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文君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包括手持杆、药液瓶以及止血组件,所述手持杆同轴线的固定在药液瓶的底部;药液瓶顶部开口的通过螺纹啮合有药盖,药液瓶的侧壁固定有侧板,药液瓶的底部和瓶身上开设一条送液通道;药盖的圆心处加工有贯穿的圆孔,由于患者伤处位置不是一定的,根据患者表面弧度进行更换不同角度的弧板,在更换止血棉条时,需要要将粘附在母粘带的子粘带撕下即可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的速度,对凸出的气囊部分进行不断的按压,气囊内的体积不断的变化导致密封的药液瓶内气压产生变化,送液通道内的药液可以流过弧板,散落在止血棉条上,带有药液的止血棉条压在患者伤处,实现止血的目的。

A new hemostat for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学器具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当前心内科治疗中很多情况下会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通过导丝穿刺进入动脉血管将治疗药物直接送达患处,这种介入治疗心内科疾病的方式虽然创伤小,危险性低,但是在导管介入动脉血管或者是治疗后导管抽离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出血的现象,但是在临床上常使用的止血方法大都是纱布卷加弹力胶带的包扎固定,由于纱布卷加弹力胶带的包扎方法常因压力不足或包扎后的受力点因位置偏移,导致术后动脉出血的情况发生。而现有的压迫止血器的止血棉上药液是现用现滴的,需要临时找药液进行滴加,导致需要去止血的时间增加,造成患者的伤口血流较多,同时压迫止血器的棉条更换速度较慢,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具有根据患者表面弧度进行更换不同角度的弧板、提高了更换的速度、药液直接滴加在止血棉上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包括手持杆、药液瓶以及止血组件,所述手持杆同轴线的固定在药液瓶的底部;所述药液瓶顶部开口的通过螺纹啮合有药盖,药液瓶的侧壁固定有侧板,药液瓶的底部和瓶身上开设一条送液通道;所述药盖的圆心处加工有贯穿的圆孔,圆孔的内壁上固定有气囊,气囊的顶部凸出药盖的上表面,气囊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所述止血组件包括横杆、竖杆、弧板和止血棉条,横杆的一端与侧板的外壁垂直相接,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口朝下的竖杆,所述弧板的顶面中心与竖杆的下端口相固定,弧板的两侧弧面上覆盖有母粘带,止血棉条于弧板的下表面贴合,止血棉条两侧固定的子粘带与母粘带相接;所述送液通道还穿过侧板、横杆、竖杆和弧板。优选的,所述送液通道与弧板的最顶端处相接,止血棉条覆盖在送液通道的孔口处。优选的,所述药液瓶的瓶身透明,并标注有尺度,药液瓶的外壁上还包覆有表面磨砂的橡胶套。优选的,所述药盖位于气囊下方的圆孔内壁上安装有隔板,气囊的底面与隔板相接,气囊的开口贯穿隔板。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底部开口直径为10~20mm,气囊内一直充满空气。优选的,所述弧两侧边至圆心的角度不唯一,其包括10°、15°、25°、45°、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医生通过手持杆提高了稳定性,药液瓶内存放止血的药液,通过尺度查看药液的存储量,由于患者伤处位置不是一定的,根据患者表面弧度进行更换不同角度的弧板,在更换止血棉条时,需要要将粘附在母粘带的子粘带撕下即可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的速度。2.本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对凸出的气囊部分进行不断的按压,气囊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气囊内的体积不断的变化导致密封的药液瓶内气压产生变化,气囊的体积设计,在气囊被压到极限时,送液通道内的药液可以流过弧板,散落在止血棉条上,带有药液的止血棉条压在患者伤处,实现止血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的整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的药盖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的弧板和止血棉条连接图。图中:1-手持杆、2-药液瓶、21-侧板、22-送液通道、3-止血组件、31-横杆、32-竖杆、33-弧板、331-母粘带、34-止血棉条、341-子粘带、4-药盖、41-圆孔、411-气囊、5-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包括手持杆1、药液瓶2以及止血组件3,手持杆1同轴线的固定在药液瓶2的底部,手持杆1可以方便医生手持,提高了稳定性,药液瓶2的瓶身透明,并标注有尺度,药液瓶2的外壁上还包覆有表面磨砂的橡胶套,橡胶套保护药液瓶2,避免掉落时发生损坏,药液瓶2内存放止血的药液,通过尺度查看药液的存储量。