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23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包括壳体、电源线、电源供应器、控制电路、主连接接口、扩充端口与无线充电模块。电源线外接于壳体上,电源供应器设置于壳体内。控制电路连接电源供应器,主连接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电路,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行动装置。扩充端口连接控制电路与周边装置连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壳体内,连接电源供应器,其用于传输电磁波至第二行动装置。控制电路控制主连接接口与扩充端口之间数据与电力的传输。

Multifunctional expansion stand with wireless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扩充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
技术介绍
轻薄且便于携带是行动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的设计趋势,但是为了让行动装置越来越轻薄,许多连接周边装置的端口都省略,甚至电池的容量与尺寸大小也需要改良,使之可以放入有限空间内,并强化行动装置无线连接能力。这样的设计虽然携带方便,但是对于使用者有时需要连接周边装置,就比较麻烦。为了让行动装置的功能扩充,许多厂商纷纷发表许多适用于行动装置的扩充座。图1为现有多功能扩充座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扩充座10主要包含一壳体11、一传输线12、多个端口13与一电源线14,壳体11外型如同一方型底座,行动装置可以放置在壳体11上,或者行动装置也可以放置在壳体11侧边。传输线12设置在扩充座10之壳体11的一侧,其可用于连接行动装置,传输线12主要为通用串行传输埠(UniversalSerialBus,USB)的传输线,而端口13设置在壳体11上,且包括USB传输埠、VGA传输端口或网络传输端口等,电源线14用于提供多功能扩充座10电力。然而,现有的多功能扩充座10都需要额外的传输线或电源适配器,才可以对行动装置进行充电,十分不方便。故,如何通过设计的改良,来提升扩充座的功能,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让用户无需再携带额外不同的适配器或充电线。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包括壳体、电源线、电源供应器、控制电路、主连接接口、扩充端口以及无线充电模块。电源线外接于壳体上,电源供应器(PSU),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电源线。控制电路连接电源供应器,主连接接口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控制电路,第二端连接一第一行动装置。多个扩充端口连接控制电路,且用于与多个周边装置连接,以提供第一行动装置的外接扩充。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壳体内,连接电源供应器,且包括多个电力传送线圈,其用于传输电磁波至一第二行动装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主连接接口与多个扩充端口之间数据与电力的传输。更进一步地,主连接接口为一连接器或一传输线。更进一步地,电源供应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传输至主连接接口或多个端口。更进一步地,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进一步包括一充电电池,其设置于壳体内,且电源供应器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更进一步地,电源供应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传输至充电电池内、主连接接口或多个端口。更进一步地,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进一步包括一变压器,变压器连接充电电池与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对第一行动装置或第二行动装置充电。更进一步地,行动装置系选自为一笔记本电脑、一智能手机与一平板电脑。更进一步地,第一行动装置与第二行动装置系选自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更进一步地,无线充电模块是支持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WPC)的Qi无线标准或无线充电联盟(AirFuelAlliance)的无线充电标准。更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控制主连接接口与多个端口之间的信号传递。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解决行动装置需要额外携带不同的电源传输线的问题,以提升多功能扩充座的功能。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多功能扩充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为了解释清楚,在一些情况下,本技术可被呈现为包括包含功能块的独立功能块,包含装置、装置组件、软件中实施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路由,或硬件及软件的组合。实施根据这些揭露方法的装置可以包括硬件、韧体及/或软件,且可以采取任何各种形体。这种形体的典型例子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小型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等。本文描述的功能也可以实施于外围设备或内置卡。透过进一步举例,这种功能也可以实施在不同芯片或在单个装置上执行的不同程序的电路板。该指令、用于传送这样的指令的介质、用于执行其的计算资源或用于支持这样的计算资源的其他结构,系为用于提供在这些公开中所述的功能的手段。[第一实施例]图2A与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的立体示意图,参阅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20,其包括:壳体21、电源线22、电源供应器(PowerSupplyUnit,PSU)23、控制电路24、主连接接口25、多个扩充端口26以及无线充电模块27。多功能扩充座20的壳体21外型可以是一方形底座,让第一行动装置M1或第二行动装置M2可放置在多功能扩充座20上,或者多功能扩充座20的壳体21外型大小可如同一随身电源,在此并不局限。电源线22可以是从壳体21的一侧延伸出来,且电源线22可连接一般插座的交流电源线,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扩充座20可包括一插座(未图标),该插座可与电源线22连接,然后再通过该电源线22连接交流电插头,在此并不局限。电源供应器23设置于壳体21内且连接电源线22,其用于将电源线22所输入的交流电(市电)转换为可传输至扩充端口26的直流电,而控制电路24连接电源供应器23。主连接接口25包括第一端251与第二端252,主连接接口25的第一端251连接控制电路24,其第二端252连接一第一行动装置M1,进一步来说,主连接接口25可以是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TYPE-C的端口,或者,在不同实施例中,主连接接口25可以是一特殊规格的连接器,如图2B所示的连接器28,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壳体;/n一电源线,外接于所述壳体上;/n一电源供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电源线;/n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n一主连接接口,其包括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端连接一第一行动装置;/n多个扩充端口,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且用于与多个周边装置连接,以提供所述第一行动装置的外接扩充;以及/n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且包括多个电力传送线圈,其用于传输电磁波至一第二行动装置;/n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主连接接口与所述多个扩充端口之间数据与电力的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电源线,外接于所述壳体上;
一电源供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电源线;
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
一主连接接口,其包括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端连接一第一行动装置;
多个扩充端口,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且用于与多个周边装置连接,以提供所述第一行动装置的外接扩充;以及
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且包括多个电力传送线圈,其用于传输电磁波至一第二行动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主连接接口与所述多个扩充端口之间数据与电力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接口为一连接器或一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传输至所述主连接接口或所述多个扩充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进一步包括一充电电池,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源供应器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