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57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1),其特别是在施工活动中用于在人员坠落时将人员挂住,包括至少一条肩带(2),该肩带具有胸部部分(2a)、肩部部分(2b)和背部部分(2c),背部部分包括用于可释放地附接安全绳(7)的锁定元件(6),其中锁定元件可在工作位置与挂接位置之间转换,在工作位置锁定元件(6)设置在肩带(2)的背部部分(2c)那一侧,在挂接位置锁定元件(6)设置在肩带(2)的胸部部分(2a)那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安全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用于在人员坠落时将其挂住,该安全带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肩带,其包括胸部部分、肩部部分和背部部分,以及-用于可释放地附接安全绳的锁定元件。
技术介绍
例如从DE20022993U1中可获知一种具有闭锁装置和保持装置的安全带。该安全带具有腰带绳带和肩部绳带。肩部绳带具有交叉设置在穿戴者的背部的两个部分。该交叉点设置有安全绳环,用于固定安全索。在建筑施工活动的情况下,使用标准安全带,其中安全绳(坠落防护绳)固定在穿戴者背部区域的安全绳环上。因此,不会妨碍安全带的穿戴者进行其工作活动。然而,该实施方式带来的严重的缺点是,在坠落的情况下,穿戴者必须尽快解脱安全绳。悬挂在背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危及生命的载荷(应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仅在20分钟的负载时间后就发生死亡。其原因在于,因自身体重,悬挂在背部对胸廓、腿部动脉和腿部静脉施加高压,由此大大损伤呼吸和循环。另一方面,已知用于其他应用的安全带,特别是攀登安全带,其中固定绳被附接至穿戴者的前侧或胸侧,由此将人在坠落后可以“在绳索上”保持的非致命时间至少增加到60分钟。然而,这种实施方式似乎不适合施工领域,因为固定绳与胸部的附接会妨碍穿戴者手臂的自由运动,使得个人不能有效地进行工作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形成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活动的安全带装置,其改善了坠落情况下穿戴者身上的应力(载荷)。<br>上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包含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根据本专利技术,锁定元件可以在工作位置和挂接位置之间转换,在工作位置锁定元件设置在肩带的背部部分那一侧,在挂接位置锁定元件设置在肩带的胸部部分那一侧。为了能够自由且不受阻碍地进行工作活动,在工作位置,锁定元件设置在安全带装置的穿戴者的后侧。因此,例如在进行金属框架结构上的建筑施工活动时,安全绳的与锁定元件连接的端部部分位于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换言之,在工作位置提供了安全绳与背部的附接(即,支撑绳设置在肩带的背部部分上)。因此,可以自由且不受阻碍地进行工作活动,其中同时实现了所需的坠落防护。在坠落的情况下,触发锁定元件从工作位置到挂接位置的独立位移。在从工作位置到挂接位置的转换期间,锁定元件以及因此还有安全绳从穿戴者的后侧被引导到穿戴者的胸部侧或前侧。在此位置,安全绳设置在穿戴者的前侧或胸部侧。因此,锁定元件或与之连接的安全绳的端部区域沿着从穿戴者的背部优选越过其肩部到达胸部区域的运动路径。由于胸部区域中的附接,穿戴者的胸廓有利地在挂接位置仅承受最小的载荷(或应力)。由于在坠落过程中或坠落后的几秒钟内安全绳从背部的设置转换到胸部区域的设置,因此穿戴者在出现由于压缩力造成的危害健康的载荷之前可在安全绳上保持更长的时间。因此,可以有利地将进行工作活动时的运动自由度与坠落情况下更高的安全性相结合。针对本公开的目的,位置和方向说明与按预期使用时安全带的状态有关。例如,“前”、“前侧”等涉及穿戴者的胸部区域,而“后”、“后侧”等涉及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为了使锁定元件能够从所保护的人员的后侧位移到前侧,优选在肩带的胸部部分那一侧设置挂接元件,并且优选设置用于将锁定元件连接至挂接元件的连接元件,优选是连接索。挂接元件固定在前侧,即肩带的胸部部分那一侧。例如,可以将特别是连接至肩带的胸部部分的安全绳环设置为挂接元件。连接元件一方面连接至穿戴者前侧的挂接元件,另一方面连接至在工作位置位于穿戴者后侧的锁定元件。优选地,将连接索设置为连接元件,其中,针对本公开的目的,其也被理解为是指可横切于纵向方向变形的皮带、条带或其他纵向元件。在坠落的情况下,锁定元件因安全绳施加的纵向力从穿戴者的后侧位移到前侧,从而通过前侧的挂接元件承受穿戴者的重量。为此目的,优选的是,连接元件的一个端部连接至锁定元件,而连接元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挂接元件。在工作位置,连接元件处于不承载安全带的穿戴者的重量的状态,其中穿戴者的重量由后侧的锁定元件承受。在安全位置,连接元件处于被加载状态,其中穿戴者的重量由前侧或胸部侧的挂接元件承受。为了为穿戴者提供最大的运动自由度、达到高安全标准并使肩带更容易穿戴,有利的是,连接元件在工作位置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优选实质上在连接元件的整个纵向范围上沿着肩带被引导。由于上述原因,另外有利的是,连接元件在工作位置被接收在肩带与覆盖部件、特别是覆盖编织织物之间。