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洪仙专利>正文

产科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84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助产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前后两端对称连接有夹紧板,基座的顶部左侧连接有软垫,软垫的右侧设有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板,基座的顶部右侧连接有助产壳体,助产壳体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外部螺接有螺母座,螺母座的左端连接有套管,套管伸出导向槽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左端连接有吸盘,助产壳体的前侧安装有负压气泵,负压气泵与吸盘之间连通有软管,助产壳体的后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中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后端连接有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有效避免了分娩过程中产道变窄,能够对胎儿进行牵引,在产妇分娩时达到了良好的助产效果,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科助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产科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腿部会不自觉合拢,从而导致产道变窄,增大分娩难度,并且现有的助产装置在使用时力度难以把控,容易因用力过猛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助产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助产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助产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后两端对称连接有夹紧板(2),所述夹紧板(2)上螺接有紧固螺栓(3),所述基座(1)的顶部左侧连接有软垫(4),所述软垫(4)的右侧设有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板(5),所述基座(1)的顶部右侧连接有助产壳体(6),所述助产壳体(6)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内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右端套接有锥齿圈(9),所述螺杆(8)外部螺接有螺母座(10),所述螺母座(10)的左端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伸出导向槽(7)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与助产壳体(6)左侧壁之间连接有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助产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后两端对称连接有夹紧板(2),所述夹紧板(2)上螺接有紧固螺栓(3),所述基座(1)的顶部左侧连接有软垫(4),所述软垫(4)的右侧设有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挡板(5),所述基座(1)的顶部右侧连接有助产壳体(6),所述助产壳体(6)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内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右端套接有锥齿圈(9),所述螺杆(8)外部螺接有螺母座(10),所述螺母座(10)的左端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伸出导向槽(7)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与助产壳体(6)左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20),所述固定座(12)的左端连接有吸盘(13),所述助产壳体(6)的前侧安装有负压气泵(14),所述负压气泵(14)与吸盘(13)之间连通有软管(15),所述助产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仙
申请(专利权)人:宋洪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