药液瓶2顶部开口的通过螺纹啮合有药盖4,药盖4旋紧时,药液瓶2是处于密封的状态,药液瓶2的侧壁固定有侧板21,侧板21作为药液瓶2和止血组件3连接的媒介,药液瓶2的底部和瓶身上开设一条送液通道22,送液通道22输送药液瓶2的药液,送液通道22还穿过侧板21、横杆31、竖杆32和弧板33,送液通道22与弧板33的最顶端处相接,止血棉条34覆盖在送液通道22的孔口处,药液经过送液通道22的流动散落在止血棉条34上,带有药液的止血棉条34压在患者伤处,实现止血的目的。请参阅图2-4,药盖4的圆心处加工有贯穿的圆孔41,圆孔41的内壁上固定有气囊411,气囊411的顶部凸出药盖4的上表面,可以对凸出的气囊411部分进行不断的按压,气囊411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2,气囊411内的体积不断的变化导致密封的药液瓶2内气压产生变化,从而药液会在送液通道22内流动,药盖4位于气囊411下方的圆孔41内壁上安装有隔板5,气囊411的底面与隔板5相接,气囊411的开口贯穿隔板5,隔板5起到支撑气囊411底部的目的,在不断的按压气囊411过程中,气囊411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气囊411的体积设计,在气囊411被压到极限时,送液通道22内的药液可以流过弧板33,散落在止血棉条34上。止血组件3包括横杆31、竖杆32、弧板33和止血棉条34,横杆31的一端与侧板21的外壁垂直相接,横杆31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口朝下的竖杆32,弧板33的顶面中心与竖杆32的下端口相固定,弧板33的两侧弧面上覆盖有母粘带331,弧板33两侧边至圆心的角度不唯一,其包括10°、15°、25°、45°、60°,弧板33由于和患者的伤处接触,由于患者伤处位置不是一定的,根据患者表面弧度进行更换弧板33,弧板33和竖杆32通过螺纹啮合固定,更换方便,止血棉条34于弧板33的下表面贴合,止血棉条34两侧固定的子粘带341与母粘带331相接,在更换止血棉条34时,需要要将粘附在母粘带331的子粘带341撕下即可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的速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生通过手持杆1提高了稳定性,药液瓶2内存放止血的药液,通过尺度查看药液的存储量,由于患者伤处位置不是一定的,根据患者表面弧度进行更换不同角度的弧板33,在更换止血棉条34时,需要要将粘附在母粘带331的子粘带341撕下即可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的速度,对凸出的气囊411部分进行不断的按压,气囊411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2,气囊411内的体积不断的变化导致密封的药液瓶2内气压产生变化,气囊411的体积设计,在气囊411被压到极限时,送液通道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包括手持杆(1)、药液瓶(2)以及止血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同轴线的固定在药液瓶(2)的底部;/n所述药液瓶(2)顶部开口的通过螺纹啮合有药盖(4),药液瓶(2)的侧壁固定有侧板(21),药液瓶(2)的底部和瓶身上开设一条送液通道(22);/n所述药盖(4)的圆心处加工有贯穿的圆孔(41),圆孔(41)的内壁上固定有气囊(411),气囊(411)的顶部凸出药盖(4)的上表面,气囊(411)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2);/n所述止血组件(3)包括横杆(31)、竖杆(32)、弧板(33)和止血棉条(34),横杆(31)的一端与侧板(21)的外壁垂直相接,横杆(31)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口朝下的竖杆(32),所述弧板(33)的顶面中心与竖杆(32)的下端口相固定,弧板(33)的两侧弧面上覆盖有母粘带(331),止血棉条(34)于弧板(33)的下表面贴合,止血棉条(34)两侧固定的子粘带(341)与母粘带(331)相接;/n所述送液通道(22)还穿过侧板(21)、横杆(31)、竖杆(32)和弧板(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新型止血器,包括手持杆(1)、药液瓶(2)以及止血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同轴线的固定在药液瓶(2)的底部;
所述药液瓶(2)顶部开口的通过螺纹啮合有药盖(4),药液瓶(2)的侧壁固定有侧板(21),药液瓶(2)的底部和瓶身上开设一条送液通道(22);
所述药盖(4)的圆心处加工有贯穿的圆孔(41),圆孔(41)的内壁上固定有气囊(411),气囊(411)的顶部凸出药盖(4)的上表面,气囊(411)的底部开口朝向药液瓶(2);
所述止血组件(3)包括横杆(31)、竖杆(32)、弧板(33)和止血棉条(34),横杆(31)的一端与侧板(21)的外壁垂直相接,横杆(31)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口朝下的竖杆(32),所述弧板(33)的顶面中心与竖杆(32)的下端口相固定,弧板(33)的两侧弧面上覆盖有母粘带(331),止血棉条(34)于弧板(33)的下表面贴合,止血棉条(34)两侧固定的子粘带(341)与母粘带(331)相接;
所述送液通道(22)还穿过侧板(21)、横杆(31)、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君周小钰何明菊喻川
申请(专利权)人:葛文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