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敷性改善剂、镀敷用成型体、镀敷用粒料组合物、镀敷成型体和镀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160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含有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0~90%的异相聚合物粒子。优选具有0.05μm以上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80体积%以上,具有0.05μm以上且不到0.15μm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10~60体积%。

Coating improver, coating forming body, coating granular composition, coating forming body and coa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镀敷性改善剂、镀敷用成型体、镀敷用粒料组合物、镀敷成型体和镀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敷性改善剂、镀敷用成型体、镀敷用粒料组合物、镀敷成型体和镀敷方法。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给予通过镀敷能够在其表面形成密合性优异的金属膜或合金膜的镀敷用成型体的镀敷性改善剂、包含其的镀敷用成型体、具备金属膜或合金膜的镀敷成型体以及镀敷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通过在成型体的表面进行镀敷而得到的、具备金属膜或合金膜的镀敷成型体例如为了使外观成为金属般外观、提高设计性、提高耐久性和耐候性、赋予抗静电性、通电性、电磁波屏蔽性等,已在车辆部件、电气-电子部件、OA设备用部件、家电制品、住宅用部件、服饰用品等中使用。作为对成型体的镀敷方法,已知依次进行蚀刻(表面粗化)、中和、赋予催化剂、活化、化学镀敷、酸活化、电镀敷等工序的、所谓催化剂促进法;省略了其中的化学镀敷工序的直接镀敷法。作为成型加工性、抗冲击性等优异、给予适于通过镀敷对其表面形成金属层或合金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已知以ABS树脂为主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2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863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772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随着镀敷成型体的用途扩大,需要给予与通过镀敷而制作的金属层的密合性更优异的成型体的镀敷用组合物。另外,在对于成型体给予冲击的情况下,如果成型体脆性破坏,则碎片飞散。为了抑制这种情况,需要用于制作对于冲击发生延展性破坏的成型体的镀敷用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镀敷性改善剂、包含其的镀敷用成型体、镀敷用粒料组合物、具备金属层或合金层的镀敷成型体以及镀敷方法,该镀敷性改善剂给予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具有发生延展性破坏的倾向、抗冲击性优异、能够在其表面通过镀敷形成密合性优异的金属层或合金层的成型体(镀敷用成型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能够作为以下的方案或应用例实现。应用例1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的一个方案含有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0~90%的异相聚合物粒子。应用例2在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中,优选具有0.05μm以上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80体积%以上,具有0.05μm以上且不到0.15μm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10~60体积%。应用例3在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的另一方案中,还含有水。应用例4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一个方案含有应用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镀敷性改善剂、和热塑性树脂。应用例5上述镀敷性改善剂中所含的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和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有比例在将两者的合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优选分别为10~80质量%和20~90质量%。应用例6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成型体的一个方案包括应用例4或5中所述的镀敷用成型体和在该镀敷用成型体的表面配置的镀敷层。应用例7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方法的一个方案是在应用例4或5中所述的镀敷用成型体形成镀敷层的方法,其中,在30~80℃下对上述镀敷用成型体进行蚀刻后,形成镀敷层。应用例8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的一个方案为含有应用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镀敷性改善剂中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粒料组合物,是用于镀敷用成型体的形成的粒料组合物,包含粒料,该粒料含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体相和在该基体相中分散的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通过3目的筛子的粒料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粒料组合物的总量,为98质量%以上,通过5目的筛子并且没有通过9目的筛子的粒料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粒料组合物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应用例9上述粒料中所含的上述异相聚合物粒子和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有比例在将两者的合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优选分别为10~80质量%和20~90质量%。应用例10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案是将应用例8或9中所述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熔融混炼后成型为规定形状的方法。应用例11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一个方案是将应用例8或9中所述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熔融混炼后成型为规定形状而成的。应用例12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案是将应用例8或9中所述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熔融混炼后成型为规定形状,对得到的镀敷用成型体进行蚀刻,接下来,进行镀敷的方法。应用例13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一个方案是将应用例8或9中所述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熔融混炼后成型为规定形状,对得到的镀敷用成型体进行蚀刻,接下来进行镀敷而得到的,包括树脂成型部和镀敷层的镀敷用成型体。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和镀敷用成型体适于形成密合性优异的金属层或合金层。而且,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抗冲击性优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给予采用镀敷得到的铜层等金属层或合金层的形成性以及这些层与基底的密合性优异的镀敷成型体。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成型体由于金属层或合金层与基底成型部的密合性优异,因此外观性也优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方法,能够高效率地形成与基底成型部的密合性优异的金属层或合金层。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粒料组合物和本专利技术的镀敷用成型体的制造方法适于在其表面形成密合性优异的金属层或合金层,给予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抗冲击性优异的镀敷用成型体。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核壳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2为具有海岛状(island-in-sea)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3为具有米章鱼(いいだこ)状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4为具有另外的米章鱼状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5为具有并置型(side-by-side)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6为具有多粒子异相型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7为具有木莓状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8为具有另外的多粒子异相型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图9为具有不倒翁状异相结构的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应予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只限定于下述记载的实施方式,应理解为也包含在不改变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所实施的各种的变形例。本说明书中的“(甲基)丙烯酸~”是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的概念。“~(甲基)丙烯酸酯”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的概念。另外,“(甲基)烯丙基”是包括“烯丙基”和“甲基烯丙基”这两者的概念。1.镀敷性改善剂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的特征在于,含有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0~90%的异相聚合物粒子。本专利技术的镀敷性改善剂根据需要,能够含有其他成分(后述)。使用含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含有异相聚合物粒子的镀敷性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镀敷性改善剂,其含有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0~90%的异相聚合物粒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7 JP 2017-134124;20170707 JP 2017-134125;201.镀敷性改善剂,其含有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0~90%的异相聚合物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敷性改善剂,其中,在所述异相聚合物粒子中,具有0.05μm以上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所述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80体积%以上,具有0.05μm以上且不到0.15μm的粒径的聚合物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所述异相聚合物粒子的整体,为10~60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敷性改善剂,其还含有水。


4.镀敷用成型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镀敷性改善剂、和热塑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敷用成型体,其中,所述镀敷性改善剂中所含的所述异相聚合物粒子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含有比例在将两者的合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为10~80质量%和20~90质量%。


6.镀敷成型体,其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镀敷用成型体、和在该镀敷用成型体的表面配置的镀敷层。


7.镀敷方法,是在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镀敷用成型体形成镀敷层的方法,其中,在30~80℃下对所述镀敷用成型体进行蚀刻后,形成镀敷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法由Y·伊莫托北口博纪渡边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大科能宇菱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