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588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34
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恒流转换器、第二恒流转换器、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第一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整流模块连接;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与检测模块连接;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以及第二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与负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A full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路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电源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会较大,并且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额定功率,那么传统技术中的电子电路就需要不同类型的驱动电路以改变电源电能,以保障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以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驱动为例,驱动电路需要及时调节输入电压的幅值,以向多个LED输出稳定的供电电能;传统技术中的LED灯恒流驱动控制方式通常采用两路灯串控制模式,通过对于输入电压的及时检测,控制两灯串的工作模式,当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两路灯串在串联和并联之间进行转换,LED灯的驱动过程极为复杂,并且由于输入电压的幅值变化范围过大,该LED灯在一些临界状态会出现供电功率不足,LED灯亮度不足的缺陷。因此传统技术中的电压驱动电路无法对于大范围的输入电压波动进行自适应调整,电压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压波动幅值较大,稳定性不高,损害电子设备的电路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无法对于大范围的输入电压波动值进行自适应调节,传统的电压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与负载连接,所述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恒流转换器、第二恒流转换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直流电的幅值并生成检测电压;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以及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接地。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整流桥;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入端接所述交流电源的负极,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接所述检测模块。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负载。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所述直流电生成第一恒流电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以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IOUT1=Vrext1/RD其中,所述IOUT1为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所述Vrext1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基准电压,所述RD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之和。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IOUT1=(Vrext1-(VVT-Uvt)*Vrext1)/RD其中在上式中,所述V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检测端口比较电压,所述U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的电压。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根据经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流入的所述直流电生成第二恒流电源,并且,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所述直流电生成第三恒流电源,所述第二恒流源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以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并且所述第三恒流电源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以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第二恒流电源的电流:IOUT2=Vrext2/R2其中在上式中,所述IOUT2为所述第二恒流电源的电流,所述Vrext2为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内部基准电压,所述R2为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第三恒流电源的电流:IOUT3=(Vrext1-(VVT-Uvt)*Vrext1)/RD其中,所述IOUT3为第三恒流电源的电流,所述RD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之和,所述Vrext1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基准电压,所述U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的电压,所述V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检测端口比较电压。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包括:内部基准电压源,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受控电流源、第二受控电流源、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所述第一受控电流源的电压控制端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受控电流源的电压控制端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受控电流源的第一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受控电流源的第二电流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受控电流源的第一电流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内部基准电压源的第一端,所述内部基准电压源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预设电压,所述第二受控电流源的第二电流输出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共同构成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包括:第三比较器和第三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预设电压,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为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上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通过电流采样模块获取交流电的幅值变化情况,当交流电的幅值在大范围内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恒流转换器和第二恒流转换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与负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恒流转换器、第二恒流转换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n其中,所述整流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n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直流电的幅值并生成检测电压;/n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n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n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以及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n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压控制电路,与负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恒流转换器、第二恒流转换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
其中,所述整流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直流电的幅值并生成检测电压;
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外部电阻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以及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接地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恒流转换器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整流桥;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入端接所述交流电源的负极,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接所述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所述直流电生成第一恒流电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以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
IOUT1=Vrext1/RD
其中,所述IOUT1为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所述Vrext1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基准电压,所述RD为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根据以下算式生成所述第一恒流电源的电流:
IOUT1=(Vrext1-(VVT-Uvt)*Vrext1)/RD
其中在上式中,所述V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内部检测端口比较电压,所述UVT为所述第一恒流转换器的检测端的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峰方吉桐吴乾炜李照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