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49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汇流片、铝排以及电路板安装支架,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可拆卸扣合连接,并形成一容置空腔,铝排沿盖设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汇流片分别盖设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且汇流片位于铝排的外侧,汇流片分别与铝排电连接,电路板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动力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方便扩展。

Lithium battery module box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和达到预定的电压与容量,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组成动力电池模组。然而,目前传统的动力电池模组组装多采用板式或上下支架式的成组方式,电芯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螺丝将电连接件和电池连接在一起,装配费时费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模组装配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汇流片、铝排以及电路板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可拆卸扣合连接,并形成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内底部分别相对的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均凹设有第一电极连接孔和第二电极连接孔,所述铝排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所述汇流片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且所述汇流片位于所述铝排的外侧,所述汇流片分别与所述铝排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内侧壁的两侧分别相对的凸设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互相适配的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扣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汇流片的内侧壁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多个第一卡钩臂,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钩臂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卡钩臂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端缘卡扣连接。可选地,所述汇流片的内侧壁分别凹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孔和第二电极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电极连接槽。可选地,还包括连接片,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连接片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铝排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连接片可拆卸固连接。可选地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所述铝排的上端部和连接片分别设有螺钉孔,所述铝排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片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安装支架的下端部设有多个第二卡钩臂,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钩臂相适配的卡钩槽,所述第二卡钩臂分别与所述卡钩槽卡扣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互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且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的内侧壁互相地接设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内侧壁的两侧分别相对的凸设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互相适配的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凸起分别与第二卡扣部卡扣固定连接,铝排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汇流片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从而实现快速的装配,方便后期的维护,提高了效率,省时省力,且易于连接构成大容量的电池模组,有利于降低电池模组的制造成本,实用性强,箱体内部可安装18650圆柱形电芯,可用于电动汽车等多种场合,作为储能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的电路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包括第一电芯支架100、第二电芯支架200、汇流片400、铝排300以及电路板安装支架500,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可拆卸扣合连接,并形成一容置空腔700,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的内底部分别相对的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凹槽101和第二安装凹槽201,所述第一安装凹槽101和第二安装凹槽201的底部均凹设有第一电极连接孔104和第一电极连接孔204,所述铝排300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的背侧壁设置,所述汇流片400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的背侧壁设置,且所述汇流片400位于所述铝排300的外侧,所述汇流片400分别与所述铝排30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支架50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的上端部。具体地,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00和第二电芯支架200内侧壁的两侧分别相对的凸设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汇流片、铝排以及电路板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可拆卸扣合连接,并形成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内底部分别相对的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均凹设有第一电极连接孔和第二电极连接孔,所述铝排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所述汇流片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且所述汇流片位于所述铝排的外侧,所述汇流片分别与所述铝排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汇流片、铝排以及电路板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可拆卸扣合连接,并形成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内底部分别相对的凹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均凹设有第一电极连接孔和第二电极连接孔,所述铝排沿高度方向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所述汇流片分别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设置,且所述汇流片位于所述铝排的外侧,所述汇流片分别与所述铝排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上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内侧壁的两侧分别相对的凸设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互相适配的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扣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片的内侧壁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多个第一卡钩臂,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背侧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钩臂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卡钩臂分别插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雄杜永杰周幼华冷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誉娇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