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覆盖部件通过接头、特别是通过接缝连接至肩带。因此,在坠落的情况下,可以延迟悬挂部从后侧到前侧的位移。因此,在坠落的情况下,穿戴者的重量有利地相对缓和地从背部的悬挂部转移到胸部的悬挂部。在坠落结束时,穿戴者通过安全绳悬挂在对呼吸或血液循环实质上没有损害的稳定位置。根据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设置有用于将锁定元件连接至肩带的保持元件以及用于从保持元件释放锁定元件的释放装置。保持元件在穿戴者的后侧固定地连接至肩带、特别是其背部部分。在坠落的情况下,释放装置通过挂接力使锁定元件从保持元件释放。因此,穿戴者的重量被转移到前侧的挂接元件。在优选的变型中,释放装置包括锁闩和锁闩插口,其中,在工作位置锁闩连接至锁闩插口,并且通过对锁定元件施加预定的纵向力能够将锁闩转换到从锁闩插口释放的释放位置。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安全绳设置在穿戴者后侧的锁定元件处,从而不妨碍穿戴者进行其工作活动。仅在坠落的情况下释放装置才被启动,锁定元件由此从保持元件释放,以使锁定元件能够位移到前侧。从结构的观点来看,有利的是锁闩特别是枢转地安装在保持元件上,其中锁定元件包括锁闩插口。然而,锁闩也可以设置在锁定元件上,并且锁闩插口可以设置在保持元件上。为了限定特定的释放力,有利的是释放装置包括弹簧元件,锁定元件可以克服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从保持元件释放。释放装置特别优选地包括用于对锁定元件相对于保持元件的释放运动进行制动的阻尼元件。阻尼元件在释放过程中引起时间延迟。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的具有肩带和腿环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装置的穿戴者的后侧,其中安全绳悬挂在位于穿戴者背部的锁定元件上,以允许不受阻碍地进行施工活动;图2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的安全带装置的穿戴者的前侧,其中穿戴者胸部区域中的挂接元件通过连接索与锁定元件连接;图3a示出了工作位置的安全绳在背部的悬挂部的详细视图,其中锁定元件在肩带的背部部分处锁定至保持元件;以及图3b示出了在坠落情况下安全带中的锁定元件在释放过程中的详细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进行建筑施工活动并由用于在坠落的情况下挂住工人的安全带装置1保护的工人的后侧,图2示出了前侧。安全带装置1包括两条肩带2,其各自具有胸部部分2a、肩部部分2b和背部部分2c。在该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装置(1),其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用于在人员坠落时将人员挂住,该安全带装置包括:/n-至少一条肩带(2),其包括胸部部分(2a)、肩部部分(2b)和背部部分(2c);/n-用于可释放地附接安全绳(7)的锁定元件(6),/n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6)能够在工作位置与挂接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锁定元件(6)设置在所述肩带(2)的所述背部部分(2c)那一侧,在所述挂接位置所述锁定元件(6)设置在所述肩带(2)的所述胸部部分(2a)那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4 AT A50498/20171.一种安全带装置(1),其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用于在人员坠落时将人员挂住,该安全带装置包括:
-至少一条肩带(2),其包括胸部部分(2a)、肩部部分(2b)和背部部分(2c);
-用于可释放地附接安全绳(7)的锁定元件(6),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6)能够在工作位置与挂接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锁定元件(6)设置在所述肩带(2)的所述背部部分(2c)那一侧,在所述挂接位置所述锁定元件(6)设置在所述肩带(2)的所述胸部部分(2a)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肩带(2)的所述胸部部分(2a)那一侧设置有挂接元件(22),并且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锁定元件(6)连接至所述挂接元件(22)的连接元件(11),优选是连接索(1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连接元件(11)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优选实质上在所述连接元件(11)的整个纵向范围上沿着所述肩带(2)被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连接元件(11)被接收在所述肩带(2)与覆盖部件(12)之间,所述覆盖部件特别是覆盖编织织物。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朱利安·祖甘
申请(专利权)人:汉斯朱利安·祖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