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157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56
[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其能够得到与施用方法和施用途径无关的迅速、确实的植活效果。[解决手段]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下述(I)至(III):(I)至少一种以上的活体微生物,(II)溶剂,(III)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iving microorganis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微小的气泡的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存在于活体中的微生物的功能备受瞩目,其中指出了“肠内菌群”的平衡的重要性。术语“肠内菌群”为相同种类或性质的肠内微生物某种程度集合起来而在肠壁上生活的样子,看起来像是相同种的花簇集起来开放的花园那样,因此而得名的术语。该“肠内菌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类间的比率”被称为“肠内菌群平衡”,因生物的种类或每个个体而异,特别是像所说的“病皆自肠始”那样,已知在罹患某些疾病的情况下或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肠内菌群平衡”与健康的同种生物(在人的情况下为人)的倾向相比存在不同。作为“肠内菌群平衡”的改善方法,可列举例如作为代表性的乳酸菌饮料等的摄取等,但仅靠这些难以显著改善。为此,在2013年时,荷兰的研究组使用“将源自健康个体的肠内菌群本身直接移植到患者的肠内”这样的划时代的方法(肠内菌群移植)(非专利文献1),其效果广受瞩目,结果在现在不论在日本国内外,都有许多以治疗各种疾病为目的的项目在进行中(非专利文献2)。所述“肠内菌群移植”具体而言是指“粪便(来源的)微生物移植”,为将粪便利用生理盐水等溶剂进行溶解而得到的包含肠内微生物的组合物移植至其它个体的技术。然而,可以说在现有的“肠内菌群移植”技术中存在着各种应该改善的方面。首先,在现有方法中,存在认为经移植的活体微生物为了在活体中以活着的形式定居(以下记载为“植活”)而需要数天的问题。>因此,认为经移植的“肠内菌群”会在该数天期间基本被排泄掉,形成就结果而言并不留在患者体内的原因之一。其次,可列举现有使用的施用方法几乎全部采用了大肠内窥镜方式,因此,对患者造成的负担较大的问题。再次的问题是,报告了作为最大的课题,不论各种尝试,在移植后的活体微生物的定居率(以下记载为“植活率”)也仅留下2~3成,结果是具有在作为最终目标的疾病治疗中也未得到期待程度的效果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产生直径为数十μm以下的微小的气泡即所谓微泡或低于1μm的纳米气泡等的装置的开发(专利文献1等),含有这些气泡的溶液已经在医疗、农业、水产养殖业等各种领域中使用。但如本专利技术这样的使用包含微小的气泡的溶液(所谓纳米气泡水),使细菌以活着的状态在活体中植活的技术思想至今尚不存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82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DuodenalInfusionofDonorFecesforRecurrentClostridiumdifficile(ElsvanNood,etal,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anuary31,2013,vol.368,no.5,P.407-415)非专利文献2:炎症性肠病中的粪便微生物移植法的过去、现在、未来(ModernMedia,62卷,3号,2016[肠内菌群],P.69-7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通过使活体微生物与微小的气泡共同含有于溶剂中,惊讶地发现,肠内细菌不被阻于包含粘多糖类等的肠壁粘膜等,而在活体中容易地植活,另外,其植活速度、植活率也比以往方法飞跃性地提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向活体植活效果,其中特别是经过肠道或其它粘膜的活体植活效果优异的“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用于调整活体微生物平衡的组合物”等。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述目的可通过下述第一专利技术~第十六专利技术而实现。<第一专利技术>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下述(I)至(III):(I)至少一种以上的活体微生物,(II)溶剂,(III)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第二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中记载的组合物,其中,气泡中的气体成分为下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i)大气,(ii)氢气,(iii)氮气,(iv)臭氧,(v)氧气,(vi)二氧化碳,(vii)氩气。<第三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或第二专利技术中记载的组合物,其中,(I)为肠内细菌。<第四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三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I)为来自与施用对象相同或不同的1个或2个以上个体的活体微生物。<第五专利技术>用于调整活体微生物平衡的组合物,其包含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四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第六专利技术>第五专利技术中记载的组合物,其中,活体微生物平衡为肠内菌群平衡。<第七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六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施用途径为从口腔、眼睛、耳、鼻、阴道、尿道、皮肤或肛门的施用途径。<第八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七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于经粘膜植活。<第九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八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1)及(2)的工序:(1)在(II)的溶剂中产生(III)的气泡的工序,(2)使(I)分散和/或溶解于(II)中的工序,其中(I)为至少一种以上的活体微生物,(II)为溶剂,(III)为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第十专利技术>第九专利技术中记载的制备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下述(3)的工序:(3)根据施用对象的属性和/或环境,确定(I)中活体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类间的比率”,和/或从中收集(I)的1个或2个以上个体的工序。<第十一专利技术>确定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八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组成的方法,包括下述工序:(A)评估要施用的“活体微生物平衡”的类型的工序,(B)选定能够实现(A)中评估的“活体微生物平衡类型”的来自与施用对象相同或不同的1个或2个以上个体的“活体微生物”的工序。<第十二专利技术>用于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八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施用的器具,所述器具为用于将组合物从肛门施用的器具,具有管状部分。<第十三专利技术>活体导入辅助溶剂,包含下述(II)及(III):(II)溶剂,(III)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第十四专利技术>体质和/或身体状况改善剂,包含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八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第十五专利技术>将第一专利技术至第八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导入活体中,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或者体质和/或身体状况的改善的方法。<第十六专利技术>使用第十三专利技术中记载的活体导入辅助溶剂,将目的物导入活体中的方法。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与常规方法相比,能够以患者负担更少而简便的方法进行给予,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下述(I)至(III):/n(I)至少一种以上的活体微生物,/n(II)溶剂,/n(III)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8 JP 2018-0360621.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下述(I)至(III):
(I)至少一种以上的活体微生物,
(II)溶剂,
(III)纳米尺寸以下的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气泡中的气体成分为下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i)大气,
(ii)氢气,
(iii)氮气,
(iv)臭氧,
(v)氧气,
(vi)二氧化碳,
(vii)氩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I)为肠内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I)为来自与施用对象相同或不同的1个或2个以上个体的活体微生物。


5.用于调整活体微生物平衡的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活体微生物平衡为肠内菌群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施用途径为从口腔、眼睛、耳、鼻、阴道、尿道、皮肤或肛门的施用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于经粘膜植活。


9.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1)及(2)的工序:
(1)在(II)的溶剂中产生(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真
申请(专利权)人:肠内菌群移植临床研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