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快脱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7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快脱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上止组件包括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右上止件上方设置有平滑链块,平滑链块上方还设置有上止扣件,拉头包括拉头体、帽盖和拉片,拉头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导柱,上翼板、下翼板和导柱组合形成两个导入口和啮合口提供拉链的两条链齿通过,还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具有马钩部,帽盖由两条相互平行且安装于上翼板上的矩形凸起部组成,凸起部的侧面均开设有供拉片穿插的通孔。拉头往上提拉,左上止件压迫右上止件变形让位,使得拉头快速脱离上止组件并停留在平滑链块上;拉片被定位件定位,不随意跑偏滑动。

Plastic steel quick release z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钢快脱拉链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塑钢快脱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限位码(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通常的拉链具有沿左右一对拉链布带的相对侧缘安装了多个拉链齿的左右一对拉链链带。在该拉链链带的拉链齿列的一端安装上止,在另一端安装下止,在拉链齿列上穿插有用于开闭左右的拉链链带的拉头。一般情况下,沿拉链齿列使该拉头滑动,由此对左右的拉链链带进行开闭。快脱拉链可以实现不必将拉头拉回初始端就能将拉链脱开的功能,大大简化了拉链的操作步骤。快脱拉链经常被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运动员和消防员的服装上、睡袋上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快速扣合分开且在拉动拉头时拉片不随意跑偏滑动的塑钢快脱拉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左链带、右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上止组件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右上止件上方在右链带上设置有平滑链块,平滑链块上方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拉头脱出的上止扣件,右上止件的上部内侧开设有条形孔,右上止件的下部内侧设有U形凹槽,右上止件的下端面内侧上设有弧形凹槽,左上止件的内侧面为波浪状,左上止件的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左上止件的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第一弧形凸起的位置与右上止件的条形孔相对应,在拉头处于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位置时,第二弧形凸起在拉头的力作用下嵌入右上止件的U形凹槽内从而使得左上止件旋转,拉头继续滑动,第一弧形凸起压迫右上止件在条形孔的位置出现凹陷变形,拉头包括拉头体、帽盖和拉片,拉头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导柱,上翼板、下翼板和导柱组合形成两个导入口和啮合口提供拉链的两条链齿通过,还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具有马钩部,帽盖由两条相互平行且安装于上翼板上的矩形凸起部组成,凸起部的侧面均开设有供拉片穿插的通孔。在本技术中,进一步的,平滑链块和上止扣件的长度之和大于拉头的长度。在本技术中,进一步的,凸起部外侧面部上设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拉片的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拉头往上提拉,左上止件压迫右上止件变形让位,使得拉头快速脱离上止组件并停留在平滑链块上,上止扣件防止拉头脱出;优化帽盖结构,优化生产工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拉片被定位件定位,不随意跑偏滑动,使得在拉动拉头的过程中更顺畅,提高拉链的快脱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及附图标记做简单介绍。图1为本技术拉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止组件实现快脱时的变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上止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右上止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链带、2-右链带、3-上止组件、4-拉头、31-左上止件、32-右上止件、33-平滑链块、34-上止扣件、311-第一弧形凸起、312-第二弧形凸起、321-条形孔、322-U形凹槽、323-弧形凹槽、42-帽盖、43-拉片、411-上翼板、412-下翼板、413-导柱、414-弹片、421-凸起部、422-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左链带1、右链带2、上止组件3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4,上止组件3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上止件31和右上止件32,右上止件32上方在右链带2上设置有平滑链块33,平滑链块33上方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拉头4脱出的上止扣件34,右上止件32的上部内侧开设有条形孔321,右上止件32的下部内侧设有U形凹槽322,右上止件32的下端面内侧上设有弧形凹槽323,左上止件31的内侧面为波浪状,左上止件31的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311,左上止件31的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312,第一弧形凸起311的位置与右上止件32的条形孔321相对应,在拉头4处于左上止件31和右上止件32位置时,第二弧形凸起312在拉头4的力作用下嵌入右上止件32的U形凹槽322内从而使得左上止件31旋转,拉头4继续滑动,第一弧形凸起311压迫右上止件32在条形孔321的位置出现凹陷变形,参见图2,拉头4包括拉头体、帽盖42和拉片43,参见图3和图4,拉头体包括上翼板411、下翼板412以及连接上翼板411和下翼板412的导柱413,上翼板411、下翼板412和导柱413组合形成两个导入口和啮合口提供拉链的两条链齿通过,还包括弹片414,弹片414的一端具有马钩部,帽盖42由两条相互平行且安装于上翼板411上的矩形凸起部421组成,凸起部421的侧面均开设有供拉片43穿插的通孔。平滑链块33和上止扣件34的长度之和大于拉头4的长度。凸起部421外侧面部上设有定位件422,定位件422用于拉片43的定位。拉头4往上提拉,左上止件31压迫右上止件32变形让位,使得拉头4快速脱离上止组件3并停留在平滑链块33上,上止扣件34防止拉头4脱出;优化帽盖42结构,优化生产工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拉片43被定位件422定位,不随意跑偏滑动,使得在拉动拉头4的过程中更顺畅,提高拉链的快脱性能。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快脱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所述上止组件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上方在右链带上设置有平滑链块,所述平滑链块上方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拉头脱出的上止扣件,所述右上止件的上部内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右上止件的下部内侧设有U形凹槽,所述右上止件的下端面内侧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左上止件的内侧面为波浪状,该左上止件的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左上止件的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的位置与右上止件的条形孔相对应,在拉头处于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在拉头的力作用下嵌入右上止件的U形凹槽内从而使得左上止件旋转,所述拉头继续滑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压迫右上止件在条形孔的位置出现凹陷变形,所述拉头包括拉头体、帽盖和拉片,所述拉头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导柱,所述上翼板、下翼板和导柱组合形成两个导入口和啮合口提供拉链的两条链齿通过,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具有马钩部,所述帽盖由两条相互平行且安装于上翼板上的矩形凸起部组成,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均开设有供拉片穿插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快脱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所述上止组件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上方在右链带上设置有平滑链块,所述平滑链块上方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拉头脱出的上止扣件,所述右上止件的上部内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右上止件的下部内侧设有U形凹槽,所述右上止件的下端面内侧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左上止件的内侧面为波浪状,该左上止件的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左上止件的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的位置与右上止件的条形孔相对应,在拉头处于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在拉头的力作用下嵌入右上止件的U形凹槽内从而使得左上止件旋转,所述拉头继续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笑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鑫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