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地雷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地雷结构和具有该防地雷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的防雷车的车体结构中,V型车体是一种普遍的形式,但一般都是车架+V型防雷板的形式,但这种结构需要车辆离地面距离较大,且重量较大,导致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机动性较差,这是防雷车的一大弱点。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防地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地雷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地雷结构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地雷结构,包括:防雷板主体,用于安装固定在车身地板的底部;所述防雷板主体包括:上下布置的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还设有中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中防雷板和下防雷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所述下防雷板包括第一泄能部和第二泄能部,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为V型且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有第一泄能角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地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雷板主体,用于安装固定在车身地板的底部;所述防雷板主体包括:/n上下布置的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还设有中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中防雷板和下防雷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连接;/n其中,所述下防雷板包括第一泄能部和第二泄能部,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为V型且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有第一泄能角α,所述第二泄能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泄能部的顶部两侧且所述第二泄能部形成有第二泄能角β,所述第二泄能角β大于所述第一泄能角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地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雷板主体,用于安装固定在车身地板的底部;所述防雷板主体包括:
上下布置的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和下防雷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还设有中防雷板,所述上防雷板、中防雷板和下防雷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下防雷板包括第一泄能部和第二泄能部,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为V型且所述第一泄能部形成有第一泄能角α,所述第二泄能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泄能部的顶部两侧且所述第二泄能部形成有第二泄能角β,所述第二泄能角β大于所述第一泄能角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雷板包括:
上防雷板体,与所述车身地板的底部平行设置;
及翻折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雷板体的两侧且向上翻折而成,所述上防雷板通过所述翻折部与所述中防雷板和下防雷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防雷板包括:
底板,与所述车身地板的底部平行设置;
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且与所述底板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三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泄能角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地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夕亮,张凯,刘伟,冉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