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小双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573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分别卡设在手机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第一壳和第二壳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组件,当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壳和第二壳拼接在一起形成手机壳,当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能相对于手机向后翻转形成支撑结构;手机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和/或第二壳上的展开组件,当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通过展开组件能够使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自动向后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护手机,又能以支撑、夹挂、捆绑的方式放置手机,支撑时可让手机散热,可作为娱乐玩具使用,功能丰富。

A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ho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弹性带拉伸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离不开手机,而且随着手机智能化的进一步的提升,手机的销售价格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不慎将手机滑落摔坏,为了避免经济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保护壳,目前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绒制等品别,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还可以保护手机,防摔,防水和防震;但是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仅能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功能单一,不能多方面解决手机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中的放置安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机壳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分别卡设在手机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组件,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拼接在一起形成手机壳,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能相对于手机向后翻转形成支撑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和/或所述第二壳上的展开组件,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自动向后翻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为分体结构包括头部和第一撑部,所述头部卡设在手机顶部,所述第一撑部贴合在手机背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实现相互向外翻转;和/或,所述第二壳为分体结构包括尾部和第二撑部,所述尾部卡设在手机底部,所述第二撑部卡设在所述尾部上方的手机上,所述第二撑部和所述尾部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实现相互向外翻转;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里侧,然后顺次与所述第一撑部、所述头部、所述第二撑部和所述尾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卡设在手机上时,位于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一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位于所述尾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和位于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均处于受拉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一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一撑部相对于所述头部向外翻折后的角度可调;所述尾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二撑部相对于所述尾部向外翻折后的角度可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下部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撑部上部设置有第二穿孔,下部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二撑部上依次设置有第四穿孔和第五穿孔,所述尾部上设置有第六穿孔;所述弹性带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第三穿孔上方的所述第一撑部里侧,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撑部顶端、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五穿孔、所述第二撑部底端、所述第六穿孔、所述第四穿孔后固定在位于所述第四穿孔下方的所述第二撑部里侧,所述第一撑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撑部长度。通过在手机壳上下活动的第一撑部、第二撑部、头部和尾部之间与弹性带的穿口连接方法,利用弹性带与手机壳组件连接一起产生的拉力和回弹力,改变手机壳组件的方向,角度和高度,达到多功能使用功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撑部里侧位于所述弹性带外侧还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两端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一撑部边部,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撑部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撑部上的卡合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撑部上的卡合部,当所述卡合件卡入到所述卡合部内时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拼接成手机壳;所述卡合件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撑部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撑部与所述第二撑部相接处为梯形、半圆弧形或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撑部边部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卡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撑部末端,当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相接在一起时,所述卡合件卡入到所述容纳槽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手机壳,可将第一壳和第二壳拼接在一起卡到手机上作为手机壳使用,还可以在需要时将第一撑部和第二撑部分别相对于头部和尾部向外侧翻折,从而形成支撑部,利用支撑部对手机进行支撑,可以解决手机的置放问题,支撑时还可让手机散热。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通过弹性带将手机壳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得手机壳还可以达到以下功能,一:支架功能,可通过第一撑部和/或第二撑部作为支撑部,可90度旋转手机后进行支撑放置,也可以竖向水平略向前倾斜式的进行支撑放置,当第一撑部的相接处为梯形时,可利用梯形的顶部作为支撑,也可以利用梯形的腰部作为支撑,可以各个角度支撑稳住手机不倒;二:夹挂功能,可以将第一撑部相对于头部向外翻转呈夹角设置,利用其形成的三角形夹挂部可以让手机夹扣挂住在适当的物件上,如电脑显示屏,椅子靠背等,头部、尾部和第二撑部均卡在手机上,实现对手机的夹挂功能;三:捆绑功能,弹性带在顺次穿插中在从第三穿孔穿出到第一撑部外侧然后穿入第一穿孔到达头部里侧时,在第一撑部和头部外侧之间形成第一捆绑部,通过第一捆绑部可以使手机捆绑固定在适当的物件上,如汽车后视镜,小圆方柱体等;在弹性带顺次穿插中在从第一撑部外侧由第二穿孔向内穿入并从第二穿孔穿出第二撑部时,在第一撑部和第二撑部里侧形成第二捆绑部,通过第二捆绑部也可以使手机捆绑在适当的物件上;四:防摔功能,将第一壳和第二壳卡接在手机上,起到手机壳的功能,可以防止手机摔坏;五:娱乐减压功能,弹性带在顺次穿插时,当从第六穿孔里侧向外穿出并从第四穿孔从外侧向里穿入过程中,在尾部和第二撑部外侧形成横跨的娱乐部,当希望娱乐减压时,可在娱乐部上放置小球或其他物品,将尾部从手机上脱开,在脱开的一瞬间由于娱乐部处于受拉状态使得尾部会被快速向后翻折弹起,在弹起过程中能将位于娱乐部上的小球或其他物品弹飞,可以当玩具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弹性带的穿孔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水平支撑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水平支撑时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水平支撑时第三种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分别卡设在手机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组件,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拼接在一起形成手机壳,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能相对于手机向后翻转形成支撑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分别卡设在手机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组件,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拼接在一起形成手机壳,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能相对于手机向后翻转形成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和/或所述第二壳上的展开组件,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壳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壳的至少部分自动向后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为分体结构包括头部和第一撑部,所述头部卡设在手机顶部,所述第一撑部贴合在手机背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实现相互向外翻转;和/或,所述第二壳为分体结构包括尾部和第二撑部,所述尾部卡设在手机底部,所述第二撑部卡设在所述尾部上方的手机上,所述第二撑部和所述尾部通过所述展开组件能实现相互向外翻转;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里侧,然后顺次与所述第一撑部、所述头部、所述第二撑部和所述尾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卡设在手机上时,位于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一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位于所述尾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和位于所述第一撑部和所述第二撑部之间的所述弹性带均处于受拉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小双
申请(专利权)人:褚小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