杆3不会从安装孔 21内脱出;连接杆3的右端铰接在支撑杆4上,支撑杆4上有一个 条形的定位槽41,连接杆3与支撑杆4通过一个螺栓8铰接在定位 槽41内,支撑杆4的底部铰连在固定座52上,如图2中所示,拧紧 螺栓8后,连接杆3与支撑杆4连成一体,松开螺栓8则连接杆3可 随螺栓8在定位槽41内滑动,这样可以调节灯座2右端的高度,即 调节灯座2的倾斜程度和上下方向的投光角度,以达到侧向可调投光 的目的,如图1 (B)所示。再看灯座2的左端,与其右端相同地, 安装孔21内也是有一个连接杆3,此连接杆3的右端与安装孔21通 过内齿纹7与外齿纹6相配合,该连接杆3右端端部有一个通孔31, 内有定位销33,连接杆3的左端则铰连在一个固定座51上,这样灯 座2可以绕其两侧的连接杆3旋转,达到前后方向上也能调节投光方 向的目的。如图1 (C)中所示,灯座2两侧还能都设置成连接杆3 与支撑杆4的配合,调节好角度后再拧紧两侧的螺栓8,灯座2就被 固定,这样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节投光角度。如图3和图4所示,三个灯头1并排于灯座2内,灯头1包括发 光体、反射镜和外壳(图中均未示出)。灯头1的外侧带有两个相对 称的支杆11,灯座2的内侧带有定位孔22,支杆11位于定位孔22 内。支杆ll的末端带有外齿纹6,而定位孔22带有内齿纹7,支杆11与灯座2通过外齿纹6和内齿纹7相配合,如图5所示,和连接 杆3与灯座2之间的配合一样,可以一个齿位地进行调节和定位角度。 这样,灯头1也可以沿灯座2的方向调节投光角度,同样起到了侧向 调节投光角度的目的。图5所示为外齿纹6和内齿纹7相配合的示意图,连接杆3与安 装孔21、支杆11与定位孔22之间都是这种连接方式。当外力转动 灯头1或灯座2时,连接杆3与安装孔21、支杆11与定位孔22会 相对转动,外齿纹6与内齿纹7会相对地从一个齿位移动到另一个齿 位;当没有外力时,外齿纹6与内齿纹7相互啮合而不会相对移动。 这种结构很适合本技术对角度变化的需求,使得本技术调节 投光角度非常便捷。本技术可以在上下、左右以及前后三个方位上调节投光角 度,特别是在左右和前后两个方位上调节角度时,所占用的空间很小, 特别方便于狭小空间的投光需要。权利要求1、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包括固定座,槽形的灯座,至少一个且位于灯座内的灯头,连接于灯座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杆上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杆带有一个条形的定位槽,上述连接杆铰接于支撑杆的定位槽内。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座另一侧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铰接于固定座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座另一侧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铰接于上述支撑杆的定 位槽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座两端都带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安装孔。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座两端的安装孔内表面带有内齿纹,连接杆与上述安装孔相配 合的一端外表面带有外齿纹,安装孔与连接杆通过内齿纹与外齿纹相 配合。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头两侧带有支杆,该支杆穿插于灯座侧壁上的凹孔内。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带有外齿纹,凹孔内表面带有内齿纹,支杆与定位 孔通过它们带有的外齿纹与内齿纹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包括固定座,槽形的灯座,至少一个且位于灯座内的灯头,连接于灯座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杆上的支撑杆,其特征是上述支撑杆带有一个条形的定位槽,上述连接杆铰接于支撑杆的定位槽内。本技术通过改变灯座一端与固定座的间距来改变灯座的倾斜角度,以达到侧向投光角度可调的目的,即在上下方向上调节投光角度。本技术还可以在左右和前后二个方位上调节投光角度,特别是在左右和前后两个方位上调节角度时,所占用的空间很小,特别方便于狭小空间的投光需要。文档编号F21V14/02GK201003729SQ20072004851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樊邦弘 申请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侧向角度可调式投光灯,包括固定座,槽形的灯座,至少一个且位于灯座内的灯头,连接于灯座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杆上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杆带有一个条形的定位槽,上述连接杆铰接于支撑杆的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邦弘,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