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21179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3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其判断方法为: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本公开利用制备过程中声音消失时的分贝值作为泡沫硬化剂达到最稳定状态的标志,通过实验表明,对于具有稳定性的泡沫硬化剂来说,泡沫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声音消失时达到最稳定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nd point of foam hardene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本公开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泡沫硬化剂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公开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泡沫硬化疗法是一种治疗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VMs)的有效方法,与液体硬化疗法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使用更低剂量的硬化剂即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制备泡沫最常用的方法是Tessari方法,它用一个医用三通阀连接两个注射器并来回推注,使两个注射器中的液体产生泡沫,例如Jan-ChristophG.R.Wollmann.TheHistoryofSclerosingFoams.DermatologicSurgery,2004;30:694-703。稳定性是泡沫硬化剂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了泡沫硬化剂的治疗效果。根据制备十四烷基硫酸钠(STS)泡沫的实验结果,Tessari及其同事发现,快速推注20次后,再增加推注次数并不能使泡沫更稳定。因此,在临床实践和许多研究中,快速推注20次被广泛应用为泡沫制备终点的标志,应用于包括STS在内的所有类型的泡沫硬化剂的制备。然而,尚无研究证明快速推注20次是否足以使所有泡沫硬化剂都达到最稳定的状态。如果千篇一律地使用20次作为硬化泡沫的制备终点的标志,则不能够保证所制备的泡沫处于最稳定状态,可能影响泡沫硬化剂的治疗效果。专利技术内容为了研究快速推注20次是否可以作为所有泡沫硬化剂都达到最稳定的状态的标志,本公开专利技术人对博来霉素泡沫硬化剂进行研究,发现当推注次数在40次以下时,随着推注泡沫次数的增加,博来霉素泡沫稳定性逐渐增强。但推注50次与推注40次时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本公开专利技术人发现快速推注20次不能作为所有泡沫硬化剂都达到最稳定状态的标准。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能够更为可靠地判断硬化泡沫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快速推注次数是一个简单、客观的指标,但是制备过程中的推注的速度因人而异。由于推注速度这一变量对泡沫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所以仅仅通过推注次数而不考虑推注速度来评估所制成泡沫的性能是不科学的。本公开经过实验发现,在泡沫硬化剂推注过程中声音与泡沫的稳定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推注过程中会出现声音消失的现象,经过分贝检测,声音消失时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而声音消失时,泡沫达到最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一种上述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在制备泡沫硬化剂的应用。第三方面,一种泡沫硬化剂的制备方法,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分贝值降低至不高于40dB时,或分贝值保持在不高于40dB时,停止制备即可。本公开制备的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最佳,从而大大提高泡沫硬化的治疗效果。第四方面,一种泡沫硬化剂,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获得。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本公开利用泡沫制备过程中声音消失时的分贝值作为泡沫硬化剂达到最稳定状态的标志,通过实验表明,对于具有稳定性的泡沫硬化剂来说,硬化泡沫在声音消失时达到最稳定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验1中制备的博来霉素泡沫的外观图,左上为实施例1-1,右上为实施例1-2,左下为实施例1-3,右下为实施例1-4;图2为本公开实验2中制备的博来霉素泡沫的外观图,左为实施例2-1,中为实施例2-7,右为实施例2-13;图3为本公开实验2中制备的聚多卡醇泡沫的外观图,左列上为实施例2-2,左列中为实施例2-3,左列下为实施例2-4,中间列上为实施例2-8,中间列中为实施例2-9,中间列下为实施例2-10,右列上为实施例2-14,右列中为实施例2-15,右列下为实施例2-16;图4为本公开实验2中制备的十四烷基硫酸钠泡沫的外观图,左列上为实施例2-5,左列下为实施例2-6,中间列上为实施例2-11,中间列下为实施例2-12,右列上为实施例2-17,右列下为实施例2-18。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鉴于快速推注20次不能准确作为泡沫硬化剂最稳定状态的标志,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及应用。本公开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本公开经过实验发现,在泡沫硬化剂推注过程中声音与泡沫的稳定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推注过程中会出现声音消失的情况,经过分贝检测,声音消失时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而声音消失时,泡沫达到最稳定的状态。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制备泡沫硬化剂的方法为Tessari方法。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检测泡沫硬化剂经过三通阀的分贝值。检测该处的分贝值更准确。该系列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硬化剂为除1%聚多卡醇泡沫以外的泡沫硬化剂。由于1%聚多卡醇泡沫本身不够稳定,难以达到最稳定的状态。该系列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硬化剂为博来霉素泡沫、十四烷基硫酸钠(STS)泡沫、添加透明质酸(HA)的1%聚多卡醇或3%聚多卡醇等。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在制备泡沫硬化剂的应用。本公开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泡沫硬化剂的制备方法,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分贝值降低至不高于40dB时,或分贝值保持在不高于40dB时,停止制备即得。本公开制备的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最佳,从而大大提高泡沫硬化疗法的治疗效果。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制备泡沫硬化剂的方法为Tessari方法。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硬化剂为博来霉素泡沫、十四烷基硫酸钠(STS)泡沫、添加透明质酸的1%聚多卡醇或3%聚多卡醇等。该系列实施例中,博来霉素泡沫制备过程中的气液比为2~3:1。该系列实施例中,十四烷基硫酸钠(STS)泡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检测制备泡沫硬化剂过程中的分贝值,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分贝值不高于40d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泡沫硬化剂的方法为Tessari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检测泡沫硬化剂经过三通阀的分贝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泡沫硬化剂为除1%聚多卡醇泡沫以外的泡沫硬化剂;
或,所述泡沫硬化剂为博来霉素泡沫、十四烷基硫酸钠泡沫、添加透明质酸的1%聚多卡醇或3%聚多卡醇。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泡沫硬化剂制备终点的判断方法在制备泡沫硬化剂的应用。


6.一种泡沫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张涵恕杨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